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明朝小驸马 >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明苏武,帝王无情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明苏武,帝王无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草民十万个愿意。”

    这么好装逼的机会,更何况还是在小日本面前,他岂能错过?

    朱元璋非常高兴,拍着他的肩膀,鼓励了他一下,道:“你先准备一下,三日后,就去中书省和胡惟庸,礼部尚书郑九成,鸿胪寺卿宗朴正好好商量一下,看如何接待这位破冰之旅的日本使臣,才能让咱天朝上国,不在番邦小国面前丢失脸面。”

    “遵命,陛下……”王明眉欢眼笑地道。

    朱元璋眼睛又扫了扫皇后,小公主她们,笑道:“秀英,玉婷,你们也去帮个忙吧。

    总之,朕地要求很简单,必须让日本使臣感到宾至如归,体现出咱天朝上国的威严,包容,开放,和平,国势昌盛,文华繁荣,只有让这些日本使臣满意放心了,他们回去才会宣扬咱大明的好处,到时候,日本人才会派更多的留学生来咱们大明学习,增进两国的文化交流,这样共同抗击倭寇的事,两国朝廷才有地谈。”

    “伟大的领导人……”王明突然对老朱有一种深深地崇拜。

    王明又朝朱元璋拱了拱手,态度极其温顺。

    “陛下,草民想推荐一个人,就是上次的苏小妹,她在这次长沙府救灾过程中,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且屡献良策,歼灭土匪,智破疑案,且自费三万两白银,从苏浙一带购买粮食,及时运到长沙府,可以说,没有苏小妹他们一家,长沙府的百姓,恐怕捱不到夏粮成熟……

    苏小妹一家,还有她二叔和妻子的功绩,草民都写在那份奏折上了,如此优秀的人才,陛下不用,岂不是太可惜了?”

    “让天下才子佳人都能才尽其用,是一国之君的责任啊,朕准你让苏小妹参与制作国宴。”

    他声音顿了顿,突然双手负在身后,抬头看天。

    “苏北双雄的名号,朕也听身边的人提起过,智谋和武艺双绝。

    上次刘伯温向朕建议派遣他出使北元,希望能够招抚北元,这简直是痴心妄想啊。

    战场上几十万将士用鲜血和刀子都打不赢的事情,光靠私底下几张嘴能说地赢吗?朕已经派去了好几波使臣,不是被王保保囚禁,就是被杀。

    洪武二年,朕派去的礼部侍郎傅成安,被王保保囚禁在上都城的荒凉偏僻之地,王保保企图用高官厚禄让他投降,付成安宁肯吃草根,当野人,也绝不卑躬屈膝投降北元,辱没了朕和大明的威严。

    王保保没有办法,竟然想出用美女诱惑他,这样下三滥的手段,甚至逼迫他娶元昭宗的一个女儿,想让他就范,傅成安矢志不移,依然不为所动。

    听说他每天早起,晚睡时,都要对着大明的方向,跪拜三下,如此铁骨铮铮的大明使臣,朕心甚慰,但也非常自责,何尝不想打败北元,或者和北元和谈,放出大明的苏武啊?”

    苏武牧羊的故事,广为流传,王明在小学课本上就学过。

    苏武宁肯二十年如一日地在那塞外荒蛮之地,饥寒交迫,忍受孤独,一个人陪伴着一群黄羊,任凭匈奴人无论怎么拉拢,胁迫,都不肯曲下自己大汉使臣的膝盖。

    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他是大汉使者,代表一个国家,身后两千多万的人民,如果他向匈奴跪下臣服了,就代表大汉和大汉子民也向匈奴跪服称臣了。

    他可以死,可以忍受无边无际的痛苦和孤独,但心中的那份执念却不会死,相反还如同中华民族的火种一样,万古不灭,越燃越旺。

    这份执念就是爱国。

    离开坤宁宫的时候,王明的心情异常激动,想不到大明,竟也有这种铁骨铮铮,誓死维护国家尊严的铁骨使臣。

    他心里非常敬佩傅成安,傅成安就是大明的苏武啊,这样的人,才是国家栋梁,民族脊梁。

    宋濂那些心口不一,表面愚忠,内心奸诈的儒家士人,给傅成安擦屁股都不配。

    知道宋朝怎么亡地吗?宋朝从不缺敢于为国捐躯的好男儿,关键他妈地将士在战场浴血杀敌,后面的那些以道德化身自居的文人士大夫背后给那些忠臣良将捅刀子,这样的朝代不亡,天理难容。

    仗义多是屠狗辈,无耻全是读书人啊,老祖宗诚不欺他。

    王明想起傅成安,只觉心潮澎湃,内心深处就像突然蕴藏了一团烈火,烧地他全身大汗淋漓。

    人不爱国,与禽兽有何异?

    “总有一天,我要亲自去北元将他接回来,和他促膝而谈,拜他为师。”

    王明心里暗暗地发下了重誓。

    小公主牵着他的手,两个人走到奉天殿前的广场。

    殿外朱元璋亲自耕种的那一块稻田,稻子已经成熟,黄橙橙一片,长势喜人,成果更是惊人。

    王明改播撒为插秧的育苗方式,让今年奉天殿外这一块御田注定是个大丰盛。

    稻穗饱满,沉甸甸地压弯了稻干,几乎比以往丰收之年稻穗的两倍还要大。

    这样的稻穗别说户部尚书吕昶没见过,就是放眼全国,见过的人也很少。

    王明觉得,今年这块御田的产粮将比以往高出最少两倍。

    此时,户部尚书吕昶正带着一群户部的官吏,正在视察这块陛下亲手耕种的稻田。

    他们的脸上笑开了花,眼睛充满笑意地欣赏着硕大的稻谷,不时摸着胡子,一个劲地点头。

    吕昶笑呵呵道:“陛下这种改播撒为插秧的育苗方法,实乃古今一绝啊,老夫观这块稻田今年能产四百多斤稻谷,将比去年高出最少一倍的产粮。”

    “是啊,是啊,陛下就是天子嘛,是上天不忍凡间百姓再受战乱,忍饥挨饿,所以才派陛下下凡拯救万民的啊。”

    “陛下圣明贯古今,也只有陛下才会想到用插秧这种育苗方法,增加稻谷的产粮,我们这些平庸之辈,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啊。”

    “……”

    趁着吕昶他们在欣赏稻谷,无暇理会他时,王明匆匆欣赏了一下自己的丰硕成果后,就牵着小公主的手,朝皇宫外面走去。

    聪明的臣子都知道给皇帝揽功,给自己背黑锅,如果给皇帝甩锅,自己揽功,那多半离死不远了。

    就比如清朝乾隆时期的李侍尧。

    雄才大略的皇帝,都是非常现实地,朱元璋更是如此。

    朱元璋将鬼谷子的厚黑学发扬到了极致,喜欢你,抬举你,恭维你,重用你,那是因为你对他有利可图,一旦你失去了利用价值,朱元璋就会将你视同废纸,很快丢弃,甚至杀掉。

    跟朱元璋这样的人谈情跟自杀没什么区别。

    淮西那帮人,比朱元璋早起义,加入红领巾的将领多地是,朱元璋还是汤和引荐进郭子兴的农民起义军队伍里地,为什么只有朱元璋笑到了最后,成功登顶帝位?

    因为他深知兄弟之情是这个世界最不靠谱,最下贱没用的东西,他不被情义的绳索所绊,所以才一路无敌。

    王明深知朱元璋喜欢他,重用他,不是因为小公主喜欢他,而是因为他身上的那些才能。

    可以为朱元璋排忧解难,维护他的统治。

    一旦他失去了这些东西,就算娶了小公主,有可能也活不到最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