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客宋 > 第三百五十四章太平书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政和三年八月十四日是太平书院开业庆典的大好日子,院长范致虚从全国各地招来了不少有学之士前来教学。

    同时赵太炎还向全天下召集早已经落寞的百家前来讲学,因为诺大的太平书院里面专门开设了三教九流的场所。

    特别是是工学院,商学院,武学院和医学院在太平书院里的占地面积还是比较广的。

    毫不客气的说,只要太平书院的名声打出去,引得陕西乃至全国的学子争相报名,那么光靠太平书院就能养活渭州的好一部分人。

    八月十四日的来客非常多,特别是在陕西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都到了。

    赵太炎不过二十岁就荣升从二品的兰陵县公,为签书枢密院事。

    如今朝中暂时未设枢密使,只有正二品的知枢密事和同知枢密事。

    除去这两位大佬,赵太炎就可以算作大宋西府的三把手,前途不可限量。

    而且大多数的陕西豪富并不认为赵太炎整治禁军有什么大问题,反正不止一人整顿过禁军。一般人只要稍有成果,就会被称之为卓有成效。

    当陕西之地知道太平书院乃是赵太炎所开的时候,相当的少年都心动了,纷纷吵着家里要去太平书院报名。

    是以在八月十四日的当天,太平书院可谓是人山人海。不过就是这人山人海,也没能填满占地一千余亩的太平书院。

    太平书院宽广的校场之上整齐的排列着上万条凳子,在人员大致来齐之后,陕西转运使刘?作为主持道:“今日太平书院高朋满座,实在是可喜可贺!

    渭州之地出现了一座占地千余亩的太平书院,让某深为震撼。这座书院乃是陕西宣抚副使号召陕西良善之家共同建成,花费何止百万贯。

    这座书院从建筑规模来看,丝毫不逊于汴京的太学和南京的应天学府。

    而且赵宣帅还请到了天下四俊之一的范大人亲自来执掌书院,相信书院的前景指日可待!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想请赵宣帅赋新词一首。天下已久不闻宣帅大作,不知大帅今日可有幸相闻?”

    赵太炎在出使辽国之前其诗词就被捧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有人以其为苏学士之后最为出色者。

    汴京的歌妓乃至天下的歌妓皆以得赵太炎新词为荣,只是从赵太炎回来后就绝口不提诗词之事,以小道推脱。

    随着刘?的要求,在场的陕西大佬和范致虚请来的饱学之士都纷纷鼓噪着赵太炎赋诗一首,以壮太平书院的开启。

    赵太炎想了想努力的道:“这一时拿枪拿惯了倒不太适应吟诗作对,勉强一首,还望不要污了众位高贤的耳朵。

    荒院重开地,周庐益美轮。吾衰期复古,道在信传人。乔木能无恙,今居必有邻。回思经始日,仅尔?荆榛。”

    一首诗吟完之后,引起了众人的喝彩。范致虚笑道:“慕甫果然大才,好诗是信口就来啊!不过都说慕甫善词,今日来了这么多青年学子,慕甫何不出言鼓励一番?”

    赵太炎看着因慕自己之名而来的陕西青少年们也不免有些感动,有些动容的道:“陕西的少年英才们,我曾经对我的两位学生,岳飞和李珙说每一位少年将来都有无限的可能,因为只有少年才是大宋未来的希望。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你们就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大宋的未来。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只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千古八荒就是属于我们的。

    你们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等到数年之后,无论是考取进士还是进入各行各业,你们都要做三百六十行的状元!

    今日八月十四,是我太平书院的大好日子。承蒙众人推举,德疏才浅的我也任太平书院名誉院长一职。

    我托大一些,来的也都算是我的学生。今日应范院长之邀,作词一首,送给最好的你们。

    独立寒秋,大江东去,渭州城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一首来自后世太祖的词每读一遍,都会让人热血沸腾。来的学子们口中念念叨叨的一遍遍的吟诵着这首沁园春,不少人竟流下了莫名激动的泪!

    李珙在人群中突然喊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以老师之才以老师之能,当千古留名,八荒共唱!我等不才,愿附骥尾,随老师一同在千古万世流芳!”

    李珙的表决心让来的少年们相当激动,纷纷喊着愿附骥尾,追随老师千古流芳。

    眼看赵太炎收了陕西少年一代的心,想的少的为赵太炎祝贺,不过想的多的心中却有些震撼。

    赵太炎有着堪比太祖的人格魅力,轻轻松松的就可以得到人们的喜爱和拥护。

    也难怪徽宗心里也着急,而且赵太炎是哲宗遗腹子的言论在陕西也是甚嚣尘上。

    若是赵太炎在泾原登高一呼,说不得陕西有不少人会跟随赵太炎干一番大事。

    要知道陕西之地和东南之地差不多,朱?以诙?洗笮嘶ㄊ?伲?钛逡苍谖鞅备闾锏亍

    本来西北子弟就都在边境保家卫国,结果家中还要受人欺负,这也是?延路等战力下降的因素之一。

    当兵本来就是为了在保境安民的时候混一口饭吃,结果当兵打仗却还护不住自己的家,那么这兵当的还有什么劲。

    赵太炎之所以能够获得泾原路将士们的一致信赖,不止是因为钱庄把将领们的心连成了一体,更是因为赵太炎可以公正甚至是优抚军人家庭。

    要知道,光是每年八月十五前和年前的军属优抚都要花去钱庄近百万贯的钱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