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典籍华夏:直播古今 > 第330章 大汉忠臣曹孟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任谁都没有想到,曹操竟然真敢杀了蹇图,还是当着蹇硕的面。

    这,便是不死不休的仇恨了。

    不单单是杀了亲人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曹操压根就没有把蹇硕放到眼中。

    这是在打他蹇硕的脸,如若不对曹操出手的话,日后谁还会把他放在眼中,谁还会给他面子?

    眼见着叔父在棍棒中凄惨而死,蹇硕握紧了拳头,冷冷的望着曹操。

    随后他走了过去,看着已经没了气息的叔父,没有转身,只是留下了一句话。

    “曹大人,今日的事,咱记住了。”

    说罢,叫人抬着叔父的尸体离开了。

    等到蹇硕离开,曹操的脸上也是露出了凝重的神色,他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这样做的后果。

    但是比起法律,得罪了也就得罪了吧。

    他曹操既然要做大汉的忠臣,那就敢于做到底。

    宁安站在曹操的旁边,看着眼前的一幕,也是唏嘘不已:“魏王当初也是性情中人,当着蹇硕的面杀了他叔父,丝毫面子都不给。”

    “是呀,那时候孤是真的对大汉抱有希望,真的想将七尺身躯许给大汉的。奈何,奈何……”

    曹操也是露出了回忆的神色,随即摇了摇头,露出了无奈的苦笑。

    这话,宁安信。因为在后来曹植一封信中就有写过,他从不后悔当初所做的事情,哪怕到了现在也依旧不后悔。

    哪怕,被伤的遍体鳞伤。

    两人向前走去,脚步之下虽然是短短的寸许,可周围却是日月星辰之变化,奇妙至极。

    春去秋来,转瞬即逝。

    花开花落,一切都又重头。

    当他们脚步停止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不知多久。

    此刻,两人已经来到了城门之外。

    这里,一辆马车,一个马夫,两个护卫,便是全部。

    显然,马车内坐着的不是普通人,不然也不会劳驾亲卫护送。

    马夫似有不忍,在外躬身道:“公子,真的就这么离开了吗?”

    里面沉默,良久,叹了一口气。

    “走吧,胜败不在一时,陛下只是被小人蒙蔽了,迟早我们还会回来的。”

    马夫听到后点了点头,随后驾着马车扬鞭而起。

    “架!!!”

    伴随着鞭子落马,呼啸而起,马蹄如带疾风,一路闪过,在马路上荡起层层尘埃,扬起的灰尘被卷入风中,席卷入城门之上,似乎要遮盖那蒙羞的字眼。

    夕阳下,几骑被映衬的很深,只是略显孤独和落寞。

    那马车之内的终究是没有忍住,掀开帘子,朝着这座城池瞥了一眼,仅仅只是一眼,便有泪珠滑落。

    那一年,曹操二十三岁。

    远离洛阳,离开中枢,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或许几年,或许几十年,或许一辈子。

    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宁安和曹操的身影显现了出来,曹操怔怔的望着那远去的马车失神,那一滴眼泪掉落到了他的心底最深处。

    那时候的他,真的想做一个忠臣呀。

    那时候的他,的确也不明白为何皇帝要这么做。

    皇帝,真的是蠢吗?

    宁安站在旁边,看了一眼曹操,随后对着远处的马车深深的弯腰鞠躬行礼。

    这一拜,很重。

    城门之下,无人出入,两道身影,一直一弯腰。

    遥拜一马车…………

    曹操也见到了宁安的动作,随后猛然咳嗽了两声,似有血丝而出,宁安急切上前。

    曹操却是轻轻地摇了摇头,苦笑着:“无碍,孤已经习惯了。先生,为何拜我?”

    见到曹操不在意的神色,却始终盯着自己,宁安沉默了一会儿,随后看向了那夕阳照射下早已经看不见的影子。

    似乎想在那阡陌之中,荒野之上,寻求一丝踪迹。

    “晚辈拜的是大汉忠臣,拜的是那个一身傲骨的曹孟德,拜的是要拯救天下的顿丘令。”

    看着宁安如此坚定的神色,再听听他的言语,曹操有些恍惚。

    说实话,当时的朝政如此,他也不能说什么。可皇帝的确是愚昧,所作所为让人不屑。

    如若当初皇帝私底下能够告知他,他只是委身于贼,无奈才出此举措。

    待到有朝一日,定然会重新启用他曹孟德,势必要将奸臣铲除。

    如后世子孙一般,衣带诏一般。

    或许,这世间再也不会有魏王,只有大汉丞相曹操。

    那时候的他不懂,委屈。现在他懂了,却也淡了。

    皇帝若真是那样做了,岂会被一群奸佞把持朝政?

    这世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后悔二字。

    若是有如果,世间该少多少遗憾。

    可惜,错过再无结果。

    大汉忠臣曹孟德,不是自己变成的魏王,是被逼出来的。

    “先生,孤谢谢你。”

    曹操深深的对着宁安鞠躬拜谢,这是真心实意。

    年轻的时候,谁也不知晓他心中理想。奈何无人理解,待到有了权势之后。

    心中所想却是已经改变,再也不复当初,如今宁安陪同曹操一起来这里,他似乎终于找到了宣泄口。

    终于,有人懂他。

    懂大汉忠臣曹孟德,而不是那个后世威风赫赫的魏王。

    看到这里,宁安叹了一口气,他知晓,其实曹操已经给了汉朝许多机会了。是汉朝自己把握不住的,曹操真的有心为汉朝死战。

    奈何,汉朝负了他,皇帝负了他,文官负了他,百姓亦是负了他。

    正因为如此,方才有后世所言宁肯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的言语。

    四年后,他因妹夫受到牵连,免去官职,回家闲居。

    六年后,他被任命为议郎,此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未济反为宦官所害。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但没有被汉灵帝采纳。

    那一年,曹操二十九岁,他对皇帝彻底失望了,忠臣的心被伤透了。

    他不畏权势,不畏奸邪之徒也要上奏天听,他知晓皇帝会泄露给那些人。他知晓宫中都是那群人的耳目,可那又如何?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若是曹操的死能够换来大汉的光明,换来百姓的安宁,换来朝堂的清宁。

    曹操,死不足惜。

    所以,怎么说曹操是奸臣?

    天下大乱,皇帝无能,他曹操又如何能拯救天下?

    那些素餐尸位的大臣没有责任吗?他们享受着最上等的待遇,面对苍生而不见,反过来说自己忠臣,忠心。

    真是可笑至极,荒唐至极。

    吃了一家饭,便要陪着江山去死?便要曹操见天下百姓不管?

    汉朝,不是败在了曹操手中。

    而是,毁在了自己手中。

    纵然后世言语再多,可曾经那个年少的曹操却是不可污蔑。

    忠臣,大汉忠臣。

    (下个月开始每天六千字左右,月底百万字完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