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饶是如此,众多网友也早已经等的不耐烦了。
距离直播也就剩下不到一个小时了,网上大部分主播很有默契的直接转播。
没办法,现在宁安就是流量密码。
傻子才会在他直播的时候,选择抗衡,脑子除非是出问题了,才会那么干。
宁安深吸了一口气,穿着那身象征性的中山装,轻轻地整理着衣衫。
露出了一抹微笑,静静的等候着。
窗外,阳光散落下来。
斜挂在青年的脸庞。
今日。
很温暖。
历史研究院,会议室。
从未曾有的整齐,无数身穿唐装,戴着厚重眼镜,头发花白的老教授们,齐坐一堂。
每个人的手里都是拿着纸笔,神色肃穆的望着屏幕,满脸的紧张。
今日,他们都是被宋仁叫了过来。
原因无他,记录下来他们所认为重要,可能愉悦的部分。
日后,他们要替宁安来承受无数的压力。
这些人,多数是他曾经的同事,学生以及研究院的继承人。
他们,都是以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这次的事情。
无他,因为,先生说了。
身为学生,应当照做。
无需理由,何须理由?
都说民国是一个富有浪漫和礼仪的年代,那个年代的读书人从骨子里都透露着教养。
哪怕,和老师的观点大不相同,也丝毫不违背骨子里的修养。
就连骂人,都会下战书。
可,谁知道。
在无数领域,许多老人依旧是保持着这样的传统。
老师,便是行业的光。
他们,永远追随着老师的身后发亮。
广播局。
那些审核人员也都是严阵以待,他们知晓,今日宁安一定会被人找茬,无需怀疑。
不论这些人是何种目的,是何种想法,来源于何地。
都不重要了。
他们要做的就是,记下来可能会被攻击的一切,然后准备好公关草稿,在第一时间,进行有力的反击。
宁安要扬帆起航,而他们,要为宁安,保驾护航。
局长张卫国亲自上阵,上次,他将那些视频发给了国外所认识的那些同行业的朋友。
可谓是畅快淋漓,大家都是懂行的。
一眼就看出来了水平的高低,特效的好坏。
顿时,把他们给惊讶坏了,满脸MyGod。
最后,那些人都是很希望能够见一眼这些制作人员,太棒了简直。
他们的水平虽然也能够制作,但是必然是巨大的花费。
可,华夏一直不都是片酬占据影视制作的巨额分量吗?
什么时候,肯花费这样的金钱来去制作这么精美的大片了?
没错,在他们眼里,这已经是大片的水准了。
可当张卫国告诉他们,这仅仅只是一场直播的时候。
他永远都忘不掉那些人和自己视频的表情,当然,年纪大了,还是留了一手,恩,他截图了。
等到以后忘记的时候,就拿出来欣赏欣赏。
所以,张卫国要永远让那些如同照片里一样。
为华夏之制作而错愕,永久定格在那一刻。
央视大厦。
各部门的领导都来了,包括审核部门,等等。
今天,人员来的无比齐全,可谓是阵容豪华。
这样的阵容,也唯有在春晚的时候,方才能够见到吧。
领导们全都坐镇在一线,看着转播记录。
许多人都是不由得感慨起来,第二次了,第二次因为宁安全部都聚集到一起,来到演播室。
除了宁安之外,上次他们一起在一起是什么时候?
好像是节目组刚成立的时候,之后,就再也没有过了。
无数金牌主持人都是精神抖擞的望着屏幕,他们也渴望能够有这样的一档节目给自己。
穿越古代,对话先贤。
这样的豪情壮志,畅快淋漓,谁不想呀?
奈何,只能看着了。
这一次,所有人都在为了宁安而努力着。
原来,优秀的人,总会有人保驾护航。
观众们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最后入场了。
时间仅仅剩下了十分钟,许多人早早的就打开了电视机,拿出了手机,乖巧的犹若孩童一般静静的坐在原地,等候着直播。
这十分钟犹如烈火中煎熬一般,几乎都是一秒一秒钟数过去的。
许多人都想打把游戏来缓解一下等待的痛苦,可又害怕错过直播,只能硬扛着。
大家脑海里都是浮现出一道身影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刻画,所有人都已经对林则徐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是一道弱小却又强大的身影,于一百多年前做出了轰轰烈烈,浩浩荡荡的事情来。
国家在鸦片方面投降了,放弃了。
可,他还在坚持着,不曾放弃过。
林则徐,字元抚,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他是政治家吗,也是思想家和诗人。
曾经官至一品,光宗耀祖,两次受命钦差大臣,风光无限。
他略通英、葡两种外语,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
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
他年少时,便有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震惊学堂。
后拜入鳌峰书院,在郑光策教导之下,林则徐刚正不阿。
读书期间,结识汉学家陈寿祺,两个少年于青天白日之下,立下了经国救世之志。
后遇上老丈人郑大模,认为他必成大器,便将爱女郑淑卿嫁给他为妻。
进士门第出身的郑家千金嫁给家境寒苦的林家秀才,在当时,也是成为了一段佳话。
自此林则徐在郑淑卿在世时都没有纳过妾侍,终其一生情深不渝。
林则徐逝世后,日不落帝国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特地为林则徐郑淑卿夫妇制作蜡像,成为少数可长期展出的名人蜡像,以表敬意。
他这一生还有很多很多,多到几乎都说不完。
怎能一句,虎门销烟便能概括的呢?
可笑,可叹,可庆。
他之一生,四字概括。
却也荣耀于这四字,成为了华夏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的第一个胜利成果。
林则徐一生渴望国家学西洋之科技,李中堂便是他的知音。
人们的脑海突然浮现出了一幅画面。
狂风呼啸的码头上,冒着黑烟轮船呜呜呜的响动着,好似在发泄着不满。
一群人立身于码头边,领头一人握紧了一人之手,望向了面前的土地,含泪而言。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曾经,林则徐先生,亦是如此,想过。
愿学尽他国之精髓,报我华夏之邦国。
轰隆!
伴随着一声巨响,观众们虚无缥缈的思想都被拉了回来。
画面里,开始闪烁着雪花。
直播,开始了
(作者的话有惊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