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客宋 > 第二百四十一章使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宋政和元年的五月初,以资政殿学士为正使,以太尉童贯朝请大夫赵太炎为副使的使节团正式从汴京出发。

    使节团明面上以郑允中为正,实则以童贯在正。使节团中除了赵太炎的一百亲卫,其余都是童贯的人手。

    这次出使童贯得了不少花石纲直接运来的宝贝,特别是杭州附近精美的漆器带的最多。

    不仅有碗、盘、壶、勺、耳杯等饮食用具,奁、案、几、箱、枕、尺、梳、篦、魁、笥等日常用品,有琴、俑、砚、盒、弓背、剑鞘、箭服等文房、器械用品。

    按赵太炎的说法,这就是特产!除了漆器之外,还带了不少丝帛之物,金银财宝带的并不是很多。

    使节团从东京出发,走到城外的时候赵太炎的恩师王黼,好友周邦彦,同年贾安宅曾曾等前来为赵太炎送行。

    李师师女扮男装在张文远和吕文都的陪同下,也赶来了。在远处,还有一辆马车驻足不前,门帘也没有掀开。

    吕文都是赵太炎新调入京的,两人相聚后,赵太炎将顺风会所发展壮大的蓝图说与了吕文都,引得吕文都热血上头,要做大宋第一商。

    周邦彦此人仗义疏财,刚开始赵太炎觉得这个名字是投降派,不过现在结交起来倒有些投脾气。

    喜好玩乐的周邦彦不拘小节,待人慷慨,喜开玩笑,对赵太炎也不例外,端起酒杯与赵太炎饮下后道:“京师已久不闻慕甫之词,今日不知可否赐教一首?”

    赵太炎哈哈一笑,“你这个家伙真有兴致,也罢,今日就赋诗一首!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一首人生初见让远处的马车掀开了帘子,露出了一张梨花带雨的脸。

    高十娘自归家后就闷闷不乐,当听到赵太炎回京述职的消息满怀期待的以为赵太炎会来上门提亲。

    但是左等右等都没有等来赵太炎,这让高十娘有些心灰意冷。

    虽然自己的父亲高双印不愿意自己嫁给赵太炎,但赵太炎为什么不能三顾茅庐,要知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自己都可以有勇气千里寻夫,赵太炎为什么就不能用心来高府求亲。

    就算是父亲不同意,赵太炎就不能想法设法的见自己一面吗?

    心高气傲的高十娘也不会一而再的去做跨越女性道德底线的事,否则也会觉得让人看轻。

    这次听到赵太炎离京入辽,还是忍不住的放下了矜持乘坐马车想远远的看一眼。

    这一眼在高十娘心中或是永别,但当高十娘听到了人生初见后还是忍不住将帘子掀了起来,痴痴的看着远处的赵太炎。

    周邦彦一声喝彩,道:“好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见,慕甫是个有故事的人!来,再干一杯,京师求的是一首传唱的新词,不是新诗!”

    赵太炎远远的看到了马车,直觉告诉赵太炎露出的一个人头就是高十娘。

    看着眼前的李师师也心有所感的看向马车,不少人都跟着看向了马车。

    或是察觉到了许多人无声的注视,泪流满面的高十娘放下了帘子,马车掉头而去。

    赵太炎无声的一声叹息吟道: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一首长相思?山一程后,赵太炎施礼道:“诸位,多谢相送,请回吧!”

    曾曾不满意的道:“赵兄,今日周兄两杯水酒引出了上佳的诗词二首。你我同年,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呀!”

    赵太炎苦笑道:“曾兄,你我同年还来为难我吗?”

    曾曾笑道:“这明明是佳话,何来的为难,诸位说是不是呀?”

    送行郑允中和童贯的高官们也都围了过来,纷纷起哄赵太炎再来一首。

    赵太炎无奈道:“胸中意已经抒发了大概,如今最后一首赠与诸君。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一首蝶恋花后,赵太炎在众人的连连称赞中离开,京师也再次刮起了赵太炎的旋风。

    童贯不无嫉妒的道:“慕甫果然有大才,这份出口成章的本领让老夫深为佩服呀!”

    赵太炎笑道:“诗词,小道耳!文武之道方为大道,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下官以久不做诗词之想!”

    端明殿学士加礼部尚书郑允中听了赵太炎的三首诗词后,对赵太炎的印象大为改观,笑道:“慕甫也不可如此说,诗词之道咏物言志,是我辈文人的情操!”

    赵太炎点头称是。

    一行使节团在路上畅通无阻,在哪里都有最好的接待,特别是到达与燕云十六州交界的雄州时让赵太炎大开眼界。

    雄州知州为冼侯益,是依附于童贯而被提拔为雄州知州的人,见到了童贯像是见到了亲爹一样,没有一点文臣的风骨。

    当使节团在雄州外二十里的时候,冼侯益就带着雄州的从属在道旁等候。

    看到使节团的时候,冼侯益直接大声道:“雄州知州冼侯益在此恭迎使节团,不知太尉可在?”

    有些寂寞的赵太炎和亲卫一百人全部穿着同样的山文甲在前引路,第一个就看到了面怀期待的冼侯益,不禁感叹童贯的势力真不小,比自己强的不要太多。

    赵太炎在前轻笑着回道:“不用着急,你想要见的童太尉还要再等上一等,他的马车还在后面呢!”

    冼侯益见到是一个年轻的小将,也没有以为是赵太炎。不过冼侯益或是相当敏感,觉得自己受了点轻视,是以道:“竖子何其无礼?”

    赵太炎笑道:“你这人怎么这样,本官好心提醒你,你怎么不识好人心呢?”

    冼侯益眼睛一瞪,怒道:“大胆,一个小校竟出口顶撞一地知州,还自称本官,真是可笑,你以为你是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