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典籍华夏:直播古今 > 第120章 比赛规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他们看到宁安出现之后,瞬间都是激动了起来,嗷嗷叫的往前冲,手里面的鸡蛋,石头疯狂的砸了过来。

    王八蛋,华夏棒子,滚出泡菜国,这里不欢迎你。

    污蔑我们泡菜国,你也有脸来吗?

    离开我们的国家,你这让人恶心的蛆虫。

    好在面对这一幕,宁安早有准备,身旁的安保人员都是纷纷拿出了特制雨伞,一番狂风暴雨之后,警察才姗姗来迟,对这里的人群进行驱逐。

    宁安忽然想起了某个岛国的演员,因为经常在华夏的电影里饰演污蔑自己国家的形象,所以回国之后也是此番待遇,被骂叛国贼。

    就连家人也是遭遇了不公的待遇,他极为无奈,却依旧坚持,因为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

    孟子言,虽千万人,吾往矣。

    如今所经历的一切和先辈们差远了,越是如此,便越证明这些人的心虚,不敢比较。

    苏沐白一路早有安排,所以倒是没有更多的困扰,便到了入住的酒店。

    这里安保严密,普通人压根混不进来。要想进来,必须住宿才行。

    但是这里住宿费是普通人一年的工资,就算花费了血本,然而一整层都被包了下来,照样没用。

    面对那些专业的退伍军人,普通人根本不够看的。

    到了这里,宁安甚至都没多休息,直接让苏沐白联系那个叫金文龙的教授,让他提前座谈会,不要搞别的花样了,直接进入主题。

    苏沐白去打了个电话,那边倒也是痛快,直接安排到了今天下午,早点解决大家都快活。

    所有人都是略微休息了一下,便整装待发。

    前往了座谈会,这里已经聚集了无数各国的记者。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两个国家文化的碰撞,更是正统之间的争斗。

    尤其是华夏这个世界强国,各大媒体自然不会轻易的放过这个热点。

    同时,国内的媒体也是进行现场直播,留有证据,避免出现意外,颠倒黑白。

    如今,全世界都在看着,看华夏的中医和泡菜国的韩医一较高下。

    说再多,都不如手上见真章的好。

    对方这一次也是准备了数十位国医高手,为何只有数十位,毕竟,人不是很多。

    金文龙见到宁安后,面色虚伪的笑了笑,随后和宁安握了握手,本来还想寒暄两句,客气一下,当着诸多媒体的面,总要表现出一些风度来。

    但宁安不愿意和他多说,直截了当的说道:这么多人等着我们,多余的话以后再说吧,还是直接说规则吧。

    见到宁安这么急躁,金文龙笑了笑,看了一眼媒体,也不多说废话了,直接将规则讲了出来。

    其实很简单,咱们相互辩论毫无作用,唇枪舌战只是浪费口水,最后依旧是谁也不服谁,咱们直接真刀真枪的来。十名代表,望闻问切,前三者就不必多言了,最后一切则是考验技术。算为一局,十个患者,谁更准,谁就赢?

    你所谓的准,是怎么一个标准?宁安看着对方眯起了眼睛,冷笑了一声。

    金文龙嘿嘿笑了两声,推了推自己的金丝边眼镜,正声说道:很简单,病人的感觉,吃药之后,看病人的感觉如何,谁的药更舒服,谁就赢。

    呵呵,可真是好算盘。听到对方的话,宁安冷笑了一声,丝毫没给对方留面子。

    就是连现场的媒体,都有些听不下去了。

    开什么玩笑,你制定规则也就算了,提出标准也就罢了,但病人也是你提供的,你说看谁的药更舒服?你找的病人,在这扯呢?要说没内幕,在场的人没一个信的。

    似乎是早就料到了宁安的反应,金文龙继续笑呵呵的望着他。

    放心,这里面有六个人都是你们华夏人,这总是公平了吧?

    当金文龙将这意味深长的话说完,在场的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招,够狠。

    同时观看直播的观众都是愤慨起来,诸多人在华夏转播的网中纷纷暴起。

    曹,这也太无耻了吧?六个人都是华夏人,这在暗含什么?对华夏的倾斜?

    更可恶的是,如果到最后华夏还是输了,对方便有借口说比赛的公正了。毕竟,病人都是华夏人。

    可傻子都知道,这样安排必然有猫腻,华夏人?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自己的血脉。

    这样搞,我们压力就很大了,宁安不要答应他们,有种来我们华夏比。

    就是三岁小孩都能看得出来对方的用心,无非就是想要用华夏人三个字堵住悠悠众口。

    然而,宁安看了一眼身后的那些医者,最终露出了一抹自信的微笑。

    我答应了。

    当这话一出,在场的媒体都是露出了震惊的神色,随后他们满是不可思议的望着面前的这个华夏青年。

    不明白,这样的规则之下他为什么要答应,这是必输的局面呀。

    然而,宁安停顿了几秒后,继续开口道:但我要求病人都是重病,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那种。并且需要配备仪器提前检测身体数据,等到双方对症下药,看谁立起沉疴,药到病除,便算谁赢。

    听到这话的金文龙愣了一下,他转头看向了身后的那群国医,发现他们都是露出了轻蔑的神色。

    随后心中了然,笃定的看着宁安:不需要那么麻烦,如若贵方能够药到病除,立起沉疴,我们这边直接认输。韩医本来就是调养的过程,将身体恢复物性运转,阴阳平和,怎么可能药到病除,那是西医。

    说完之后还摇了摇头,似乎是在惋惜,也是在嘲笑。

    宁安没有和对方争辩,他相信,对方过一会儿就会知道什么叫做中医的奇迹。

    随后,事先准备好的病人便被推了上来,每个人形态各异,面色苍白,蜡黄,铁青者均有。

    亦是有些人面色轻缓,看似毫无病症。也有些人咳嗽猛烈,似乎下一刻就会殒命一般。

    双方医者纷纷上台,都是在准备好的地方坐下,开始诊脉,翻看资料。

    其实这个比赛对华夏还有一个不公平的地方便是翻译,华夏医者不论文化还是看病例都需要翻译。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偏差,某些专业性词汇的不准确便有可能导致整个诊治的失误。

    媒体看着那些华夏医者翻看病例,同时听翻译对韩医的问话进行翻译,便觉得有些惋惜。

    在这么一场比赛之中,华夏的中医可以说是毫无胜算。

    但是,宁安偏偏接了下来,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整个华夏的医者。

    一旦出错,他便是最大的罪人。

    可以说,宁安是拿自己的所有未来去赌,赌华夏中医医术精湛,泱泱华夏五千年的传承非一小国能比之。

    在诊脉的时候,那些韩医摇头晃脑的,像极了电视剧里的神棍。

    见到这一幕,宁安身后的那些中医都是叹气,露出了轻视的神色。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诊脉的时候,不仅仅是病人,就是医者要心平气和,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如此轻浮,何以精确?

    随后,看到那些韩医的手法,更是无语了。

    脉有浮、中、沉三候,因此对应的脉诊手法是举、按、寻三种,以辨脉之深度。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似他们这般毫无章法,究竟是诊脉还是弹琵琶?

    反观那些中医,不管外界如何打扰,都是稳坐如山,丝毫不为所动,闭目思索,细心的感受脉象。

    不过片刻,那些韩医便已经诊治完成,开始收工书写。

    看着还在摸脉的中医,露出了鄙夷的神色,摇了摇头,满是轻蔑。

    然而,宁安却丝毫不慌,他身后的中医们反倒是对那些韩医的行为彻底失望。认为来这一趟,纯属是浪费时间。

    此刻诊脉环境过于嘈杂,患者气血难以平静,更何况,如今是下午,患者受到了饮食,外界因素的多重影响,都极难鉴别脉象。

    所以此刻诊脉最少需要十分钟以上,确定脉象所有的变化,才能够去开方下药,对症下药。

    这是对患者的负责,看病一昧的求快,只会害了病人。

    更何况,无论指法,平息上,韩医均不达标。

    左手对右手而诊,掌后高骨内侧为关脉,关前为寸脉,关后为尺脉。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接触脉体。

    更为重要的是,布指的疏密亦是要和患者的体型身高对应。这便是中医所谓的一人一症,如若全然按照书中所写标准去做,或许符合大众,但对过高过低之人极为容易误诊。

    恰巧,刚才韩医便是如此。

    然中医所学则是,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以患者具体情况为准。例如儿童,则是拇指定三位。

    并且指法包含万千,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动都极有可能是探查五脏六腑的变化。

    绝非是摸上去装神弄鬼,只为了炫技,酷炫的动作实际则是蕴藏至深,若非如此,焉能铸造一位国手中医,需要几十年的岁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