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锦医 > 149 茶会5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州地处江南富饶之地,虽不及苏、杭等地富饶,但占天时地利之便,是京师之外最近的一处小州,陈州地界之内囊括了天目山余脉、茅山的部分山脉,宁镇山脉尾部也在其内。

    这八成山陵出之外,中部和东部便是颇为广阔平坦之地,便成了陈州的主城区的所在。

    这样的地理环境让整个陈州城内看起来颇有商业气息,却少了许多的春花秋月的浪漫,究其根底大约与城内的自然风光不多有很大的关系。

    文人仕子向来对商业气息浓郁的地方不喜,少有在陈州城里久留的,就算是要久留便会想牟老先生那样,寻个书院那样的妙地。

    江南地区多湖泊,陈州在城郊便有一汪碧水湖景色颇美,从西城门往外三十里开外的地方,便有大些的洮湖。

    洮湖也是风景优美之地,只是若要去,没有个两三天,怕是没办法好好欣赏洮湖美景了。

    有人的地方便也有了市场,有陈州地区的商人在洮湖近处置办了产业,也有原本就居住在洮湖附近的山民聚集在一起,倒也形成了不大不小的一个山镇。

    “你家在洮湖那边的庄子不小,今年的鹿鸣宴设宴之地怕是要设在那边了吧?”

    说话的人名叫石安,五十多岁的年纪,须发已隐显灰白,主要做的和谭镜差不多,也是生丝的生意。

    他原本不想提起这些来,可是无奈众人两两成组之后,只剩下他和苏衍之了。

    两人只在同类型的商会聚会上见过几面,加上业务不通,并不怎么熟悉。

    尴尬了一路,有一搭没一搭儿的聊着,倒是苏衍之自己先说起:“这样的小山头逛一逛实在没意思,下次不如往洮湖那边走一走。”

    对于这样的建议,石安倒也赞同,有了共同话题之后话也多了起来,最后聊到了马上就要开办的鹿鸣宴上。

    鹿鸣宴的习俗自古有之,据《新唐书·选举志》载:“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因与耆艾叙长少焉。”

    韩愈也在《送杨少尹序》中提到过“杨君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鹿鸣宴一般是由州府主官主持,设在桂榜出来之后的次日,这算得上是专为新科举人而设的宴会,当然,出了新科举人要参加,还有内外帘官等都要参加。

    这鹿鸣宴之所以又如此一个雅称,又说是要在宴会上要唱《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之诗:“悠悠鹿鸣……”,又因而取名为“鹿鸣宴”有祝贺之意。

    也有说是最早的时候,皇帝下令,宴请科举学子需以“鹿”为主脯,鹿——这样的食材无论放在哪个年代绝对是山珍级别的,在古代更是宫廷御膳级别。

    便是因为珍贵,才能用来表示皇恩浩荡和对人才的器重,加上鹿一直来被崇为仙兽,意象为难得之才,皇帝贵为天子,其令为“鸣”,意为天赐,故皇帝为东,才子为客的这一宴请,被名为“鹿鸣宴”,意指天子觅才、重才之宴。

    当然,也有更不靠谱的说法,譬如传言,说是鹿与“禄”谐音,古人常以鹿来象征“禄”的含义,以此为升官发财的盼望,而新科入举乃是入“禄”之始,但由于这些文人仕子自谦含蓄,并不愿将财富放在嘴边,因为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有出入的,于是取了“鹿鸣”这么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往年陈州的鹿鸣宴都是在知州府上举办,但这一次,大抵是不能在知州府上举办了。

    解安民便早早的放出消息要另寻一地,其中洮湖之滨便是大家最中意之地。

    石安如此说着,苏衍之却是表情古怪。

    他家因得苏安亭,和解安民有些渊源,可到底并不是什么过硬的交情。

    不然,苏傲宇落狱已有数日之久,却是半点消息都没有。

    苏衍之警告过苏安亭,让其赶快想办法,奈何苏安亭却是向他哭诉,此时并非解安民能解决得了得。

    说是太子在知州府上,太子又素来以亲和仁厚之名示人,陈州城里有乞丐就已经让太子很是介怀,如今倒好,还有人霸凌直接将乞丐打死了。

    若是太子不在,银子都用不着花几个就能解决的事情,眼下却成了解不开的死结。

    据说若不是解安民那边,看着苏傲宇也姓苏的份上一直压着说有些证据罪因还不甚清楚,怕是苏傲宇要被直接问罪了。

    当时苏安亭说得这些,言下之意不过是,苏傲宇现在还活着全是他的面子。

    这话不知真假,让苏衍之十分愤怒却是真的,作为一家之主,他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感觉被人捏住了脖子。

    按照苏安亭的话来说,苏傲宇大抵也只有解安民能救得了,或许等到太子离开之后……于是,苏衍之便想着要借着鹿鸣宴做点什么以增加自己的筹码才好。

    若是鹿鸣宴真定在洮湖那边,那边十有八九的会将最终宴会地点定在洮湖湖心的长荡州上了。

    整个长荡州都是苏家的产业……这些事情早在苏衍之脑子里过了好多遍,却一直未有最佳的解决方法,乍然听得石安提起,他便更加觉得内心烦郁了。

    可总也不能忽然就不理人家。

    苏衍之想了想,道:“那也未见得,洮湖那边有不少好地方,再说,也不一定就回去洮湖那边了,北边白露峰上观云海最佳,风景也不错,白露观也在官家典籍之列,再有南边的景程避暑山庄,再不济陈州书院也是个好去处。”

    石安张了张嘴,他本也是随口一提,却没想苏衍之十分认真的举例类比,他点出来的这些地方确实不错,石安之所以会提起洮湖,实在是他也知道,苏家与知州府的渊源。

    苏衍之如此一来到让石安不敢再接话了,只好随意附和的说着话,又不着痕迹的将话题转到了这绸带的数量,和猜测谁会最终胜利的事情上来。

    两人的交谈便也只能在这样的安全话题上来回了,这也算得是两人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反观其他结队的人,就没有这么和谐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