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对着宁安行了一礼,恭敬的说道:“不知道这些先生来这里是做什么的?”
在这个年代书童的地位还是比较低的,一般来说就是下人,但主要是能够和主人一起长大,而且陪伴着主人一起读书。
所以文化程度就高一点,这个时候能够读书认字的人都是很了不起的。
读书率很低很低,许多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才有很多人取名字都很简单,什么张三,李四,就如同朱元璋原先的名字叫朱重八一样,都是为了省事。
都是农民,谁会那么多字?家里面孩子多,要是都去教书先生取名字,哪里有那么多感谢的钱?
更何况,贱名好养活。
所以身为书童,哪怕是学问多一点,但自己的姿态还是要放清楚的。
宁安回礼说道:“听闻诸葛先生在这里隐居,前来论道。”
他这样说笃定诸葛亮一定会见他的,刘备那样请他出山,诸葛亮只是为了考验罢了。
可若是论道,想来诸葛亮这种性子肯定会忍不住的。
书童听到后仔细的打量着宁安,随后开口问道,很是有礼貌,没有半分傲慢。
什么戏里面所说的书童都是傲慢到不能信,纯粹扯淡。跟着诸葛亮这样的人物,要是还不能收敛性子,狂妄的话,诸葛亮能要他?
“请问先生名号,我好禀告我家主人。”
宁安思索了一下,随后笑呵呵的说道:“你就说一句话就好了,天下大势,分分合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便足够了。”
书童刚开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什么,但是仔细想去,发现这句话很是深奥。虽然意思很是浅显,很容易就理解的。
但他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大智慧,他是想不明白了。这个时代,书童毕竟是书童,如果他都有什么大局观,那么这个时代也就太多人才了。
书童的局限性就在于他只是一个书童,他的才华撑死能够在一个县城施展开来,放到天下,就差远了。所以读起来这句话很厉害,不明所以也是正常的。
随后,他变得更加恭敬了。
“请先生在这里稍微等候一下,我去禀报我家主人。”
说完之后,他慢慢朝着后面退后了几步,才恭敬的转身离开,小步去禀告了。
在等待的时间里,宁安仔细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不由得感到好奇起来。
没过多久,忽然响起了脚步声,而且还不是一个人的。
果不其然,当宁安看到来人之后,顿时有些愣住了。
只见面前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刚才的书童,另外一个就显得不凡了。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仔细看去,仿佛真是仙人在世一般,令人忍不住想要顶礼膜拜。
如果说周瑜是帅气的话,那么诸葛亮身上就是超凡脱俗了,他的身上有一股谪仙的气质,让人着迷。
相貌是没有周瑜英俊,可气质上却是不能比的。
一个是人间美男子,一个是仙人下凡。
不得不说,在这一方面,诸葛亮还是可以的。
对方过来的时候,也在打量着宁安。
刚才诸葛亮正在房中休息,思索着天下大势,考虑日后自己的何去何从,自己的好友们都已经开始进入仕途了。
他们都打算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在这乱世之中,成就一番伟业,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才华了。
但唯独诸葛亮不着急,他知晓,自己必须找一个慧眼的主公才行。
不然的话,他是不甘心自己的才华就此浪费的。
与其在废物身上浪费时间,还不如早点回山里面归隐。
主公是什么样的家境没关系,有没有很大的权势也没关系,但是必须要足够好才行,只有这样,才能配得上他的辅佐。
诸葛亮有信心,哪怕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人,都能建造出丰功伟业来,这,就是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在这一点上,他和郭嘉是同类人,郭嘉也是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
但是看到袁绍之后,就放弃了,宁肯浪费自己的天赋,浪费时间,蹉跎掉岁月,也不愿意就随意的给别人当陪衬。
“听闻先生找我论道,便出来看看,果真是气度非凡,能够说出来这话的,必然是天下英雄,先生,请。”
诸葛亮很是尊重,极其的有礼貌。
随后,他对着宁安伸出了手,宁安也不和他客气,一起走了进去,随后两个人在茅庐里面坐了下来。
这茅庐看着不大,但实际上则是不小。
里面是有好几间屋子的,宁安估摸着其中有不少地方就是放书籍的。
两个人直接席地而坐,在这里,哪有那么多规矩。
山野间就有山野间的放肆,若是换了地方,就有规矩了。
但在这里,还是随意一些为好。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归隐山林的原因了,虽然过的清苦了一点,但是好在自在呀。
随后,书童送上来了美酒和食物,缓缓地退到了旁边,跪坐下去,听着两个人的谈话。
每到这个时候,都是她最开心的时候,看着先生能够和别人谈论天下,虽然不懂,但就是觉得先生很厉害。
先生的那些朋友,都没有能够说过先生的。
那些人其中有一些都是名声大噪的人物,都很厉害呢,据说,有些人甚至能够当一个郡守了,这样的大人物都佩服自己家的先生,可见自家的先生多么的厉害。
但书童还是第一次看到先生这么恭敬的对待一个人,看起来宁安很不简单,所以他期待接下来两个人的对话是什么。
“先生是从何处而来,不知名号是什么?”
这便是诸葛亮开始的询问了,他虽然在这茅庐之中,但却知晓天下大事,许多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甚至,但凡是有些才华的人,他都能够如数家珍的给你背出来,这个人做了那些事情,令人惊艳,适合做什么样的官职,成就的极限在哪里。
你想想,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只是整理了你的资料,还不完全,只是一些事迹罢了,就能够推算出来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多么可怕。
这种能力,郭嘉也有,就是推算出了孙策的死。
“在下宁安,想来诸葛孔明先生是没有听过的。”宁安笑了笑,第一次没有直接介绍完,而是卖了一个关子。
对于这个传承了千年的武侯大人,他也很感兴趣呀。
只要一想到羽扇纶巾的形象,第一个不就是诸葛亮吗?
但凡是这种形象,那都是能够谋求天下的人物,令人敬佩。
果不其然,听到这话之后,诸葛亮仔细的思索了起来,皱起了眉头,他还真不知道这个名字。
随后又问道:“那不知道宁安先生的字是什么?还有号是什么?也好叫孔明有一二可寻。”
宁安哈哈大笑起来,随后摇了摇头:“诸葛孔明先生不必去猜测了,在下没有这些东西,在下的来历,想来诸葛孔明先生是猜不透的。”
诸葛亮沉默不语,他很难想到为何会是这样,一个人到了这个年纪,竟然没有字,没有号是能够理解的,毕竟这个东西是自己取的,要不要都行。
但是字那可是成年之后,家里面有长辈给的,或者是一些德高望重的前辈或者官员赠予,怎么可能到了这个年纪还没有呢。
这,就不正常了。莫非,对方真的不是中原人?
“先生,不是来自中原?”诸葛亮试探性的问道。
宁安摇了摇头:“诸葛孔明先生先生猜错了,在下纯正的中原人,绝对的正宗。不过,诸葛孔明先生不要继续猜测了,等到咱们谈话结束之后,我亲口告知先生如何?”
不是宁安要装,而是他想要看看武侯大人究竟聪明到了什么地步。
在对方面前,他可是不敢有一刻的松懈。
没办法,要是说出来了,那接下来的谈话对方就可能会从自己的身上表情上猜到一些东西了,那就没意思了。
今天,就要玩一点不一样的。
“好,那就和先生今日论道,不知先生想要谈论什么?”
诸葛亮倒也是看得开,直接放开了,不去纠结了,又恢复了那个谪仙飘飘的诸葛亮了。
“谈天下,谈局势,谈未来,谈人性,但凡先生所会的,在下都愿意奉陪到底。”宁安很是有自信。
见到宁安自信的模样,诸葛亮点了点头,他就喜欢这样。
每次和人论道不是装,而是她觉得能够学习到东西。人总归是有尽头的,思考的东西也是有限的。
但是如何和人论道的话,就能够多看到一些不一样的画面,这是很难得的。
是自己可能想不到的,所以诸葛亮喜欢论道。
“好,既然如此,那就从先生的天下大势,分分合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开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