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客宋 > 第一百八十一章大佬们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种师道回去之后,将水泥和毛衣的实物带到泾原路经略使杨惟忠的面前时,杨惟忠自然明白两件物品所蕴含的价值和战略意义,当即就让种师道起草奏折,想朝廷禀明厉害,在全军推广这两件物品!

    当奏折传到了京师之后,何执中看到了赵太炎的名字,直觉的有些厌恶。

    本想将这份奏折压在一边,反正朝廷上下紧衣缩食的没有余财,哪里有钱去购置什么水泥什么毛衣。

    如今京师之中已经大变模样,蔡京去相后墙倒众人推,蔡党之中的余深吴居厚等人虽然还盘桓政事堂,但已经成了缩头乌龟。

    曾经为蔡京踩下去的在家种花的张商英先是知杭州,过阙入对,奉承徽宗皇帝的绍述之治去害兴利,利国利民。因此拜为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接着有为中书侍郎,踏入了政事堂。

    张商英的来势汹汹,压的尚书左扑射何执中都有些踹不来气。

    余深眼见何执中不屑的放下了一本奏折,觉得这可能又是一封劝重新启用蔡京的奏折,否则何执中的眉间不会这么难看。

    在何执中出去入恭的时候,余深将奏折拿了过来。墙倒众人推的日子不好过,本来熟悉蔡党的人眼见大树倒了也是各自跑,生怕砸了自己。

    想当初蔡京刚辞相时一天挽留的奏折不下百封,现在一天有一封就不错了。

    自己倒要看看哪位还能这么忠心耿耿,锲而不舍的维护蔡相!

    余深打开了奏折一看,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至于没有钱,关自己什么事,就让何执中头痛去吧!

    余深拿过了奏折走到了张商英面前有些讨好的道:“商霖兄!”

    商霖这个字是徽宗皇帝亲自赐的,在张商英拜中书侍郎的时候,本来都好几个月没下雨了,而且上天恰巧非常晦气的彗星又拖着尾巴来了。

    御史们都说是蔡京恋栈不去的原因,不过当张商英接任中书侍郎后彗星远去,而且天降大雨。

    迷信的徽宗皇帝觉得张商英是个吉祥物,就赐了张商英商霖这个字。

    张商英对余深是看不起的,不过同为宰执,倒不好撕破脸皮。

    “原来是余兄,不知余兄所谓何事?”

    余深道:“余某看到了一封自陕西来的奏折,觉得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是以请商霖兄看一看!”

    张商英接过了奏折看到,“边关苦寒,将士们往年苦无御寒之物,以致冻伤者甚重。

    今有西安州知州赵,心系百姓,以古书成羊毛衣,于身甚暖,望朝廷早日推广天下,更望朝廷怜惜边关将士,配发毛衣。附,价值五十文的毛衣一件。

    另有西安州知州赵以古书成筑城神物曰水泥者,用以建筑城墙较黄土城墙或是普通的砖石墙坚固十倍不止,可谓坚不可摧,望朝廷以边关为重,大肆使用水泥以全大宋安危!

    若彻底推广开这等神物,则边关幸甚!百姓幸甚!大宋幸甚!附,价值五十文的水泥一袋!”

    张商英嘴中念叨了一声,“西安州知州赵……这是位什么人,好像有些耳熟?”

    余深笑道:“商霖兄,西安州知州赵太炎是少年进士,如今风行起来的琉璃制品就是赵太炎所炼。

    这可是一位可以点石成金的财神,就算是到了边关仍然可以赚大钱呀!”

    余深一说,张商英就想起来了。这赵太炎虽然走了,但其给京师带来的影响却久久不散。

    至今说起赵太炎,众人眼中的感情都非常复杂。琉璃作,年入百万的东西,赵太炎说仍就扔,让人不服不行!

    何执中进来见到张商英和余深竟聊到了一起,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这两人怎么会走到一起?

    “你们聊什么呢,这么入神?”

    张商英道:“我们正在讨论一份奏折,你也看看!”

    何执中一看,这不是自己放到一边的奏折吗,谁给自己翻出来的?

    何执中当作没看过,重新看了几眼道:“如今朝廷钱粮紧张,税收本就不够军费开支。若是再给西军拨钱,朝廷是万万没有了!”

    余深反驳道:“此事事关大宋的安稳,我们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将守卫边疆的战士们多一份保障。

    特别是这个水泥,若是为真,应该马上推广,以便我国在与西贼或者辽国的战争中取得优势。

    按照章?P章庄简的弹性防御,用水泥构筑的城寨必定可以挡住更多的西贼,以便腾出更多的人战于外!

    此事刻不容缓,应该马上禀明陛下,请陛下早做决断!”

    徽宗皇帝是个好大喜功,又喜欢说自己爱民的。如此神物若是呈上去,必然会赢得徽宗皇帝的大笔一挥。

    但是自张商英为中书侍郎以来,徽宗皇帝不仅听着张商英的建议京西钱监,罢河东、河北、京东铸夹锡钱。现在张商英正在上书罢十当钱。

    这些危害其实每个人都懂,只是蔡京为了迎合徽宗皇帝而出的馊点子。

    现在朝野之中议论纷纷,皆以为十当钱危害甚重。要不了多久,徽宗皇帝就会假仁假义的将十当钱取笑。

    都说开源节流,自己这个首相若是没有琉璃作源源不断的产出,根本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起。

    而俸禄到位的官员们却不知感激,一边心安理得的受着俸禄,一边骂着何执中巧取豪夺,不当人子。

    何执中觉得很无奈,现在一封奏折不知道又需要多少钱,自己上哪里弄呀!

    越是身具高位,越是知道大宋皇朝的根子已经快烂干净了。再怎么巧取豪夺,也满足不了徽宗皇帝日新月异的胃口。

    何执中迟疑道:“两位应该也知道,我们朝廷缺钱。每年已经往西军投入了三千多万贯,现在又要追加,我们上哪找这钱!”

    余深顺势道:“不如问一问蔡太师,或许他有办法处理眼前这危局!”

    何执中一听蔡京,脑子就是一懵,绝对不能让蔡京回来,“要不这样,允许琉璃私造,并拍卖炼制技术怎么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