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客宋 > 第二百二十三章蠢蠢欲动的西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折腰山下,日进斗金。这句话不仅在陕西之地广为流传,而且随着大宋和西夏的互市,这话自然也传到了西夏之主李乾顺和西寿保泰监军司都统军李律令的耳中。

    连年征战特别是总是败仗,让西夏越发的穷困,不少部落对党项拓跋氏的统治已经有所不满。

    李乾顺无奈之下请宗主辽国出面调停,背靠大树好乘凉,有辽国的支持,西夏的贵族们就会老实起来,谁不知道李乾顺是辽国的女婿。

    当折腰山下日进斗金传过来的时候,李乾顺是大发雷霆。狠狠的申伤了李律令一顿后,密令李律令想办法将折腰山夺回来,并将赵太炎在战争中使用的神秘武器夺回来研究研究。

    李乾顺的命令让李律令不屑一顾,这个西夏史上最为倒霉的皇帝自幼受梁太后挟持,在平夏城吃尽了苦头。

    就算是继位之后想要树立属于自己的威严,也被大宋打的抱头鼠窜。

    如今的大宋兵强马壮,若不是人心不齐,自己这西寿保泰监军司哪里还能守的住。

    李乾顺的政治智慧还是有的,自然知道一方诸侯的李律令难免阴奉阳违,是以直接遣晋王李察哥携一千铁鹞子和两千步跋子悄悄的来到了西寿保泰监军司。

    李律令对李察哥还是颇为尊敬的,因为李察哥是一位真正的令人佩服的将军王!

    李察哥并没有进驻西寿保泰监军司,为了保密,在柔狼山的一处山谷会见了李律令。

    二十多岁的李察哥可谓雄姿英发,雄壮的身姿,刀削的脸庞,凌厉的眼神和密集的胡渣子都散发着迫人的气势。

    李律令虽是一族之长,但对李察哥绝不会轻视。李察哥麾下的步跋子以及强弩军都是西夏精锐,可以以一当十。

    看到老迈的李律令在随从的搀扶下步入了自己的军帐,李察哥轻轻的皱了皱眉。

    狐狸般的李律令自然了解李察哥,一声轻笑,道:“大夏国的老虎看来又要吃人了,听说此次晋王的目标是受降城?”

    李察哥面目冷峻的道:“让敌人在自己的院子里掘地三尺,日进斗金,这是我们的耻辱!宋人有了折腰山下的金银,就能更加强大。此消彼长之下,我们迟早会被宋人吃掉!

    此次本王奉皇兄之命前来拔除受降城,将宋人彻底赶出院子,此事少不得李统军的全力支持!”

    李律令叹道:“折腰山下的金银谁不眼红,只是宋人在三座受降城布置了重兵,以西寿保泰监军司之力,恐怕力有未逮!

    而且我们刚刚与宋人议和,若是轻易挑起战端。恐怕宋人会恼怒,辽人也会不高兴。

    而且国中的一些主和派也会再次攻击我们,到时候就怕得不偿失呀!”

    李察哥道:“本王当然知道战端不可轻启,是以本王是悄悄来此。

    这次我们都不能暴露身份,否则后果难料。因此我会让麾下的步跋子以及后续到来的铁鹞子全部换装,以绝后患。至于夺取受降城之计,还要落在你的头上。”

    李律令愕然道:“晋王殿下莫非是想让我强攻受降城,这不妥吧?”

    李察哥身边的一个文人打扮的人道:“我有一计,或可破受降城!”

    迎着李律令疑惑的目光,年轻的文士道:“晋王府掌书记崔抟见过李都统!”

    李察哥解释道:“这位崔先生年纪轻轻,却颇有大才。前番在皇兄举行的大比之中得为状元,听闻本王要来边关,主动请命前来!”

    李律令看着崔抟道:“崔先生气度不凡,像是宋人世代簪缨养出来的贵公子呀!”

    崔抟的目光中透出一股恨意,道:“宋朝的江山已经是烂到了骨子里,别看西军连年胜利,其实中原和江南之地已经民怨四起,起义不断。

    多少有识之士贤臣名将为奸相蔡京和太监童贯所阻不得进,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连赵太炎那种不学无术,鸡鸣狗盗之辈也在边关之地大放异彩。

    学生此来就是助殿下和都统一举击破受降城,让宋人重新缩回天都山!”

    李律令恍然大悟,估计在宋人中又是一个元昊时张元的存在,只是希望此人之才能够堪比张元。

    八月十五是为中秋节,中秋节始于唐而盛于宋。

    汴京的中秋节是最为热闹的,在这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的中秋时节。

    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

    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安西城的这个中秋节在赵太炎的要求之下也是张灯结彩,而且特命顺风酒楼连日来赶制月饼,至八月十五之前,顺风酒楼一共制出了三十多万块月饼,被赵太炎一下子散发了出去。

    为了中秋赏月,赵太炎特意将在外的将领们全部请了回来赴宴,以慰自己思乡之意。

    主宴席设在刺史府内,另外在顺风酒楼设流水宴,全城的人可以随意吃喝。

    不是没人劝赵太炎,只是赵太炎心中有所不快,就是想花花钱找着痛快。

    常在赵太炎身边的李师师察觉到了赵太炎心中有些一股难以表达的悲意,问了几遍,赵太炎都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一直没有喝过酒的李师师索性陪着赵太炎喝了几杯,不过李师师到底是初次饮酒,不胜酒力,很快就醉醺醺的不省人事。

    赵太炎抱过李师师送入了其房间很快出来和刘秉之等人喝成了一片。

    就在赵太炎等人欢度中秋的时候,西夏西寿保泰监军司的使者来到了安西城外。

    赵太炎本不欲在节日里接见李律令的使者,但晁公为等人却觉得正好让连日酒醉的赵太炎干些正事,清醒清醒。

    来者是一个宋人打扮的中年羌人,“西寿保泰监军司监军使李宝华见过大宋西安州刺史赵大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