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身后有三十个镖局兄弟,担着十五口油漆大箱。
苏小妹他们走到吕昶身边,挥手对身后的镖局兄弟道:“就放这儿吧……”
王明抱拳对他们笑道:“小妹……你们也来了。”
苏小妹盈盈含笑,温婉地向他点了点头,然后和父母,二叔他们一起向皇后下跪行礼。
“草民叩见皇后……”
皇后温婉地笑道:“你们都起来吧……”
随即,美眸看向了身后的十五口大红箱子,不解地道:“这些箱子是?”
苏小妹站了起来,走到那些箱子边,亲手打开了一口箱子,只见里面全是光芒闪烁的大银锭。
旁边围观的群众,一下子惊呆了,纷纷聚拢了过来,好奇的去看。
“天啊……这么大的银锭,老夫这辈子还是头一次见……”
吕昶也惊得目瞪口呆,连忙带着户部的官员前去查看。
苏小妹娇笑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些银锭刚从沈万三的钱庄取出,每锭重一百两,每箱是二百锭,两万两白银,十五箱总计三十万两,是我们溧阳候府对朝廷的一点心意……”
皇后赶紧上前拉着她的玉手,非常感激地对他道:“你们溧阳候府能如此慷慨,真是带了个好头啊……”
吕昶带人将十五口箱子一一打开,全部查验了一遍,确定都是真正的银锭无疑,连忙弯腰朝苏元淳,苏元尊他们两家深深鞠了一躬,万分感谢地道:“老夫代表朝廷户部谢谢你们了……”
苏元淳向他抱了抱拳,笑道:“吕大人不必感谢……,我们同属大明子民,国家有难,理应倾尽全力帮助……,多者多出,少者少出,这是每一个大明子民应该承担的责任……”
吕昶非常感动,人家溧阳候是元朝蒙古宗室,不仅没有对新朝有所抱怨,反而在新朝陷入危机之时,却能竭尽全力,慷慨帮助,简直太深明大义了。
他连忙对旁边一个镂刻师道:“快将溧阳候苏元淳的名字刻上去……”
镂刻师接了命令后,爬上梯子,很快在功德碑最上面雕刻好了溧阳候苏元淳的名字,以及捐赠的财务数目。
“溧阳候苏元淳,捐款三十万两银子。”
吕昶兴奋地对苏元淳抱拳道:“侯爷……恭喜您可以名留青史了。”
苏元淳摸着胡子,淡淡地笑道:“功名利禄于我如浮云……只要对国家有利,老夫就会坚持去做……”
“好……溧阳候深明大义,让朕佩服……”
朱元璋在毛骧的保护下,牵着樱井弥生子的玉手,走了过来。
“吾皇万岁万万岁……”
正阳门下的人群,看见朱元璋走了过来,连忙跪地山呼万岁。
“你们都起来吧……”朱元璋笑着对他们抬了抬手。
朱元璋走到苏元淳身边,对围观的群众介绍他道:“这就是元朝的宗室,溧阳候苏元淳……他虽然是蒙古族,却深明大义,在国家有危难之际,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慷慨资助,朕很感动……溧阳候听旨。”
苏元淳赶紧跪了下来,道:“微臣听旨……”
朱元璋笑道:“为感谢你慷慨资助朝廷,朕特意封你为亲和公,取百族共和,亲如一家之意,没有俸禄,没有赏田,只有荣誉,你接受吗?”
苏元淳浑身一愣,连忙感动地涕泗横流,三拜九叩,大喊道:“臣接受……接受……,这已经是陛下对臣最好的恩赐了。”
朱元璋亲自将他搀扶起来,紧紧地拉着他的手,笑道:“溧阳候啊……朕希望你以后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减少民族矛盾,切身来维护大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让包括汉族在内的各个民族,都能亲如一家,友好共处。”
苏元淳激动地大声道:“臣遵命……”
其他的老百姓听到朱元璋封苏元淳为公爵了,连忙跪地向他祝贺道:“草民恭喜溧阳候荣升为公爵。”
亲和公苏元淳非常高兴地向周围老百姓抱拳道:“各位百姓……苏某非常感谢各位的祝福,从今以后,还请各位监督,本公一定会以身作则,努力维护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
王明激动地大喊道:“大明各民族是一家,不分彼此。”
“大明各民族是一家,不分此次……”老百姓也激动地同声附和。
“既然和亲公这么慷慨,我们也不能落下,学习他大义凛然,为国为民的精神……”
一个一身青衫长袍,形容枯槁的教书老先生大喊道。
“对,学习和亲公……勇跃捐款……”
顿时,围观的群众,纷纷朝捐款箱走去,将自己身上所有的钱都捐了。
一个浑身臭气熏天,驻着一根拐杖,右手端着一只破碗的老乞丐,身体颤颤巍巍地走到朱元璋身边,左手从怀里哆哆嗦嗦地掏出三两白银,递给朱元璋,道:“陛下……这是草民一辈子的积蓄,现在国家有难,就都捐给国家吧……”
朱元璋浑身一愣,连忙接过老乞丐的银子,感动地热泪盈眶,哽咽道:“老人家……您的好意朕心领了,可是这钱,朕不能要啊……,您还是留着自己用吧……”
说着,就将钱又还给了老乞丐。
“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草民虽然身份卑微,却也明白这个大道理……”
老乞丐说着,就脚步蹒跚着走到捐款箱前,将自己所有的继续都捐了。
他捐完钱后,就在众人惊讶的目光注视下,拄着拐杖,端着破碗,钻进人群走了。
朱元璋连忙对毛骧道:“你拿五十两银子,去送给那个老人家,就说他给国家捐的银子,朕收下了,这五十两银子以是朕个人的名义送给他地……”
“是,陛下……”毛骧连忙恭声下去了。
朱元璋又问吕昶道:“现在募捐了多少银子?还缺多少银子?”
吕昶道:“加上和亲公地,总共就三十一万两不到,就算将南方的农业税赋都收上来,最少还缺五百万两……”
朱元璋冷声道:“那些达官贵族,富商大贾,就真地一毛不拔吗?”
吕昶道:“胡丞相带头捐了三千两,宋濂捐了一千两,剩下的都只捐几百两,刑部侍郎开济才捐了五十两银子……朝臣的捐款,杯水车薪,根本解不了燃眉之急……?”
这也不能怪满朝文武捐款少,老朱给的俸禄太少了,捐太多,岂不是暴露自己是个贪官污吏呢?
“那些淮西勋贵,富商大贾呢?他们个个腰缠万贯,平时朕待他们也都不错,现在朝廷有难,他们就不捐吗?”
吕昶叹了口气,十分痛苦地道:“淮西功勋一听朝廷要他们捐款,都个个喊穷,就魏国公徐达捐地最多,捐了三万两银子,其他淮西功勋普遍捐款在三千两银子以下……
至于那些富商大贾,都害怕沈万三的责难,一个也不敢捐……”
朱元璋双拳纠紧,咬牙切齿骂道:“混账……这些大明蛀虫,平日里养尊处优,颇深朕和国家的恩待,现在国家有难,需要他们捐款,却比要他们的命都难,既然他们不捐,朕也不强求,那就别有把柄落到朕手里,否则也就别怪朕不讲情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