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身为医者,见患者不能救治,只因为药材昂贵,实属难受。
忽然,华佗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看着宁安急切的开口道:如此,为何不压制药物价钱?以平价卖给世人?这般,天下穷苦之民众,便可得救了。
李时珍和张仲景的眼中都是骤然亮了起来,似乎被这个想法给启发到了。于他们心中,还是病患第一。
医者,当以救治病患为己任,救治苍生,余者,皆可以不顾。
更何况,在他们那个年代,商人都是被厌恶的存在。商人于世人眼中都是逐利的恶人,该杀。
这一问,亦是问出了直播间许多人的心声。
哇,这个问题好,我过去看我不是药神的时候,哭惨了,那时候就想为啥药卖那么贵,不让卖便宜药?太无情了吧?
当初看到那个领导非要抓人的时候给我气死了,为什么那么不近人情,不去抓奸商,非要去抓好人呢?黄毛死的时候,我哭惨了。
他们只是想活着,有错吗?我就问问有错吗?
呵呵,医者救人,仁心都喂狗吃了,只想着赚钱了。
主播快,谩骂那些奸商,将我们的心声发泄出来。
许多人都是谩骂了起来,回想起了看过的电影,不由得泪目了。那个电影中老太太的一句,我只想活下去,让无数人破防。
那么简单的心愿,只是活着而已,却太难太难了。无数的形象浮现在脑海里,让人悲痛。
屏幕中,宁安没有按照观众们所想去谩骂,而是对着三位老人摇头。
若是近期来看,的确是好事,万民得利,可若百年,千年大计来观,此乃窃取后人之利益,填补前人,如此做,便是要被后世子孙戳着脊梁骨骂的。
世间怪异病症层出不穷,如若投入研究,必然耗费巨大。唯有利益驱动,方才有药商愿意沉浸研究。如若强行降价,灭的不止是药商,还有无数罕见病人的希望。
宁安带着沉痛的语气将此番话说出,三个人都是沉默了,观众们也是沉默了。
原来,是这样,是了,是了,如果没有人去研究的话,那那些病人真的只能等死了。
只有高昂的利益才能驱动人的激情,卖得贵是对的,起码证明了两点,这个病的人数较少,这个病还有救。如果没有药能救,那才是悲哀。
只是希望以后药物能够早些规范吧,科学能够更进一步,太多的家庭被这个拖累了。
我前女友患了绝症,不在医保里,我欠债二十万给她救治。她还是走了,可我,后悔了。我每天望着债务,都在后悔。
兄弟,如果你不救,现在,会更后悔。
无数人都是被触动了,他们仿佛想到了自己亲身经历或者看到的,陷入了无言当中。
三个老人都是面露痛楚,眼泪掉落了下来。
他们的心在痛,那是医者之责任在触动,在鞭笞。他们知晓宁安所说的道理,可就是难以接受。
药材本就是治病救人的东西,为何要高价?命如千金,药材救一人便是物尽其用。
这世间用金钱去衡量生命,实属不该,不该。
可他们,却又无能为力。
谁让他们,生于了这般的世界。
如若生于一个后世,将中医发扬光大,恪守研究,想来,诸多疑难杂症定然会以便宜之药材解决,不再成为世人之折磨。
只叹,圣贤生于这个时代,便是来拯救世人不被灭绝的。
这三个老人的名字许多人耳熟能详,甚至游戏里都是存在。可如若都是其中形象,盛世景象,后人之谈论前人之名,所拥有之技能,伤害,却对其职业,功绩一概不知,实属可笑。
他们是真正的医生,是足以令天下医者学习,患者尊重的医生。
华佗,为了研究医学,可以不顾世人之目光,逆流天下。那般的观念世界中,有如此医者,是华夏的荣幸。
他,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去研究,去做事。
如若公布,必然会成为天下之公敌。士子讨伐之对象,皆是,整个上层社会都会厌恶其人。
那时,华佗,人人得而诛之。史书之上也会给他留下浓墨一笔,视为老鼠粪土,遗臭万年。直到后世西医传入,方能重正其名。
身处那个时代,华佗不知晓解剖尸体的后果吗?不知晓研究外科手术的后果吗?
他知道,他当然知道。
不过,就是被烧死罢了,当成巫医活活烧死罢了。
可,那又如何?
他华佗,愿为此生之医学倾其所有,只愿世人能够少受折磨,更进一步,死又何妨?纵然千刀万剐,他华佗也绝不会皱眉求饶。
如若,当时华佗未曾死,如若当时他生于盛世,遇到一个明主,该多好。
那华夏的医学,该是怎么样的一个盛况?
是否,会有一个偏离的方向?世间自此再无西医,中医涵盖所有,外科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门科罢了。
那等状况,该是何等荣耀?
世人医者,皆以来华夏学习为荣,世间病患,皆渴望到华夏治疗为梦。
如此,该多好。
可惜,可叹,终究华佗之梦想未曾于史记中闪耀。否则,定然是医学中最闪耀的一颗星星。
张仲景身处时代,人人皆为权势而活,攀权附势,视百姓为蝼蚁,唯有张仲景如同一个异类,有权有势,却心系民众。
寒风刺骨的冬日,无数流浪民众衣不遮体,耳朵皆是被彻骨的寒风给冻烂了。
为此,张仲景研究出了一个药膳,祛寒娇耳汤,百姓食之,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无烂耳之苦。
后世,人人都是保留了冬至这日吃饺子的习俗,却少有知晓为何要吃饺子,更是很少有人想到张仲景这个名字。
也更无人知晓,张仲景,便是冬至那一日去世的。
他的棺绳更是于舍给民众祛寒娇耳汤的地方而断,就地掩埋。
原来,他死后还是没有放得下那些被冻烂了耳朵的穷人。
世人只知他的《伤寒杂病论》,岂知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丢散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伤寒杂病论》一书便让他名扬海外,成为医者圣人。如若全部传承,又是怎么风景?
何为圣贤?如此,便是圣贤。
如若世间真有阴曹地府,那他们投胎之时便下定了决心,于乱世之中而来,只为华夏之民族延续,不被瘟疫所灭绝。
忽然,张仲景猛然抬起头,看向了宁安。
足下既然能从后世而来,是否能带我等去观望后世,如若能够为后世之病患解决一二之难题,纵然身死,亦是无憾!
如今的乱世,张仲景早已经疲惫乏力,他深知自己不过一介郎中,救人却难救世。
得知后世之盛况,若是不亲眼去观看一番,实在是死不瞑目。
若是能够解决掉一二个疑难杂症,将其转化为廉价药材,那便更让人欢喜。
医圣,便是此等心境。
李时珍和华佗也是纷纷点头,满是赞同。
无数观众,此刻都是争论不休,极为颓然。
还是不要让他们看了,如若要是他们看到视为生命的中医成了骗子的东西,该多么伤心呀。
后世的中医难以和过去相提并论,看了,只会心痛。
纵然后世医疗很好,可诸多还是西医呀。
无数言论,反反复复只是一个核心,后世的中医过于没落,实在难以给先辈们去看。
然而宁安却是点了点头,他对着三个老人说道:如此,便请三位先生和我一同去观赏后世之风景,但若要参与其中,恐怕难以做到。
宁安自然是不能带三个老人回到现实当中,到时候摄影机什么都没有,过于突兀,岂不是就穿帮了。
如此也好,如此也好。
三个老人点了点头,已经极为满足,能够观看后世,足矣了。
他们就像是三个即将奔赴远行的学生一般,紧张的握住了拳头,死死地盯着宁安。
额头上开始冒着汗水,哪怕是给贵人看病的时候,都未曾有这般紧张。
宁安对着面前的杏林轻轻呼唤着,这个时代的张仲景和华佗还不知晓何为杏林,李时珍知道,他急忙跟张仲景和华佗解释了起来。
随后,两人恍然大悟。
也是明白了,为何今日会在这杏林之下相见。
清香的风卷动着树叶缓缓吹来,令人神清气爽。
哪怕是屏幕外的观众,都是觉得身心舒畅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
三位圣贤,于古时而来,观后世之医学。
杏林树下,四道身影,甚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