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客宋 > 第三百零七章朝廷的忧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赵太炎领军与方腊激战的时候,汴京之中对东南之地的战争还是充满了担忧。

    东南乃是朝廷赋税重地,若东南之乱不平,朝廷的财政就无以为继。若国家财政崩溃了,那么国家自然也荡然无存。

    作为既得利益的统治者,徽宗皇帝拿出了十二分的精力时刻关注东南战事。凡是关于东南战事,皆用金牌急脚递来传送消息。

    作为皇帝的监军,谭缜几乎每天都要通报消息。现在传到汴京最新的消息还停留在谭缜刘延庆被困秀州,赵太炎亲提大军前去救援的阶段。

    刘延庆是童贯推举的将才,徽宗皇帝也曾召见过刘延庆,觉得刘延庆有几分本事。

    谁知刘延庆从北到南就跟水土不服一般,首战折了先锋大将,再战直接被困在城中。

    这样的战绩让徽宗皇帝隐隐有些不满,而被寄予厚望的赵太炎仅率领千里疲惫之师一万人,以及所有人心知肚明的三万禁军迎战,众人猜测的后果让人很绝望。

    无论是老公相蔡京还是枢密使郑居中,对此次战斗都不抱太大希望。

    政和三年二月十四日的廷议之中,郑居中率先道:“陛下,臣下赵慕甫虽有奇才,然过于自信。

    方腊魔军蔓延江南六州五十二县,聚众近百万!仅凭一万泾原疲惫之师及三万战备松弛的禁军恐怕难以打开江南局面!

    为今之计,当再度调遣精兵良将。以微臣看来,非有十万精锐不可平江南之乱!”

    蔡京一向看不起郑居中,以为郑居中不过是阿谀徽宗而起,不过此时却十分赞同郑居中。

    作为朝廷的老公相,若是朝廷无以为继,那么最先遭殃的就是作为老公相的自己。

    蔡京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史书上肯定是极不光彩的一笔,奸相之名自己可以接受,但亡国之相的名声蔡京还真不想背。

    是以蔡京道:“赵慕甫确有统军之能,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昨日的奏报说赵太炎已经兵进秀州,将要与方腊的东路军对决。

    这一战甚为关键,若是胜了还好说。若是败了,那么东南乱局将一发不可收拾,方腊甚至可能与我们隔江相望。当务之急,还是要调拨精兵良将以防不测。”

    徽宗皇帝叹道:“若是童贯在就好了,这可恶的西贼偏偏来趁火打劫。如今陕西诸路还在面对西贼的入侵,不知道童贯到底能不能尽快击败西贼,也好腾出手对付方腊!”

    童贯在陕西之地多年,一向以大宋第一名帅自居。因为童贯一直厚贿徽宗皇帝的身边人,是以徽宗皇帝也觉得自己的家仆是大宋第一名帅。

    本来徽宗皇帝就属意童贯带兵征讨方腊,但朝中大臣纷纷替赵太炎担保,这才捏着鼻子忍下了赵太炎。

    如今东南局势危急,却看不到赵太炎有取胜的希望,徽宗皇帝愈发念起童贯的好处来。

    此时负责收拢奏折的官员面色苍白的递进来一道折子,梁师成接过奏折递给了徽宗,徽宗看了一眼后眼前一黑,就要往后倒。

    梁师成慌忙扶住徽宗急道:“官家?官家?”

    徽宗皇帝从悠悠中醒来,恍然道:“童贯这个废物,竟在关键时刻出了差错!”

    梁师成接过奏报传给了蔡京,蔡京一看,花白的眉毛也颤了颤,看着众文武道:“西贼李察哥领军十万破统安城,进围震武城,熙河危急。

    秦凤路经略使刘仲武领军攻藏底河城,为西贼所破,秦凤路第三将万人皆没。

    西寿保泰监军司李律令率军进击受降城,与泾原相持不下。童太尉请命朝廷派遣援军,以解陕西之危!”

    郑居中凝眉道:“如今?延路三万精锐与泾原路一万精锐在外,陕西之地防御薄弱,倒给了西贼可趁之机!不过禁军也征调了精锐前往,朝廷不好再调拨军马呀!”

    刘正夫呵呵一笑,道:“童太尉当然知道朝廷的情况,我看童太尉不是想请援军,而且想请朝廷斡旋吧!”

    近些年来大宋基本上都在压着西贼打,西北之地年年捷报频传。

    这是徽宗皇帝非常骄傲的事,童贯当然不想打徽宗皇帝的脸。但是方腊起义,蔓延六州五十二县的消息传到西夏之后。

    西夏国主李乾顺也算是吃够了徽宗皇帝的气,决定趁火打劫,对宋朝实行全面反击。

    如今西夏全面动员,十二监军司纷纷出兵进攻陕西诸路,一时间陕西变得紧张起来。

    郑居中也算是略通军事,建言道:“陛下,如今陕西诸路看似危机重重,其实情况还不太糟糕。

    经过多年战争,陕西之地防御森严,西贼根本就是虚张声势。依臣下看,只要是击退李察哥,那么陕西之危当解。”

    徽宗皇帝道:“击败李察哥?这李察哥也算是足智多谋,熙河路经略使刘法都败在其手,谁可以替朕打败他呢?”

    王黼此时出言道:“臣常闻江浙路赵慕甫言西军堪称帅者唯种师道也,如今李察哥气势汹汹,臣下以为种师道克制!”

    王黼最近春风得意,本来因赵太炎之故。王黼与梁师成相交甚厚,如今梁师成成了徽宗皇帝的大红人,王黼也因摸透了徽宗,经常迎合圣意而历经翰林承旨,宣和殿学士,成了现在的中书侍郎。

    种师道也是徽宗亲自提拔的将才,只是一直不为童贯所喜,是以没有机会独当一面。

    如今王黼将种师道推出来也是为了自己考虑,本来赵太炎可以成为王黼掌军的最佳援手。

    只是一来赵太炎恶了徽宗,注定得不住重用。此番只是事急,只要度过了难关,徽宗就会将赵太炎甩的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

    二来就是赵太炎不止有统军之才,还有治世之能。王黼自己还想放宰相,不想赵太炎这么早与自己争位子。

    而赵太炎确实夸赞种师道有帅才,乃是西北众将中一流的人物,是以王黼打算援引种师道掌军,以便自己在军事上好说话。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