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客宋 > 第七百三十一章全面战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了争分夺秒的救援李世辅,也是配合鹰扬军。张浚王德刘?三部骑兵合而为一凑成了三千轻骑,一路急奔之下终于赶到了战场。

    没有一分一毫的犹豫,三千轻骑直奔李世辅。凡是企图围击李世辅的女真骑兵,都受到了汹涌的撞击。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自出赵太炎之口就成了宋军使用最频繁的口号,三千轻骑怀着一股信念,喊着口号,一时间所向披靡。

    统领三千轻骑的是王德,王德自认勇悍之处,军中少有人能比。就是李世辅,较之自己还差上一筹。

    而且王德和李世辅是一起出京的,理应相互照顾,否则难免留下凉薄之称。

    王德一路冲锋终于看到了李世辅,看着浑身是伤的李世辅,王德有些心疼的道:“李兄,辛苦了,快上马!”

    李世辅的马早就在之前的战斗中为金军所射杀,见到王德杀掉了一个女真骑兵,就顺势上马,勉强笑道:“多谢王步帅援手,末将感激不尽!”

    王德哈哈一笑,道:“李兄说的哪里话,我等一起从汴京而出,当一起从汴京而归!来吧,我们一起回去!”

    李世辅翻身上马,重新鼓起了士气,道:“兄弟们,援军到了,我们杀出去!”

    有了王德的接应,李世辅等人趁着金国大军来不及反应,迅速逃了出去。

    数千军马一路逃到了灵源县,灵源县本来为金军所占,但现在又被张浚带兵夺了回来。

    金军追击到灵源县之后,巨无霸孔明灯再次飞了起来。无数的天雷包从天而降,金军由此止住了攻势,退回了乐郊县。

    一场大战以金国的胜利而告终,完颜宗辅和完颜宗弼同时将战胜宋军的消息传到了中京大定府。

    中京大定府收到消息之后,完颜吴乞买大喜,当即命令准备妥当的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出兵,展开对大宋的全面战争。

    西路军完颜宗翰以元帅左监军完颜娄室为先锋,连下儒州武州新州,兵锋直指云州!

    西路军的实力颇为强大,因为此次金军的主攻方向就是云中府路。

    由此,西路军集结了完颜宗翰完颜娄室完颜宗磐完颜银术可等金国实力人物,加上附从军,一同是十万人马。

    相比之下,东路军完颜宗望因为失去了完颜宗弼这一支人马,人马只有八万。

    而且燕山府路为赵太炎苦心经营良久,在一定程度上,赵太炎是将燕山府路当做雄踞一方的所在来经营,对燕山府路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人力。

    因此燕山府路如今可谓是固若金汤,完颜宗望对攻破燕山府路已经不太抱有信心。

    种种战报迅速传到了汴京,赵太炎召开了内阁会议。在内阁会议上,宇文虚中愤然道:“金国屡屡无故犯我宋境,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如今我大宋兵强马壮,较之汉唐也不遑多让。

    我们宋人不是两脚羊,我们宋境更不是金人的草场。请丞相下令吧,开战,我们一举击败金军,打的金国不敢南望!”

    李纲此时反对道:“宇文大人,你太过激进了!大宋连年征战,百姓已经是不堪重负,民间厌战之风渐起。

    国虽大,好战必亡。这次的战争也是因为渤海而起,渤海之地不过是一块飞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现在因为渤海之地,我大宋已经付出了上万将士的伤亡以及海量的军费。

    窃以为渤海之地不如就此放弃,只要放弃渤海之地,那么想必可以终止与金国的战争。

    这几年正是大宋飞速发展的几年,只要挺过去这几年,那么金国必为我大宋压制。

    是以下官请丞相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也不需要在这里面就完成败金之战,以成全自己的无上威名。

    一人事小,百姓事大。何必将百万大军的性命与亿万百姓的福祉系于一人之手?若是如此,丞相何必是丞相?丞相何必组内阁开大朝会?”

    韩世忠不忿的道:“枢相大人严重了,我大宋何曾想要战争,只是战争不得不来而已!

    根据锦衣卫的情报,金国早就在做战争的准备。这场战争迟早要来,与其留给后人,不如让战争在我们手中终结,反正我们已经苦了一辈子!”

    韩世忠的话比较实在,大宋因为徽宗的好大喜功而战争不断。因为战争和艺术,蔡京王黼等人在百姓头上层层加码。

    现在较之以前的生活,百姓当然对朝廷非常满意。因为对外战争的胜利,还激起了不少百姓的好胜心,想着为国效力。

    以前都是募流民为兵,现在当兵已经渐渐的成为了一项令人羡慕的职业。

    但李纲作为保皇派,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不想赵太炎通过对金的战争巩固自己的权力。

    而且赵太炎相当一部分的麾下都在策划着如何黄袍加身,赵太炎本意随不愿为帝,但朝中的一部分文和绝大部分的武都同意。到时候众意难违,结果自然也难料。

    是以李纲仍然反对道:“我以为这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只不过有心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在渤海挑动战争的情绪,这才让金国认为大宋早晚会与金国一战。

    如此一来,金国就会认为战争不如早一点来到!这是阴谋,一个改变借机大宋的阴谋!

    作为大宋枢密使,我认为还是要与金国展开和谈,以此避免战争的发生!”

    枢密同知杨惟忠直接道:“战争无可避免,现在派出使者未免为金人所轻!”

    李纲怒道:“你一个武人不知政事,还是少插嘴为妙!”

    杨惟忠已经位于枢密同知多年,赵太炎虽然想提高武人的地位,任用杨惟忠为枢密使,但奈何满朝文官皆反对。

    赵太炎有时也认为武人确实不易干政,是以为了缓解矛盾,就让杨惟忠等人多专心武事。

    但现在李纲旗帜鲜明的反对战争,要让杨惟忠韩世忠多年的辛苦谋划毁于一旦,是以两人未免激动的出声。

    这一出声恰恰中了李纲的计谋,两位武人的反对,让曾曾等人不愿为赵太炎开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