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客宋 > 第三百三十七章兴建书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朝廷纷争之时,赵太炎已经回到了渭州。在任泾原路经略使之职时,赵太炎已经筹划由自己和豪商们共同捐款建立大宋最大的一所书院。

    如今过去了两年,原来依托一个烟火断绝的佛寺而重新兴建起来的书院已经屹立在渭州东南的一角。

    赵太炎已经发下了帖子,书院将在政和三年八月十四日挂牌成立。为此赵太炎召集博学鸿儒之士前来书院教授学子,特别是科举薄弱的西北学子。

    通过刘正夫,赵太炎请到了因附张商英而被蔡京去职的原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建州建阳的范致虚为院长。

    范致虚和刘正夫并为四俊,在朝野之中都很有威望。而且范致虚为兵部侍郎是个知兵而不迂腐之人,与刘正夫一样,对赵太炎颇为欣赏。

    此番受挚友刘正夫所托,前往渭州为赵太炎壮声势,算是成了赵太炎的背后所托之人。

    赵太炎对范致虚也颇为重视,大学校长总是要受人尊重,更何况这是自己亲自聘请的大学校长。

    当范致虚的车驾到达渭州十里时,赵太炎就骑着马前去迎接。杨惟忠等泾原路官员一听赵太炎出去迎接大儒范致虚,当即也闻风而动的跟在了赵太炎的身后。

    赵太炎看着泾原路的文武笑道:“何必劳诸位大驾,来者算是师长,我一人相迎即可!”

    杨惟忠笑道:“宣帅,泾原路文教不兴,我等也是盼望有大儒前来振兴泾原文教呀!”

    赵太炎哈哈一笑,“我们泾原军无论文武皆骑马而行,看着倒都像武将!

    光是看我们身后的这些亲卫拥簇着我们就像是大将军出征,根本不像是迎接一个大儒呀!”

    杨惟忠笑道:“那范大人不会以为我们是下马威吧?”

    赵太炎一撇嘴,道:“范大人可是中书舍人,随时都可能起复。而且大儒心中自有正气,哪里会怕这点阵仗!”

    折可适哈哈一笑,道:“自从泾原等地修筑了水泥路之后,我们大军出行就少了许多烟尘气,折了许多威风呀!”

    赵太炎摸了摸鼻子,十分得意的道:“刚到西安州时,我出去跑马一圈回来一天也不觉得饿,那就是烟尘气吃多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吃东西还是得吃饭,而且总是吃烟尘吃得我觉得都要天人五衰,出的汗都是黑的。”

    赵太炎的玩笑让众人哈哈大笑,杨惟忠忍不住道:“怪不得老夫一打仗连如厕的秽物都是黑的,原来是烟尘吃多了呀!”

    十里之处,赵太炎特意命人建了一座亭子,名为天涯!天涯的意思很多,面对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意思。

    范致虚并不是一个托大的人,赵太炎的官衔还在原来的自己之上,是以范致虚远远的下了马车。

    赵太炎带着泾原路的文武也步行前去迎接,范致虚远远的拱手道:“没想到名震天下的天生统帅竟能前来迎接老夫这么一个老头子,真是折煞老夫喽!”

    赵太炎上前道:“区区虚名哪里当得先生万一,此次请先生来书院实在是委屈先生了!”

    范致虚哈哈一笑,“我听刘兄说你在渭州出资兴建了号称大宋最大的书院。正巧在家中无事,是以特来相看呀!”

    赵太炎笑道:“范先生请!”

    一行人来到了渭州东南,范致虚看着高墙大院道:“世人盛传赵太炎家中富可敌国,这书院耗资几何呀?”

    赵太炎微微一笑,不在意的道:“这座书院占地是一千余亩,共有一百多座建筑,花费了不到一百万贯钱!”

    范致虚倒吸了一口凉气,“一百万贯?”

    赵太炎笑道:“这只是前期投入,接下来的后续工作还需要接近一百万贯钱!”

    范致虚惊道:“你这哪里是盖书院,你这是在造宫殿呐!”

    赵太炎道:“在我心中书院和宫殿一样,都是非常神圣让人敬仰的地方!”

    范致虚忍不住想为这句话点赞,“慕甫说的不错,书院就是儒家圣地,理应受人敬仰。不过这座书院叫什么,怎么没有挂出名字?”

    赵太炎笑道:“书院的名字理应由第一位院长来起,而且听说先生书法也是一绝,还请先生为书院提名呀!”

    范致虚一听这诺大的书院还需要自己的亲笔提名,顿时嘴都合不拢了。

    本来觉得以自己的身份来这里也算是屈才了,没想到赵太炎竟然将自己捧的这么高。

    虽然高兴,不过范致虚却连连推辞道:“不妥不妥,书院我还一份力未出,哪有资格提名。慕甫身为龙图阁学士,陕西宣抚副使,而且还是书院的发起人,应当由慕甫提名才是!”

    赵太炎谦虚道:“先生,某不过是些许薄名。年不过二十,才疏德浅。而先生德高望重,乃是我朝的道德之士。有先生提名,书院必然大盛!”

    杨惟忠等人也顺着赵太炎的话恭维着,范致虚最后喜道:“那吾就却之不恭了!”

    赵太炎喝道:“来人呐,上纸笔!”

    范致虚斟酌道:“书院名为太平可好?”

    赵太炎击掌道:“为万世开太平正是吾等之所向,先生此名甚好呀!

    除了门匾之外,书院应该还需要两幅门联,烦请先生一笔代劳了吧?”

    范致虚放下笔,推辞道:“老夫题书院名已是僭越,门联老夫是决计不能题了。慕甫向来有才子之名,诗词直追苏学士,堪称一绝。而且慕甫早年就有捷才,一副对联当不在慕甫话下吧!”

    泾原路的众文武也劝赵太炎留下一副墨宝,赵太炎扬了扬双手道:“不行不行,这手握枪杆子习惯了,却是不会握笔杆子了呀!”

    范致虚又将笔提了起来道:“既然如此,老夫代笔,慕甫你来说!”

    看着众人都在拱着,赵太炎想了想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一副后世耳熟能详的对联为赵太炎盗了过来,立刻得到了众人一致的赞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