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客宋 > 第六百七十一章叔宝的谋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众将皆知晓了赵太炎的心意,有的人放下了心思,但有的人心思未定。

    几个心思不定的人很快相聚到了一起,赵叔宝作为赵太炎的弟弟,很自然的成为了为赵太炎谋划帝位的首领。

    在宴会过后,赵叔宝邀请了宋江刘秉之王文远欧阳庆牛皋五人。

    这五人不像曲端吴?吴?他们属于西军中人,也不像张浚岳飞等人有着进士的光环。

    宋江不过是郓城押司,牛皋是个强盗。刘秉之王文远欧阳庆三人虽然身家清白,但命运早与赵太炎牢牢的绑在了一起。

    几人都是最希望赵太炎登基为帝的人,特别是赵叔宝。有了宋太宗的烛光斧影,赵叔宝的心中热切着呢。

    赵太炎成为丞相对赵叔宝并没有好处,赵叔宝就是个武将,撑天不过是个经略使。

    朝中只要赵太炎在一日,那么为了避嫌,赵太炎就不会调自己入京同朝为官。

    这点赵叔宝非常清楚,知道赵太炎公私不说分明,但大体分的很清楚。

    若是没有自己在坚守相州,那么赵太炎也不会着重的提拔自己。自己的父亲如今不过是挂着一个节度使的虚职回到了济州老家颐养天年,父亲今年不过六十,其实还想在继续为朝廷效力。

    但是赵太炎为了避嫌,还是将赵德庆送回了老家。自己的叔叔赵德明也强不到哪里去,如今虽然出任环庆路的经略安抚使,但实权还是握在兵马钤辖吴?的手中。

    如今的吴家兄弟算是炙手可热,兄长吴?为熙河路的兵马钤辖,弟弟吴?是环庆路的兵马钤辖。

    吴氏兄弟都是赵太炎培养出来的将才,带兵打仗都很有一套。

    不过因为云中府路和燕山府路的设立加上西夏的疲软,赵太炎裁撤了西军的多个将。

    根据赵太炎的布置,陕西六路每路辖五将人马,一将三千人马,是以陕西诸路有正军十万人马。

    经过裁汰后,这十万人马都是足兵租饷。?延路的韩世忠,泾原路的曲端,秦凤路的姚友仲,熙河路的吴?,环庆路的吴?皆是良将之选,同时基本上对赵太炎忠心耿耿。

    其中折家的折彦野在高丽之战中而名震天下的姚友仲下面当副手,李彦仙回到熙河为吴?当副手。

    这十万大军的目的就是攻伐西夏,众将也十分清楚赵太炎的用意,是以鼓足了劲操练人马,希望能够在平夏之战中崭露头角,光宗耀祖。

    有了赵太炎在汴京护佑,以后的武将也能顺利的在枢密院做事。

    枢密院那可是文臣盘踞的地方,一般武将根本无法进入枢密院,最多也就是三衙。

    三衙中的职位,也就是殿前指挥使,也就是殿帅的品级最高,为从二品。

    而马步军的指挥使不过五品,而枢密院的长官却是正一品大员。

    谁不想位极人臣,若是在从前,武将们都要提防文官,特别是监察御史们这不恭那不敬的弹劾。

    现在换上了赵太炎坐堂,那么枢密院的官职就成了武将们的追求。

    如今赵太炎的麾下还没有进入枢密院之人,但随着战功的不断积攒,成为枢密院高官,左右国事将不在是梦。

    赵叔宝坐在主位之上笑吟吟的道:“宋大哥,牛大哥真是久违了!”

    宋江和赵叔宝早就相识,如今宋江成为了河北路定州路经略安抚使,心中更是坚定了跟着赵太炎的信念。

    作为一位颇具野心的人,宋江也不想这辈子止步于一路经略使的位置上。

    自己也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人,作为一名资质平庸武将,宋江知道论智论勇,自己在赵太炎的将林之中毫不起眼。

    若是这样下去,自己恐怕很难出头。但若是得到了拥立之功那就完全不一样,那时候退下去的时候怎么也得封个国公,赏个节度使呀!

    为了飞黄腾达,宋江是希望赵太炎登基为帝的。而牛皋和宋江也很投缘,毕竟以前都做到盗匪。

    而刘秉之王文远欧阳庆三人虽然与赵叔宝不对付,而且是自幼就不对付。

    但是三人作为和赵太炎羁绊最深的人,也是希望赵太炎称帝。所以为了赵太炎,刘秉之王文远欧阳庆三人才接受了赵叔宝的邀请。

    多年的方面大员让赵叔宝的气度看起来也挺让人佩服,看着几人,赵叔宝道:“诸位,无论我们之前关系如何,现在我们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

    如今我大哥赵太炎负天下之望而登相位,不少百姓和军中士卒皆愿称呼大哥为天相。

    天相,多么崇高的称呼。但称呼再崇高,也比不上天子高贵。当今陛下刻薄寡恩,毫无容人之量。若陛下亲政,那么势必会除掉我大哥,以便他行使皇权。

    一旦天子亲政,我敢断言,我等必死无葬身之地。为了解决后患,也为了我等的富贵荣华,我们一定要阻止皇帝亲政,更要在皇帝亲政之前让大哥想要称帝。”

    牛皋为难道:“可是丞相明摆着不愿称帝,我们又能如何?”

    赵叔宝道:“莫非牛大哥不知道我朝太祖是如何为帝的吗?”

    牛皋咧嘴一笑道:“这个我知道,周世宗既崩,群臣立梁王宗训即位,是为恭帝。恭帝年少,太后辅之。

    数日,边关急报到:河东刘钧结连契丹,大举入寇,声势甚盛,锐不可当。近臣奏知太后。

    太后大惊,急聚文武商议。范质奏道:“刘钧结连契丹,其势甚大,惟部检点赵匡胤可以御之。

    大军走到陈桥驿,大将高怀德李处耘言今主上新立,更兼年幼,我等出力,谁人知之?不如立检点为天子,然后北征。

    后来太宗和赵普商议后,石守信和高怀德手持黄袍,奉点检做天子。”

    赵叔宝笑道:“那牛大哥有没有觉得今番与太祖黄袍加身何其相似?”

    牛皋沉思道:“莫非我们也说边关告急,然后丞相带兵出征,到了陈桥驿我们再给丞相披上黄袍?”

    赵叔宝嘿嘿一笑,道:“今番远比太祖时容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