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京城,清净的寺庙内,传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门外,数名身穿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锦衣卫都是低下了脑袋,大气都不敢喘。
身为大明天下人人敬畏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此刻更是汗如雨下,不断的吞咽着唾沫,生怕里面的那位爷迁怒众人。
只是祈祷,黑衣和尚能够劝说那位爷,普天之下,也唯有那和尚才能说动爷的心了。
“混账,混账,都是一群混账,竟然敢忤逆俺,真是找死,真当俺不敢再对文官下手了?”
“俺看还是这群混蛋没有被杀够,等俺再屠戮一批,看看这群狗官们还敢不敢反对!!!”
屋内,身穿龙袍的朱棣不断的打砸着东西,发泄着自己的情绪。
可面前的黑袍僧人却是面色淡定的看着桌上的棋局,一动不动,恍若无人。
“和尚,你有没有听到俺说话,这次连太子都敢反对,他是不是想造反?”
见到和尚不吭声,朱棣恼火的来到了他的面前,甚是恼羞。
这位被称为当今天下第一谋士的黑袍僧人姚广孝叹了一口气,随后轻轻地摇了摇头,落下了一子,抬头看向了这位天下至尊。
“陛下心中自然有数,太子性情憨厚,绝无造反之心。”
然而听到这话的朱棣冷哼了一声,开口反驳。
“那他今日还敢当着文官的面顶撞俺,这不是拉拢人心吗?现在那群酸臣腐儒都站在他那一边,认为他是好太子,好殿下,咱算什么?”
姚广孝苦笑一声,朱棣,纯属胡搅蛮缠。
他是最清楚太子性情的人,太子朱高炽性情懦弱,仁慈,最不愿意见血。也正是因为这点,当初立太子的时候,朱棣犹豫许久,未曾决断。
但因为朱棣造反出身,所以对此十分忌惮。
朱棣发怒,事出有因。
造反之事是朱棣心中永久的疙瘩,解不开的。纵然是姚广孝这般谋士,都难以劝说。
所以,朱棣便要做那天下第一的皇帝。
立下不世之功,堵住天下人的嘴。
为此,他杀文臣,修史书。
如今,便是要布局于天下,他要下西洋。欲要万国来朝,铸就不朽功绩。
然而,姚广孝却是知晓朱棣心中所想。
无非就是好大喜功,顺便渴望钱财。他要打仗,为日后做准备。他要修天下奇书,也要钱财。他要迁都,更要钱财。
可如今只是一个下西洋的试探,文臣反对,太子牵头,皇帝如何不怒?
若无法做成心中之事,那朱棣在历史上便永远只是一个撺掇权势的反贼,朱棣必然不会让此等事情发生。
可文官反对是有道理的,朱棣要拿国库的钱去折腾,最后收入都到了内库之中,谁能愿意?
太子则是觉得这劳民伤财,出行则是上万人,衣食住行以及所带物品都是天文数字,靖难刚刚过去,百姓们需要休养生息。太子反对,理所应当。
但,千不该万不该那群文官不该编排朱棣。
此举,乃是昏君,更是不孝子孙。这,是朱棣的底线。
姚广孝不用去猜就知晓背后是怎么回事,他相信锦衣卫也查的一清二楚。
无非就是沿海豪绅偷偷出海,牟取巨利,若是朝廷插手,他们便会损失,所以,拼了命的来阻止。朝廷富不富与他们何干?
天下安稳不安稳与他们何干?世族的眼中只有自己,何时看到了百姓?
拿出了祖制,如今是永乐三年,朱棣篡位不久,建文帝下落不明。
他甚至都更改了《太祖实录》,还更改了自己的生母,换成了马皇后。更是说自己孝顺有加,朱元璋青睐于他,只是被奸佞小人篡改遗诏,才传给了朱允?伞
可见,朱棣对此有多在意。
那群蠢货竟然敢说他不孝,朱棣的刀怕是又要染血了。
若是今日朱棣让步,那群人必定更为猖狂。
用此事拿捏朱棣,但凡朱棣有不顺他们的举动,必然会舆论于天下。
自此,朱棣便会沦为他们的木偶,肆意操控。
这两年朱棣好不容易明白过来,天下只有兵马是不够的,还需文臣治理。若是就此被他们毁掉,怕是天下又将灾难一场。
朱棣也是明白这个道理,才来此求个破局之法。
新朝刚立,建文末年便杀了一批文臣,断了种子。
若是再杀,天下将乱,他的永乐盛世也会成为笑话。
放到过去,他肯定杀光一了百了,但如今,却是不能。
更何况,此事是太子牵扯其中,若是动手,太子难以幸免。
但若是让他就此被控制,那绝无可能。他朱棣是要成为超越太祖的皇帝,要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皇帝,尔等权贵阻拦,找死。
可,却苦于处处掣肘。
为此,朱棣都要崩溃了。
他的盛世,不能就此终结。更何况,北方的百姓还在饱受欺辱,朱棣本来就攒着一肚子的火。
那群蒙古人又兴风作浪,他必然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和尚,你快点给俺想办法,不然俺砸了你的破庙。”
见到姚广孝一直不说话,朱棣耍起了无赖,怒目圆睁的看着姚广孝。此人在第一次见自己的时候便说送他一顶白帽子,王加白便是皇。
日后,也正是他坐镇一方,才有了今日的永乐。若说朱棣最信任的人,莫过于姚广孝。
见到朱棣这么流氓,姚广孝也是无语至极。好在,两人相识多年,早已熟悉彼此性情。
他摊了摊手,开口道。
“陛下可以将沿海大族全部抄家灭族,他们的钱财足够陛下航行多次,既斩杀了仇敌,又得到了钱财,还能远扬陛下威名,一举多得。”
听到这话,朱棣瞬间无语。
“你疯了?藩王未曾除却,若是惹怒天下豪绅,他们转投藩王,俺能打几次?”
朱棣也不是傻子,削藩的事情循序渐进,若是逼急了豪门,联手藩王,外加建文旧部残存,他这个皇帝能坐几天都是个问题。
随后,姚广孝便摊了摊手,一脸无奈,表示爱莫能助。
姚广孝此生最大的志向便是造反,不求功名利禄,纯粹是施展抱负和才华。
他对自己的定位很是准确,乱世之臣,而非治世之臣。若是让他阴谋诡计绝无二话,可若是治世之道,难。
“你这秃驴,俺要你有啥用?”
朱棣恼火起来,顺手掀翻了棋盘。
棋子滚落地上,白子和黑子盘旋于地面,交错在一起,姚广孝知晓,朱棣暴走了。
“咦,此局太孙可破。”见到地面落下的棋子,姚广孝忽然开口道。
听到这话的朱棣露出了鄙夷的神色,这和尚真是疯了,如今太孙不过七岁,能有什么本事破局?
见到朱棣不信,姚广孝乐了,他笃定自己的占卜之术绝对无错。
“陛下,不若我们来打赌,若是太孙陛下能破此局,您给贫僧一个清净,日后莫要来骚扰贫僧可好?”
“行,你这秃驴给俺下坑是吧。俺答应了,但若是太孙无解决之法,你这秃驴要拿出办法,不然,俺饶不了你。”朱棣半点都不像是个皇帝,有些无赖的说道。
“好,那便请吧。”
说完,姚广孝和朱棣一同走出了寺庙,前往太孙住所。
东宫。
如今的圣孙朱瞻基不过才七岁,还未曾独立一府。
这次朱棣带着锦衣卫纪纲声势浩大而来,引起无数人猜忌。
其中便有汉王朱高煦,当他眼线将事情汇报给他的时候,朱高煦兴奋到不能信。
他正和赵王朱高燧喝茶听曲,顿时乐得跳了起来。
“老三,老大这次要完蛋了,惹怒了老爷子,等着关禁闭吧。就连锦衣卫纪纲都跟了过去,我看,太子这位置是坐不住了。”
汉王纯粹就是一个逗比,事情都没弄清楚,他就兴奋了起来。
赵王在旁边有心劝说,但看着汉王高兴,也就忍着没有开口。
东宫之中,见到皇帝摆驾,锦衣卫跟随,门口的人都是跪倒一片,甚至有些都吓的污秽遍地。
没办法,锦衣卫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洪武年间的阴影到现在都没除却。
朱棣如入无人之地一般闯了进去,连通报的人都没有。
太子朱高炽正在和太子妃张氏转悠,听到动静,出门一看,是皇帝带着锦衣卫和黑衣和尚来了。
于是,朱高炽直接跪在了地上,挺着脖子。
“爹,你是来砍儿子的吗?今天就是把儿子砍了,儿子也认为你不该出海。”
周围的奴仆听到这话,更加惶恐了。他们心中诉苦,太子爷,您是不害怕,可我们害怕呀,求您别这么硬气了。
然而不等太子妃开口,朱棣直接一脚踹了过来,踹翻了朱高炽,满是嫌弃的说道。
“滚一边去,老子今天不是来找你的,没你事。”
随后径直的离开了,留下了呆滞的朱高炽和一群松了一口气的奴仆。
“媳妇,咱爹不是来杀我的?”
朱高炽愣了一下开口问道,太子妃露出了嫌弃的神色,推了一下朱高炽。
“你愣着干嘛,起来。”
说完,急匆匆的跟着朱棣前去了。
一路上,朱高炽心中都在纳闷,朱棣来东宫做什么。除了出海的事情,也没别的了呀。
当朱棣来到朱瞻基住所的时候,朱高炽心中暗道。
不好,这老头子该不会是昏头了吧,要找他儿子撒气。
正当他准备上前的时候,却被锦衣卫拦了下来。任由他是太子身份,都不管用。
当朱棣冲进去的时候,正看到自己的孙子正在发呆,见到朱棣之后,也是愣住了。
宁安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明朝,心中最是不平的朝代。
还是穿越到了朱瞻基的身上,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到朱棣,朱高炽,朱瞻基那都是绝对的好皇帝。
可是大明战神却是许多人心中的一个遗憾,没想到宁安竟然穿越到了这里,想来,以后会很有趣吧。
大明,我来了。
宁安的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既然要来改变,那就畅快淋漓的玩一场。
至于为何会穿越来到这里,并不重要了。
“爷爷,许久不见。”
朱瞻基露出了一抹微笑,歪着头看向了这个脾气暴躁的老爷子,阳光洒落下来,映照在那张光滑白嫩的脸庞上,显出不一样的威武霸气来。
朱棣微微失神,在这一瞬间,他觉得这面容似乎有些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样。
他的心中忽然冒出一个想法,大明,似乎要变天了…………
(这书一开始写到秦始皇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吐槽,说不能改变历史真的很难受,番外写的这个也算是弥补遗憾了吧。主角可以穿越到大明,当然可以穿越到大秦,大宋去改变他以前穿越过的一切地方。但凡是他的脚步所在,都能够改变。这个遐想就留给读者老爷们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