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直等了三个多小时,戴思恭才走了出来。
皇后连忙上前焦急地问道:“陛下怎么样了?”
戴思恭摸着胡子,十分镇定从容,对皇后微笑道:“陛下已经无碍了,从今天起,微臣每天会给陛下开一副汤药,连喝一周时间,就可彻底痊愈了……”
皇后他们听到戴太医说陛下无恙,悬着的心,才沉了下去。
戴思恭走后,皇后他们连忙赶去陛下的养心殿。
“重八,你怎么样了?”
朱元璋身体依旧非常的虚弱,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身上盖着被子。
他给皇后摇了摇头,笑道:“秀英,朕没事,你们都别担心朕……”
小公主拉着朱元璋的手,非常痛苦自责地道:“父皇,都是儿臣不好,是儿臣太过顽劣,要不是儿臣……父皇也不会……”
朱元璋右手非常慈爱地摸着小公主哭地已成泪人的脸颊,笑道:“宁玉啊,世界上那有父亲怨恨自己的女儿呢?更何况,世事无常,刘伯温都预料不到未来发生的事,朕又如何能避免得了?”
太子也十分伤心自责地道:“都怪儿臣不好,平时总惹父皇生气,还不能替父皇分忧,才让父皇每日如此劳累,伤了身体……要不然一只小小的萤火虫怎么能让父皇伤地如此重?”
朱元璋手又非常疼爱地抚摸着太子朱标的脸颊,笑道:“标儿啊,你还小,不用自责,父皇在你这个年龄,还在流浪当乞丐呢,字也不会写,纯粹一个大老粗,你啊……都能背几篇文章了,比朕强……”
朱元璋这句话,看似是夸他,却比用手抽他脸,都让他难受愧疚。
太子的脸颊一下子簇紧了,十分羞愧地低下了头。
朱元璋想起聪颖无比的七皇子朱?_,有心考一考太子,对他道:“将韩愈的《劝学》给朕背一遍……”
太子浑身一愣,欲哭无泪,只好苦思冥想,背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朱标刚开始背地挺流畅,背到“彼童子之师……”,顿时卡住了,蹙眉凝首,竭尽心力去想,就是想不出来……
朱元璋的脸一下子拉地老长,眼睛却还在十分期待地看着太子……
皇后急地手心手背都是汗。
小公主见大哥怎么都想不起下一句,忙小声提醒他:“授之书而习……”
“住口……”
朱元璋冷冷地打断了小公主,冷声道:“是让他背,没让你背……”
太子得到十三妹的提示,才又接着顺利地背了一段,但背到“巫医乐师……”,又背不下去了……
朱元璋眉头紧蹙,脸越来越黑,看向太子的眼神也越来越黯淡……
王明紧挨着太子,左手悄悄在他后背写了“百工”两个字。
太子得到王明的暗示,灵光乍现,紧接着顺畅地又背下去了……
王明一直给他暗示了七八次,太子朱标才终于断断续续地将《劝学》背完了。
太子背完,朱元璋脸上阴沉的神情才舒展了开来。
他连忙对皇后道:“秀英,你快去太医院催一催戴医师,让他快把朕的药送来,朕要早点好起来……”
“重八,你先休息吧,别想太多,药马上就送来了……”
皇后用玉手摸了摸他额头,发现十分滚烫,亲自将一块干抹布用热水浸湿,拧干后敷在他额头上,嘱咐他别乱动,才带着太子他们走了出来……
走出乾清宫,皇后深深沉了口气,语重心长地对太子道:“标儿啊,你父皇这么拼命,想尽快好起来处理政事,都是为了你啊……你可要好好努力了,笨一点没关系,用后天的努力弥补先天的不足。”
太子感觉自己要死,他已经很听话,很刻苦努力了,但奈何自己先天资质实在太差,无论如何努力,都赶不上那些天资聪颖的兄弟。
朱标虽然内心十分痛苦,还是给母后抱拳,十分恭敬地道:“孩儿遵命……,以后一定倍加努力学习。”
……
皇后他们都走后,王明牵着小公主的玉手在坤宁宫上面的琉璃顶脊上散着步。
凉风习习,美丽的萤火虫绕着他们飞舞。
满夜空的璀璨星河,不时东方的夜空,一颗接一颗美丽的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
小公主突然低下了头,娇叹一声,道:“大哥天生愚钝,性子又十分柔弱老实,真怕他以后镇不住那帮骄兵悍将,虚伪奸诈的文臣。”
王明将她轻轻地揽入自己的怀里,笑道:“玉婷,你别担心,太子年龄还小,他需要时间去进步,我们都会好好陪在他身边,默默地帮助他,让他慢慢的成长为一个睿智,聪明,能驾驭满朝文武的英明储君……”
小公主抬起头,美眸怔怔地看着他,温婉地笑道:“王明……你说地对,太子哥哥一定会越来越聪明,他以后一定会是和父皇一样英明神武的皇帝。”
“对,我们都要坚定地相信,有时候,人活着就是为信念而好……”
他抬头看向满天的繁星,无比黯然地暗道:“明知道结果会让人伤心,却还不不得不去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
凉风将小公主一袭及地的白裙吹地如一朵白莲一样漫天绽放了开来,猎猎作响……
这样的小公主实在太美,他忍不住双手托着她那张清丽绝俗的玉颊,滚烫的热唇却小心翼翼地去吻了一下她的眉心……
这一吻,淡地仿佛蜻蜓点水一样,小公主却在他怀里,露出了十分会心的笑容……
“王明,你知不知道,这一刻,我感觉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孩子了……”
……
这一段时间,王明每天最少三次去诏狱探望自己的老师刘伯温。
鬼医每天中午最热的时分,也会准时到诏狱,用火蛊虫给刘伯温治病。
工部尚书李敏给他传来好消息,大明的国子监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了。
一旦国子监建造完成,天下饱学之学子,就可以被陛下尽皆收入瓮中,为陛下所用……
朝廷就可以系统性地培养做官的人才了,到时候这些受过朝廷统一培养的学子,就可以由吏部派到大明的各个地方,替换掉那些世袭的官员。
如此,大明的吏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