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胭脂策:待嫁太妃 > 第69章:拜后妃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一早,胖嬷嬷与苏莉与搬来百合院,院子里更加的热闹了,进进出出都是人,忙活得像是赶集一般。

    备好青帏油壁车,六福子便来通禀景阳。

    景阳带着胖嬷嬷与奶娘,抱上二公子,上了马车,上车时,令宣已经在车内。

    胖嬷嬷颇有些意外,道:“王妃,大公子也和我们一起去。”

    “再过几日便是王爷的百祭,府里又得忙上数日,令宣自去年秋后,一直没进过宫。今儿带上他,到宫里转转。”

    油壁香车驶离平安里,在铺满青石的街道上飞驶。很快,近了北凉皇宫。

    景阳掏出令牌,这是近几月来,她第三次进宫。

    晨曦中的北凉皇宫,在朝霞渲染下一片金碧辉煌,楼殿连阙,崇阁巍峨,层楼高起,亭廊插空,雕梁画栋,气势恢弘,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垂柳拂波,青松掩壁,玉兰绕砌,仿佛置身于一幅华丽的画卷之中。

    小径曲长,两侧是花卉园地。园地里万紫千红、百媚千娇,各色彩蝶飞舞其间。娇蕊花瓣上噙着清晨的莹露,朝阳下闪漾出明亮的光芒,晨风轻拂,花儿摇摆,那明珠般的露儿滴落下来,融入土壤的刹那,展放最后的美丽。

    景阳心里暗叹,连小小的露珠都有如此的美丽,生命虽短,可以美得如此耀眼。她的一生又将如何?

    宫钟回应,乾坤殿里传出宫人的声声高呼:“上、朝、喽!”此起彼伏,仿佛是浪潮一般,一波伏,一浪追。久久回荡在皇宫上空,如潮不息,如浪翻滚。

    在内侍带领下,景阳往后宫移去。

    长廊迂回,小径纵横,兜兜转转间,来到皇后寝宫——永福宫。

    永福宫殿墙高约数丈,檐角悬挂铜铃,微风一过,叮当铿镪,悦耳动人,和映着乾坤殿传来的洪钟之音,一高昂,一柔美;一雄壮,一低沉;相得益彰,虽各不相同,却又巧妙融合,形成北国浑弘的声乐。

    宫人通禀后,景阳携胖嬷嬷与令宣进入大殿,“景阳(民妇、令宣)拜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宫殿内,抱大的古木为柱,鸾凤盘柱,只只凤凰,或舒翼凌然欲飞、或浴血飞舞、或凤凰于飞,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大殿中央,置有一张贵妃椅,刻凤雕云,甚是华贵。两侧,分置仙鹤熏香炉,篆烟曲曲绕绕,玫瑰香气四溢,沁人心脾。

    皇后端坐凤座,头上戴着金丝攒珠钗,绾着凤凰朝阳髻;项上戴着赤金飞凤祥云圈;裙边系着碧色宫绦、悬着青鸾玫瑰佩;身上穿着金缕百蝶穿花大红宫袍,外罩银红蝉翼纱褂,下罩翡翠撒花荷叶裙,裙摆逶迤于地,身子稍一摆动,裙裾如波微微漾。景阳只觉彩绣辉煌,大红与翡翠的搭配更显皇后华贵雍荣。

    皇后扫了一下大殿下的景阳,目光落在在令宣与胖嬷嬷怀里的婴孩身上:“半年多没见,令宣又长高了。那孩子是五弟的次子么?”

    “回皇后娘娘,正是。”景阳平静地、落落大方地扫过两个孩子,“可怜他刚一出生就没了亲娘,而今是景阳的儿子。出生亦有月余,至今还没名字。今儿带了来,想请皇上为他赐名。”

    “走近些,让本宫瞧瞧。”

    景阳从胖嬷嬷怀里接过孩子,抱着他往皇后那边移去,皇后左瞧右看,捧着怀里,依昔看到了幼时的轩辕烈,“她亲娘是怎样过逝的?”

    “回皇后娘娘,是难产。”

    皇后长长地轻叹一声:“真是可怜。好在他还有你这个母亲。”

    一出生就没了父母,虽说身在富贵家,可到底少了温情。

    “本该早些过来见皇后娘娘,可是昨儿府里又有一位妾侍临产实在脱不开身。”

    “哦,肃亲王府又添新丁了?”

    “是王府的秋承仪,昨儿添了对双胞胎呢,小郡主长得可惹人喜欢了。”

    景阳得知真相,自然不会说是龙凤胎的事实,她可不想搬了石头砸到自个的脚。况且其间确有一位小郡主,她亦只提小郡主。

    皇后感伤,秀眉微蹙,似在回忆,呢喃道:“肃亲王在世之时,本宫整日盼着他府里子女绕膝,而今好不容易添了几个孩子,可他又不在人世。唉,若是他还活着,有儿有女的指不定该有多高兴呢。”

    “娘娘说得是。王爷虽是不在了,可还有皇上、皇后娘娘照应他们,这也算是几个孩子的福分。”

    景阳的话语实在高明,皇后含笑望着她绝色的容颜,璧玉美人不假,那张脸足有颠倒众生的能力。

    皇后很快想到了什么,眼前一亮,用指头轻柔地的拂过婴孩娇嫩如水的肌肤,道:“你亦是知晓的,自肃亲王阵亡之后,皇上越发的忙了。近来皇上少到后宫行走,这样罢,你且将这孩子生辰八字留下,回头本宫禀呈皇上,请他赐名,可好?”

    景阳嫁入北凉半载有余,至今未曾得见圣颜。皇后这话表面看似在说皇上忙,实则有意不让她与皇上见面。

    为什么不愿让她见到皇上,有防备,有谨慎,或许还有其他的用意。

    “多谢皇后!”

    皇后将目光投向令宣:“你母亲好吗?”

    令宣深深一揖,回道:“禀娘娘,她很好。”

    “近来都学了什么武功,念了什么书?”

    令宣垂首,颜承仪被禁足,家里虽请了先生,可令宣说讨厌读书,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景阳见令宣不答,道:“今儿带他来,一来是给娘娘请安。二来,还有一事景阳要请求皇后娘娘。”

    “你且说来听听。”

    “自从王爷过世之后,令宣的功课就落下不少。府里都是些妇道人家,实在不懂得如何管教。景阳想请求皇上让令宣和宫里的皇子、公主们一起读书、习武,也免消磨光阴。”

    皇后道:“肃亲王在时曾说要自己教养于他,这事就一直搁着,今儿被你这么一说,令宣倒应进太学院念书。”

    有宫娥奉来茶水等物,皇后将孩子递与景阳,景阳又转与胖嬷嬷:“带他到外面候着。”

    听说要去,令宣不乐意了。“禀王妃,令宣不去太学院,令宣要留在王府里。”

    “你怎能不去呢?你可是王府将来的支柱,身为一府之主,得练就一身本事才行。若你父王在世,他定希望你成为国之栋梁。”

    景阳的言下之意:一府之主,便是将来肃亲王府的主子,那便是世袭爵位的人选。

    皇后久居深宫,征战后宫女人之间,这样的话意又怎会听不出。心中一沉,做为女人,都会扶自己的孩子,可她却似乎有心扶令宣。

    “肃亲王的百祭要到了吧?”即便是猜出来,皇后还是认真问问。

    “还有五日。”

    “景阳准备扶谁袭爵?”

    这个话题很沉重,就连年幼的令宣都强打起了精神,退到大殿门外的胖嬷嬷也不觉频息聆听起来,其实无论是大公子还是二公子,他们都是王爷的儿子,这对胖嬷嬷来说并没什么。

    “长子令宣!”

    皇后面露微诧:她扶令宣是什么用意?若扶二公子,她现在是二公子的母亲,将来拖着二公子便再难改嫁,可是扶立令宣,便没有这诸多的阻拦。想做第二个文淑妃,还得问她乐不乐意?

    想到文淑妃,皇后的心一沉,文淑妃育有一双儿女,最后不也嫁入深宫。其实立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不能让皇上见到这个妖孽般美丽的女人。

    “本宫会把你的意思转告皇上。”

    皇后说着,露出几分困乏的样子。

    景阳识趣地站起身,从案桌上抱过事先备好的锦盒,“上等血燕了表心意,还请娘娘收下。”

    皇后挥挥衣袖,没有故作的客套,示意左右宫娥收下。

    “景阳告退,愿皇后娘娘玉体安康!”

    “令宣告退!”

    延禧宫是皇贵妃所居的后宫。皇贵妃是瑞亲王轩辕寒的母亲,荣宠后宫有二十余年。皇贵妃的美不同于皇后的雍荣华贵,宛如春日盛开的娇兰。虽年近不惑,可看上去最多不过三十岁。

    景阳携胖嬷嬷与令宣来到延禧宫时,皇贵妃正在凉亭里品茶。通常各宫不设凉亭、廊桥,可延禧宫是个例外,为了方便皇贵妃游玩,北凉皇帝特意令人在宫里建了座小花园。

    小桥横塘,翠荷沉碧,依昔从缝隙间能看到几尾锦鲤,粉荷映玉,醒目耀眼。碧叶盛珠,微风拂过,露珠在碧盘里摇晃。圆顶凉亭垂泄红荷粉纱,隐绰烟雾间映出皇贵妃与两名侍婢的身影。

    皇贵妃偏爱荷花,北凉又有称她为荷花贵妃。

    “景阳来了?”

    “贵妃娘娘,景阳带了令宣和我儿子来给娘娘请安!”

    宫娥撩开粉纱,将纱幔挂于金帘钩上。

    皇贵妃内着素绫中单,外罩翠碧千莲烟锦宫装,百褶荷叶裙摆曳地,逶迤于地似仿翠烟碧波之上盛开着无数荷莲。腰系青缨嵌玉宫带,缀以镂雕玉凤纹佩环,袖口、衣沿绣以天家贵眷才能享用的凤羽,描金重绘,美轮美奂,雅而不俗,贵而不华,娇而不媚。

    景阳每一次见到皇贵妃,都会被她所吸引,而每一次她都会给人别样的风情。也许,这便是皇贵妃能荣宠后宫二十余载的秘密。

    令宣识趣的道:“令宣给贵妃娘娘请安!”

    有如此美丽的皇贵妃,才会生下花容月貌般的轩辕寒,轩辕寒的容貌更多的承袭母亲的美丽,才会让他成为“北凉第一美男”。

    “坐吧!”

    与皇后的华丽、皇贵妃的娇雅相比,景阳则是一身的素袍,白得像雪的袍子,带有桃杏暗纹,沿口、袖口绣有粉桃,站在华丽的宫装之中,尤其显眼。头上白玉步摇、银发簪,就连头上的束发丝绦都是白色的,只配了同样浅粉碎花饰沿边,即能让人一眼辩出她是守节妇,而如此入宫见礼又不算太过失礼。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