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典籍华夏:直播古今 > 第151章 陛下甘心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这话的唐玄宗有些迷茫了,既然不是后宫祸国殃民,也不是太监扰乱朝政,为何盛世会败落下去,他于后世竟会有如此名声?

    宁安向前一步,郑重行礼。

    陛下将朝政托付于奸佞之手,朝政混乱,政治腐败,毫无意义的战争更是将盛世的大唐给拖垮了。后世天下之乱,多源于此。闻名天下的安史之乱,祸根便在此处。

    唐玄宗听到后眯起了眼睛,一双浑浊的眼眸中透露出智慧的光彩。

    安史之乱,莫非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作乱?

    不愧是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明皇,只是听到名字,便瞬间联想到了原因。

    此乱最终结果如何?

    唐玄宗袖中的拳头悄悄攥紧,狭长的眼线中透露着寒光。

    身为帝王,最是无情。他连孩子都敢杀,更何况只是将领。

    一旦威胁到了他的皇位,谁都可以舍弃。

    陛下逃亡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灵武即帝位,即肃宗。安史之乱最终平息了,可唐朝盛世一去再也没有回来了。

    宁安的言语之中带着些许惋惜,很是遗憾。

    唐玄宗听完后沉默良久,抬起头看着宁安。

    朕欲杀了安禄山和史思明,断绝后世安史之乱,先生觉得如何?

    陛下既然已有决断,何须问我?宁安微微笑了一下,没有正面回应。

    两个人于桃花树下对视良久,最终,相视一笑。

    哈哈哈,先生不仅仅是来源于后世,还当真是一个大才。如若先生能够在我天宝为宰相,定然能够护佑大唐万世荣耀。

    谢过陛下好意,但晚辈实属难以接受。

    宁安拱了拱手,拒绝了唐玄宗。

    然而唐玄宗却是忽然冒出了一句:怎么?先生能够接受太宗陛下的国师,便不能接受我天宝年间的宰相吗?

    此话一出,不仅仅是宁安,就连观众都是有些蒙圈。

    什么情况?这一期要搞事情呀,唐太宗的事情竟然在唐玄宗的朝代被知晓了?要改变历史了吗?

    不对呀,如果是那样的话,那继承皇位的应该是李承乾,就没有李隆基什么事了呀。他怎么会当上皇帝呢?

    感觉脑子有点乱,这玩的有点大了。期待着如何圆回来吧。

    不少人都是有点难以接受,毕竟历史如果被篡改成功了,那往后的历史还是华夏的历史吗?

    就连历史研究院的宋仁都是捏了一把汗,有些看不透宁安的想法了。

    见到宁安楞在了原地,唐玄宗开口解释道:朕曾经观看过太宗手札,极为隐秘的一份便记载了先生。如今日一般的穿着,朕刚才恍惚之间竟没有想起。

    直到先生提到后世有安史之乱,朕骤然想起先生的名字,似乎就有了些印象。

    听到这里,宁安也是沉默了。他没有想到,在这个时空,穿越过来之后,竟然真的能够影响后世。

    那,太宗如何了?

    宁安记得,他和唐太宗还有一个十年之约,去看看长孙皇后是否还在。

    唐玄宗叹了一口气,悠悠的说道:朕起初以为这是虚构之事,定然有人模仿太宗,栽赃嫁祸,装神弄鬼。想要以此来博得荣华富贵,可朕等了几年,都未曾有人出现。

    朕渐渐的便遗忘了此事,今日方知,那是太宗真迹。

    唐玄宗没有直接回答,反倒是感慨了起来。

    上面记载的很简单,天命难违。除此之外,再无其他。长孙皇后依旧是病逝了,只是得了另外一种病。太子李承乾还是造反了,因为他摔断了另外一条腿。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便把事情的经过涵盖完毕。

    宁安没有吭声,他在思考,如何去见李世民。

    罢了罢了,后世如何,便有后世之福。朕自知天命难违,或许,这便是物极必反,繁华盛世久了,便是要衰败的,就如同这王朝一样,总归是要更迭的。

    唐玄宗突然看开了,露出了无所谓的神色。

    然而宁安却看出了,对方并非真心想法。

    陛下,真当甘心吗?

    唐玄宗愣住了,随后叹了一口气。

    不甘心又如何,朕是天子,天命难违,纵然是九五之尊,也摆脱不了。

    陛下,真的甘心吗?

    宁安没有回应唐玄宗的话,只是再次问了一遍。

    这一次,唐玄宗那颗沉寂已久的心脏骤然跳动了起来,仿佛是被人擦拭了灰尘,正在欢呼着。

    他回想起了自己年少时候的热血和志向,七岁便有了鸿鹄之志,敢教训武家人。

    年少更是敢举行兵变,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勇气。

    如今的他,虽然年过花甲,可那又如何?

    他是唐玄宗,是李隆基,是这大唐盛世的缔造者,是这方土地的主宰。

    天命难违,那便试试就好了。

    纵然会有事情不断发生,不断纠正历史,但,他只要做过了,无愧于良心和自己便足够了。

    如若未曾听到也就罢了,可如今知晓了大唐的后路,不变,那他还是李隆基吗?

    他,可是励志要做那秦皇汉武的李隆基呀。

    朕,不甘心。纵然天命难违,纵然历史会不断纠正,但朕,偏要试一试,不为胸中之志,只为天下万民对朕的敬仰和信任!

    唐玄宗将这些话说了出来,尽显畅快。

    他脑海里浮现出将士们在沙场上浴血厮杀的场景,那些人都是大唐的子民,都是他李隆基的子民。

    那天宝年的繁华,是无数大唐民众辛苦得来的。

    非他李隆基有盖天之功德,仅是大唐民众辛勤朴实。

    先生既然来到了朕的天宝年,不如陪朕来看看这最后的繁华,朕日后怕是见不到这样的场景了。

    唐玄宗的心中充满了坚定,语气里带着一丝遗憾。

    宁安笑了,笑着点了点头。

    这时候的唐玄宗才是那个值得被万民敬仰的唐玄宗,如此,怕是再也无人会说他唯一的缺点就是活得长了。

    见到宁安答应了下来,唐玄宗畅快大笑起来,尽显淋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