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典籍华夏:直播古今 > 第100章 穷尽三十年,只为一夙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宁安满怀恭敬的对着李时珍先生双手拜礼。

    多谢先生教诲之言,定当谨记于心。

    听到宁安的话,李时珍露出了温和的笑容,医者,最喜听到病患温顺之言,而非逆抗之举。

    古往今来,多少医者良言,患者未曾铭记,便丧命的案例数不胜数。

    家人悲痛欲绝,怪其医者,医者,更是甚为自责,未曾严加叮嘱,酿成惨剧。

    此症服用花茶即可,菊花

    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

    未曾等到李时珍说完,宁安便抢先开口,李时珍愣了一下,随后颇为感兴趣望着宁安。

    你也学过医书?

    宁安轻轻地摇了摇头,郑重的说道。

    未曾学过医书,但有幸,拜读过一本千古巨著,汇集药草之大成,乃我华夏医药巨典。

    此话一出,李时珍瞬间浑浊的眼眸明亮起来,他干枯瘦弱的手掌迅速的抓住了宁安的手臂,满脸急切的问道。

    是何医书?快,告知我,我未曾听闻过华夏竟有如此巨著。

    李时珍微微用力,竟将宁安的手臂抓的红紫起来,很难想象,这竟是一个垂暮之老人,将朽之老者所为。

    望着李时珍先生如此失态,宁安甚是理解。他能够理解一个医者之心,一个欲要将天下之药草编著的医者之志。

    当听闻天下竟有如此奇书,失态,亦是正常。

    这才是那个真正的心存高远,欲要将医学发扬光大,曾言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的李时珍。

    此书名乃本草纲目,明朝嘉靖年间编写,万历年间而成。宁安提及此书,倍感尊重。

    那个年代,近三十年的光阴几乎是一个人的一生,李时珍先生花费了最好的年华,于一家三代之努力,铸就不朽的巨著。

    人之一生,便只做了一件事。

    此事,足以千古流芳。

    不,不可能,本草纲目还未曾刊印,刊印难度极大,我穷尽此生之关系都未曾有人能将其面之于世。你从何得知本草纲目的?

    李时珍第一反应便是不信,那双明显充满了希望的眼眸中带着深深地绝望。

    他已经被打击了太多次了,在本草纲目完成之际,他已经奔波许久,却未曾有一家书商愿意刊刻。

    本以为这世间做书难,没想到发书更难。

    此等巨著,不该灭绝于世,应当利于世人,学于医者。

    可,他花费了一辈子所作所为,于这些日子成为了泡沫。

    那种心酸,有谁能够理解?

    如同费尽六年光阴寒窗苦读,欲要越过龙门,却最终将理想的光辉熄灭。

    更何况,我们难以做到,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之毅力。

    从后世得知,先生,晚辈来自四百多年后,是一名读书人,名叫宁安。

    宁安起身正形,恭恭敬敬的对着这位为自己一生之理想艰苦奋斗的医者而鞠躬。

    人这一生,或许不读书,不当兵,不知历史,却唯独不能不认医生。

    纵然一生安康,于生命之尽头,亦是要奔赴医院躺于病床之上,靠着呼吸机的辅助来度过最后的时光。

    孔夫子,秦始皇,霍去病都过于高大伟岸,他们的精神诸多民众难以理解。

    可医者,医救的是天下,不论达官贵人,亦是穷苦难民,于其手中,皆为病患。

    李时珍愣了许久许久,都未曾回过神来。他苦笑一声,轻轻地摇了摇头。

    汝何至于此?若有难处,时珍愿帮衬一二,见你年纪轻轻,面容姣好,非凶恶之辈,自此,还望回归正途吧。于这药性一般,毒药可救人,亦是可杀人。既是如此,何苦要当那杀人的毒药呢?

    说罢,李时珍从怀中掏出碎银几两,放于桌上,轻叹了一口气,疲惫的依靠在案牍之上。

    先生,您看,这是什么?

    见到李时珍掏出银子的动作,宁安笑了,那是倍感真诚的笑,如此医者,当真为世间之表率,苍生之大医。

    他也是从怀中将本草纲目掏出,放于桌上,递给了李时珍。

    李时珍起初毫无兴趣,然而当他看到那一行字迹的时候,就再也难以抑制住自己的情绪了。

    他猛然起身,抬起头瞪大了眼睛望着宁安,呼吸都是急促了几分,眼中似有泪水滚动。

    这是,这是

    来回看了几番,宁安微笑着冲他点了点头。

    李时珍迫不及待的翻开了书籍,读出了其中的内容。

    露水,甘、平、无毒,秋露重的时候,早晨去花草间收取,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可以增强疗效。白花露:止消渴。百花露:能令皮肤健好。柏叶露菖蒲露:每天早晨洗眼睛,能增强视力。韭叶露:治白癜风。每天早晨涂患处。

    浆水,亦名酸浆。粟米煮熟后,放在冷水里,浸五、六天,味变酸,面上生白花,取水作药用。但浸至败坏,则水有害。气味甘酸、微温、无毒。

    藜芦条,吐药不一,常山吐疟痰,瓜丁吐热痰,乌附尖吐湿痰,莱菔子吐气痰,藜芦则吐风痰者也。

    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都有,都有

    李时珍兴奋的将书中几个词条念了出来,他嘴唇微微颤抖,胡须都是跟着颤动了起来,眼泪于眼眶之中打转,闪烁,最终,流落下来。

    是了,是了,这是我的本草纲目,是我父辈弟子合力锻造之本草纲目,后世,真当刊印出来此书?

    李时珍自言自语,最后急切的抓住了宁安的衣袖,再也难顾礼仪姿态,尽然失去儒雅之风范。

    他急切的脸上写满了期望,那一双浑浊黯淡的眼眸于这一刻熠熠生辉,宛若星空之中的北极星一般,极为闪耀。

    是的,先生,后世本草纲目不仅刊印出来,并且流传甚远,不仅仅是华夏,便是海外诸国亦是称赞有加,被誉为医药学之王子。

    当听到这番话的时候,李时珍满是喜容,却带有悲恸,老泪纵横,他声音颤抖的抬起头望着天空。

    父亲,父亲,您听到了吗?本草纲目,成了,成了,后世刊印出来了,流传千古,不负吾辈医者之心,父亲,孩儿此生之夙愿了却了。纵然此刻随您而去,亦是无悔了。

    说罢,便痛哭流涕起来。

    很难想象,一个垂暮之老者竟犹若孩童一般哭泣是何等模样。

    在此刻,他不是流传千古的李时珍,也不是那个世人供奉的医药大家,仅仅是一个完成夙愿壮志的老年人,一个悲泣父亲未曾见到此幕的孩子而已。

    诸多观众都是被此情此景所感染,那肆意飘洒的眼泪将他们的心也跟着牵动了起来。

    我突然回想起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刻,父亲哭了一个小时,那是我第一次见他哭。他跟我说,娃,你好嘛,你做得好嘛,老汉值喽,再苦再累,值喽。那一刻,我才发现父亲的腰弯了,头发也白了,我突然觉得所受的委屈都值了,真的。

    过去我住的是寄宿学校,母亲有一次生病了,住院了,那时候快高考。家里人没告诉我,等我考完,母亲却永远的留在了手术台上,我,也和李时珍先生一样,未曾让母亲看到,通知书的模样。母亲,我也好想你呀。

    我回想起来了自己考研的时候,考了三次都没过,差点放弃,可我后来不甘心就那样,不断的告诉自己要加油,要努力,最后拼一次。我成功了,我很感谢当时的自己,不然,我现在可能连个对口的工作都找不到。

    小时候励志当科研人员,一直被嘲讽,如今,我已经成为了光荣的华夏科研院的一名院士助理。感谢当年的我,未曾辜负岁月,荒唐时光。

    很羡慕楼上的各位呀,我年轻的时候没好好读书,大学的时候荒废了时光,如今只能朝九晚五,像个麻木的机器人一样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可还不能去选择,因为,这就是生活呀。

    我连高中都没上过,那时候讲朋友义气,替人打架,跟人出去混,觉得好不威风。可现在看看真的傻,我是真的后悔,三十岁了毫无成就,我倒是无所谓,就是对不住我的老婆孩子呀。

    诸多人看到这一幕都是回想起了自己曾经努力过的岁月,也有人在懊恼,后悔曾经为何没有努力。

    他们将时光给了游戏,娱乐,追星,麻木了自己,荒唐了岁月。

    如今看到四百多年前,一个垂暮之老人平生夙愿完成,都是极为感触。

    穷尽三十年来做一件事,莫说三十年,便是三年,三个月,三天,甚至三个小时,如今的人都极难做到。

    也正因为多数人都做不到,才显得李时珍先生的品质难能可贵。

    如此,方才值得敬佩。

    宁安看着李时珍先生的模样,亦是有所触动,声调低了几分。

    先生,您当初为何要坚持行医呢?医者之地位低端,是被鄙夷的存在。世人皆说您是乡试三次而不中方才行医,可晚辈翻阅典籍,发现您自幼励志,欲要做那拯救苍生的大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