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再战绿茵 > 第三十六章 寻找队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昨晚外婆生日聚会,白酒三两,啤酒两瓶,

    经常失眠的杨鲲,在老婆代驾,与孩子们一道回到家以后,难得的享受了一次睡眠质量。

    来到单位后,神清气爽,感受到身体状态的优良。

    “你好,我叫牟友常”

    通讯软件上显示着一大早就接受到的新的信息。

    杨鲲立马回应着。

    “你好,昨天给你发去的招募公告,你看清楚了吗?如何考虑的?有兴趣吗?”

    “我看了,写的很好,我的情况是过去也参加过足球训练,

    大学也是学校校队的,

    只是毕业以后,参加工作以来,很久没有运动过了,

    上次加的群,我也才加入不久,就看到你们发在群里的公告,我也就主动的联系了你们那位李老师。

    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这两年,因为工作原因,公司把我调来到这个城市一个分支机构,

    各方面还不太熟,我也想通过球队,认识更多的朋友。”

    “哦,我知道了,另外,我请问,你多大了?”

    “我今年40岁,1982年的。”

    “哦,我们同岁。”

    “握手,致敬。”

    “我们球队情况是这样的,首先,球队还在组建当中,

    当然,组建需要时间,特别是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不是说起来那么容易,但是也不会太难,主要看缘分。

    球队计划招募18位队员,包括我,

    本着长期训练、持续比赛的宗旨,

    后续还有一些配套,当然是建立在足球队持续运营、长期训练比赛的基础上,必然也要球队人员稳定的前提;

    等待球队组建成型,需要时间;

    寻觅志同道合的队友,同样需要时间;

    你的足球经历称得上优秀,我担心的是你是否能够等候,毕竟如你所说,你想通过球队认识更多的朋友,

    你看?”

    “这样吧,我考虑一下”

    “行,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好久有空,我们见一面,喝喝茶,聊聊天,你再决定,好吗?”

    杨鲲不愿轻易放弃主动而来的难得的球友。

    “好啊!因为我是外地调来这边工作的,老婆孩子都在老家,除了白天工作时间以外,就没什么不方便的。”

    “要不,今天下午都可以见面?”

    杨鲲的急性子,显露无疑。

    “今天不行,等两天吧。”

    球友迟疑着。

    “哦,那好吧”

    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坦荡。

    坦荡的杨鲲,从少年裘马、职场飞扬,坦荡到伤痕累累,依然不改初衷的,坦荡着。

    而如他一般的人,也不是信手拈来、随处可见。

    是啊!主要看缘分。

    也许杨鲲苦苦寻觅着如他一般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述,

    也许那样的人,也在苦苦的寻觅着杨鲲呢。

    对吧!

    有道理。

    结束了对话,点燃了一支香烟。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为读书郎,

    现象,也有例外,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须思量。

    吞云吐雾的坐在办公椅上,思考着怎样遇上如自己一般的人。

    创业失败的人?

    负着债的人?

    爱喝酒的人?

    筚路蓝缕,历经荆棘,即使满身伤痕,依然热爱生活,还能够保持那份热爱的人……

    唯唯诺诺的人?

    循规蹈矩的人?

    享受安稳的人?

    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这样的人,肯定不合适。

    韦定刚、李飞,再加上这才联系上的牟友常,不知道算几个,更不确定算不算得上。

    另一个通讯软件平台的提示信息又闪烁着好些个信息。

    依然是通过验证、回绝入群等提示信息。

    浏览着新加的群,鼠标点着招募公告,能发的就发,暂时不合适的,暂且就放下。

    马头琴悠扬,桌子上的手机震动起来,铃音也在回荡,一两天才会响那么一两次。

    该追溯的,不能去追溯;

    坦荡,在遮羞人的面前,就是耍流氓;

    该执行的,正在执行着,

    该冻结的,也已被冻结,

    磊落,往往换来的是凄凉。

    繁华落尽一场空,曲终人散皆是梦。

    在闲逛公园那段岁月前,操持外地项目的杨鲲,每天的手机接听量,少则数十个,多的更夸张。

    不断的电话,不断的挥斥方遒,不断的魄力并举,不断的热泪盈眶,不断的体会人性的恶与良;

    直至,断绝过往,素履独行。

    “喂,你好,世斌哥。”

    “兄弟,在哪里?”

    “我在办公室,你呢?”

    “哦,我在外地回来的路上,晚上有时间吗?

    一起聚聚。你把两个孩子还有你老婆,都带上吧?”

    “哦,老婆孩子就算了,主要明天要上学。”

    “哦,那行嘛,随你,

    这样,一会儿,我把晚餐地址信息发给你”

    “好的,路上慢些,一路平安。”

    “好的”

    自回到单位以后,先前与世斌总一个办公室的杨鲲,鲜少碰见他;

    在不多的碰面交流中,杨鲲热情的提议过,好久有时间,请他和同一办公室的老张聚聚。

    后来,老张先行与杨鲲小聚了一次;

    后来,世斌带着朋友,主动与杨鲲打去电话,

    在杨鲲生活的社区附近,杨鲲热情的招待了他们一顿,

    从此就兄友弟恭的相处了起来,且彼此认同,机缘难得似的。

    可惜的是,老张已离职,也没来得及问一问他老哥,踢不踢球;

    可惜的是,世斌已五十知天命,杨鲲打消了起心动念的心思,倒是庆幸着,在单位上,难得有这样愿意相请且私人出钱一起把酒言欢的朋友。

    茶,越喝越凉,清茶淡饭、人走茶凉;

    酒,越喝越暖,对酒当歌、把酒言欢。

    不多时,来自于世斌发来的晚饭的订餐信息。

    “老婆,今天辛苦你去接孩子们,晚上我有安排。”

    杨鲲给老婆发去了信息,提前告知着,

    一个ok的表情后面就附带了把车先开回来,坐公交车去的提醒。

    好老婆,杨鲲回复着。

    自从回到单位以后,请杨鲲饮酒聚会的机会和场合,断断续续的连绵着;

    回想起那些年创业的过程中,由于现金短缺、垫资承包而在借钱的路上消散的哥们、弟兄、花儿们,杨鲲每每是主动、热情的宴请,却极少获得的待遇。

    都已过去,下班了,开车回家,停进地库,带上公交卡。

    走吧,按时赴约,喝酒去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