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摄政王的心间朱砂痣 > 一百二十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家丁将江?卿领至会客厅,随后另有一名小厮消息通报给唐怀翊。

    唐怀翊走入会客厅时,一眼便瞧见端着茶盏轻啜的紫袍男子,显然一年多的年岁,时光并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什么痕迹。

    听闻动静,江?卿遂放下茶盏,起身,二人互揖后,又各自坐下。

    唐怀翊开门见山道,“不知今日摄政王前来,有何要事?”

    “也不是大事,就是自本王方来金陵时,就见城中有大量无家可归的难民,随着战事愈演愈烈,那梁溪毗陵附近的城池均有大量难民涌入,本王很是好奇,难道没有法子可以安置这些难民?”

    “难民与日俱增,金陵本已容纳很多,但因为难民在街道徘徊造成诸多烦恼,百姓对此颇有微词,知府连日也收到不少联名告纸,要想找到一个齐全的法子,既不损害百姓利益又能安置难民,难啊。”语罢,他长舒一口气。

    江?卿眉头微蹙,他放下茶盏,正色道,“难道上头也没有颁布任何旨意,可以解决此事?”

    闻言,唐怀翊轻笑一声,语气中嘲讽意味浓厚,“上头有没有旨意,皇家是否有心处理此事,难道摄政王会不清楚?”

    语气不善,不止是江?卿感受到其中愤慨与敌意,就算沉默如墨羽也都听明白了。

    墨羽愤愤道,“淮南王这是何意,如今王爷身居金陵,修身养性,洛阳城中是何局面一概不知,又怎能轻易下此结论!”

    他还欲再说,却是被江?卿一个眼神震慑,悻悻不敢开口。

    虽然如今他还是摄政王,但已明显不得君心,加上朝中敌对党羽的故意压制,如今的摄政王哪还有多少机会亲政,所以闻言,江?卿确然有些愧疚。

    唐怀翊的确不知道其中引擎,于是也不再开口,闷声喝茶。

    沉默良久,江?卿说道,“如今除了布施可还有其他措施?”

    唐怀翊摇摇头,“终究是治标不治本,上头一直苛厉赋税,战事动荡,加之天公不作美,冬季冻土,土地还没复苏,眼下入夏却是甘霖未降,当真是‘天灾人祸’啊。”他忍不住感叹,继而又道,“金陵还好,毕竟富庶,官家商户也多,可江南其余赶不上金陵的地方就惨了,眼下流民起义其实已成为家常便饭了,在这之前,多处城池已然向金陵借过兵抵御流民。”

    事情似乎比自己预想的要棘手些,江?卿也一时没有好法子解眼下困境。

    半晌后,他又想到方才唐怀翊话中所提,金陵官家商人众多,于是他脑中灵光闪过,遂又道,“既然金陵大户人家聚集,何不让他们出一部分金钱与人力,同知府一道为难民建一所难民营?”

    “起初时想过的,但难民聚集在街道,聚众扰事,将临街的商铺得罪个遍,全都闭门歇业,如今要让大家商贾再出钱出力,又有谁愿意?起初本王就提过,话还没出口,就得了诸多怨言,什么如今商铺歇业,不结粮食,自家也困难,还有的就是已经出钱出力支援前线,无更多剩余,反正啊,一提到出钱,他们就多种搪塞,生怕你从他们牙缝里抠出钱来。”

    他形容的绘声绘色,一侧静心听着的墨羽也不免笑出声来,寻声望去,江?卿冷冷睨着他。

    两人商量许久也一时想不出来什么好的对策,唐怀翊便说道,“难民聚集,一大部分是因为战役迫害,另一部分则是天灾无粮,眼下最主要的还是要先将战事平息,让一大部分难民撤回去后,再想办法安置剩下的难民。”

    江?卿赞同的点头,随即道,“淮南王放心吧,这段时间停留在金陵,本王定会上书皇上,拨款赈灾,当然,本王也会自己出钱出力一道布施。”

    语罢,他起身要走,闻言,唐怀翊也起身朝他拱手道,“如此,本王就谢过摄政王了。”

    “无妨。”话音刚落,男子便拂袖离开。

    ……

    因为战事紧张,又有许多难民拥挤在金陵城外,一连几日,谢清允都同家丁去城外布施,一去就是好几个时辰,就算是这样,那些难民也不能全部饱腹,所以后来几日谢清允都下令增加了布施的粮食。

    然而府中又有小厮来报,说是最近正逢干旱,原本在金陵贩卖粮草的商人都没来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大量粮食用来布施,那谢府几十口人也不能支撑多久了。

    如此一来,谢清允更是纠结,因为她的茶园即将修缮完毕,可以赚钱给难民建造难民营,可如若没有粮食,又该如何办呢?

    谢清允为此愁眉不展,也好几日没法去布施,她想去看看那些难民的情况,可又怕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布施,他们脸上兴奋却又转瞬遗憾的表情,更怕见到城外因饥肠辘辘而坚持不下去的人。

    据说最近官兵在城外运送尸首的次数又增加不少。

    纠结良久,她还是决定去城外看看情况。

    沿途她一直忐忑不已,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那些堆积成小山似的尸首,以及百姓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场景。

    然而待马车行驶到城外,远远停在一边时,她却看见平日里被他们用来布施的草棚依旧人满为患,排着长队,难民们因为端着热食而笑意盈盈的模样,谢清允收入眼底。

    她更觉奇怪,平日里除了谢府会定时前来布施以外,就是偶尔知府来一次,城中便再无其余人家会来布施。

    如此想着,她便下了马车,往前走了几步,她前方便有一名步履阑珊,穿着破烂的妇人朝她跑了过来。

    见状,谢清允身边的高彻连忙握紧身侧的长刀,站了出来,将谢清允等一些女眷挡在身后。

    哪知,那妇人一靠近,“噗通”一声,孱弱的双腿便跪在了泥泞里,霎时在场人怔住。

    “谢家小姐,老妇贱命一条,亏得有你才能苟延残喘啊!”她泪眼婆娑,讲话也断断续续,可谢清允还是听得心中一悸,“若不是你一直布施,我们哪还能活到现在,谢小姐当真是天大的好人啊!”

    谢清允不忘去扶起她,奈何妇人力气之大,挣脱开她的手,在土块上坚持跪着,说完,还要给她磕三个响头。

    谢清允哪受得了这么大礼,遂赶忙将她扶起,老妇人手上全是泥渍,她一个劲拉着谢清允的手,一直重复着“谢谢”二字。

    谢清允顿时明白,是面前人误会了,误会这几日一直来布施的都是谢府派的人,遂说道,“老妇人,你误会了,这几日来布施的不是我,另有其人。”

    闻言,老妇人僵住一刹那,还是感恩戴德的道谢,“那我也要谢谢你,若不是你,我怎还有命等来其他好心人!”

    ……

    她拉着谢清允的手又断断续续说了好多,随后待人离开,谢清允又往前走了几步,站在一刻大树底下,远远的朝着草棚里看了一眼。

    人群中,各异的服饰,高矮的个子,纵然视线被挡,她也还是看见了白烟袅娜处那个黑衣束发的男子。

    只一眼,她便僵在原地。

    她不会忘记,那人是江?卿身边的墨羽。

    是啊,是自己忘记了,忘记了先前周青时对她说的话,洛阳派遣了兵力镇压流民,她当时不以为然,殊不知派来亲战的居然会是他。

    她回过神后,竟还是忍不住在周遭人群里找那抹熟悉的身影,半晌后,她才恍然意识到眼下自己是个“已死之人”,又急忙从大树下离开返回马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