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客宋 > 第六百八十四章金国出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金国同时出兵云中府和燕山府路以及渤海国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汴京,大宋向来视金国为举世之敌,自开战以来就密切注视着金国的动向。金国一出兵,就在朝堂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刘?在河东的时候对金兵比较了解,女真骑兵在平原之上几乎无可阻挡。

    火器纵然犀利,但面对来去如风的骑兵仍然不够用。天火雷神炮运输不便,虎蹲炮射程小,突火枪装填困难。所以面对骑兵,有些不够看。

    在闻知锦衣卫有异动之后,赵太炎召集了内阁诸人。目前政事堂基本上已经沦为虚职,取而代之的是赵太炎组建的内阁。

    内阁之中有原政事堂枢密院御史台和三衙长官组成,加上赵太炎一共是十人。

    同时锦衣卫的都指挥使燕青因为要禀告情报也来到了内阁之中,自从赵括去渤海为王,心思缜密的燕青就成为了锦衣卫司的都指挥使。

    燕青看着大宋的内阁诸人不见丝毫胆怯,侃侃而谈的道:“丞相,诸位大人。日前锦衣卫在金国的密探传来消息,西夏使者李宗惠说动了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和诸勃极烈以及元帅府,金国决意出兵。

    根据探报,金国皇帝御驾亲临中京大定府。有传言,金国想将中京大定府定为国都。

    元帅府的都元帅完颜斜也如今患病在身,是以完颜吴乞买以完颜宗翰为左副元帅,统军三万出兵云中。

    以完颜宗望为右副元帅,统军三万出兵燕山。同时以完颜宗辅为咸州路都统,领兵一万出渤海。”

    燕青禀告完之后,刘?松了一口气抚须道:“情报准确吗?金国只出动了七万大军吗?”

    张叔夜疑道:“照此看来,金国似乎没有大举出兵之意,莫非只是想牵制我们?”

    众人将目光投给了赵太炎,赵太炎笑道:“不是大举进攻更好,这次伐夏之战,我之所以没有动用河东路河北路兵马,就是要防备金国趁火打劫。

    云中府路和燕山府路时刻准备,戒备森严。河东路河北路枕戈待旦,随时都能增援。

    金国就是举国之力,想要打破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的防御也是千难万难。

    当初没有燕云十六州,我们犹能与辽国一争长短。如今我们据山河之险,自当不畏女真!”

    赵太炎的话犹如一颗定心丸,让内阁众人都放下了心。在一定程度上,大宋已经离不开赵太炎。

    特别是金国威胁还在的情况下,若是没了赵太炎,百官不安心,百姓更不安心。

    所以赵太炎称相制皇权没有受到太大阻力的原因就在这,反正只要不篡位,赵太炎有什么也是应该应得的。

    燕青的探报是先传到了云中府路和燕山府路,而后又传到了汴京。

    云中府路的王禀和燕山府路的欧阳庆对防御要地进行了严密的部署,确保完颜宗翰完颜宗望不会占到便宜。

    当汴京调集的兵备物资到达陕西之后,在曾曾的统一调度之下,曲端和韩世忠进一步的对西夏采取了猛烈的攻势。

    因为西夏龟缩防守,是以曲端以牛皋五千胡骑为先锋,引泾原路一万兵马,以及王文远的五千神威军,合军两万直接杀奔西平府。

    西平府原为灵州,李继迁集结重兵攻陷宋朝灵州,杀灵州知州裴济,彻底打开了北宋的西北大门。

    李继迁以其祖先世爵西平王,而他本人又受辽册封为西平王,便改灵州名为西平府。

    西平府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据诸路上游,扼守西陲要害。如能修城挖壕、练兵积粮,一旦四外出击,关中就无法防备。

    李继迁以为西平府不仅土地丰茂,而且可以切断宋与甘州回鹘、西凉和吐蕃的联系,打断大宋以夷制夷的策略,是以督领民众建造宫室、宗庙,暂定都于西平。

    作为西夏的西京,西平府城防十分坚固。而且西平府内装备物资齐备,兵马有三万,西夏皆以为一时之间西平府可安然无恙。

    牛皋在试探了几次攻击之后,发现西平府的戒备森严。西平府的外墙又用水泥重新浇筑了一遍,城头之上配备了十门高仿版的天火雷神炮。

    至于投石机所用的天雷弹,防御中趁手的掌心雷,都大批大批在城中仓库深藏。

    主持西平府战事的是重新起复的李察哥,李察哥在之前的战争结束后,西夏就用了不小的代价将一直软禁的李察哥赎了回去。

    李察哥在汴京的这段日子,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战犯,后来就是一个不能随意走动的客人。

    有了能走动的特权,李察哥就在时刻关注着赵太炎的动静,也暗中观察着汴京的变化。

    刚开始的时候李察哥是高兴的。因为赵太炎发现大宋内部不稳。

    随着赵太炎的称相,太后和皇帝对赵太炎恨之入骨朝中大臣与赵太炎离心离德。

    李察哥满心以为汴京必将掀起一场大乱,不过这场大乱因为赵太炎的声望和手段而戛然而止。

    赵太炎从法理上确定了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原则,将对皇权的限制写在了律法之中,万世不易。

    这是红果果的挖墙脚,任何皇帝都会说这种行为是大逆不道。但是百官也为之一震,国家的治理不能有赖于对明君的期待。

    与其期待明君,不如靠贤臣靠谱。赵太炎的做法赢得了文臣的内心需求,而且在金国西夏等国的压力下,大宋文武捏成了一团,相信赵太炎。

    赵太炎非常自信,在西夏付出了代价之后就放李察哥回国。如今李察哥虽然是西平府数万大军的统帅,但仍然感到势单力薄。

    越是在汴京生活的越久,越是觉得如今的大宋实在不可敌。但祖宗基业不能落于外人之手,李察哥强打精神布置了城防就升帐鼓励起众将来。

    “诸位,泾原路主帅曲端高傲自矜,与人不睦。孤军深入之下必然犯错,我们只要等到他犯错,到时候宋军必败无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