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回到大明当皇帝 > 第963章 大扫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九百六十三章大扫除

    李东阳不得不站起来,有些担忧地道:“刚峰啊,打击面不宜扩大。这天下,还是以安稳为要!”

    海瑞一瞪眼,他那性子谁都敢怼的。

    “首辅大人此言差矣,房子脏了就得打扫!”

    “蛀虫、跳蚤,灰尘、污垢不清除干净,咱大明这琼楼玉宇哪来的安稳?”

    英国公张懋站起来附和海瑞道。

    “刚峰言之有理,想我大明朝内部稳定,军、警、宪、纠各司其职,还怕几个跳梁小丑闹腾?”

    “中原大地和平十来年,有些人被安逸的生活腐蚀了,更有些人贪得无厌,是时候来一场大扫除了!”

    大殿中的几百号官员心中暗凛。

    大扫除?不就是从上到下的清理么?

    平常的锦衣卫、都察院反贪、反腐就已经查的够紧了。

    这一次,借着孔久恒事件,顺藤摸瓜,那得捞出多少臭鸡蛋,烂番薯出来啊?

    朱厚照看到讨论的差不多,决定收尾。

    不过,他放出来的话更是把人雷得外焦里嫩。

    “那就这样。责成海刚峰、毛纪、牟斌组成联合指挥部,这是一场涉及内部清理的大战,朕希望你们,不可放过一条蛀虫,还百姓一个朗朗青天!”

    “遵命!”

    三人弯腰拱手。

    “徐祯卿!”

    “微臣在!”

    朱厚照继续道:“责成你办公厅的笔杆子,紧随案件的进展,及时通知大名日报,皇家电台等媒体。每天的办案情况,都要公正、公开,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

    “遵命!”

    “至于孔府嘛,闹得实在不像话!”朱厚照摸索着下巴沉吟道。

    “孔久恒等涉案人员不可姑息,该杀就杀!”

    “曲阜孔庙改为孔庙博物馆,礼部派人接管,收门票,任何人都可以进去参观!”

    我擦呢,人家的家庙,因为孔久恒参与谋反刺君未遂案,陛下这是借题发挥,一下子变成公共财产了!

    “哼哼!”

    朱厚照冷笑道:“其他涉案的书院,照此办理。朕的义务教育开展了这么多年,免费的学不上,偏偏要去读什么子曰诗云?于国于家何益?”

    “那些私立的学院虽然传承久远,大猫小猫没几只,改成各地的博物馆也不错!”

    “赶不上时代的,终将要退出。朝代都可以更替,别说几家书院了,交由地方处理吧!”

    群臣不敢反驳。

    李东阳、刘健等文臣张了张嘴,最终化为一声长叹。

    那可不是几家书院那么简单,短的几百年,长的都办学千年了。

    那是代表一方学术,开一派先河道统的存在,说是读书人心目的小圣地都不为过。

    陛下为了消除废掉科举的反弹,这是不遗余力的打击啊!

    正好借着孔久恒和那帮作死的大儒,陷入欺君谋反的大案中,连他们身后的书院都给废掉了。

    这是断根呐!

    估计不少人得疯!

    可这位圣天子就等着那帮蠢货一个个跳出来呢。

    孔庙大爆炸,死的人还不够多。

    看来,又一批不识时务的酸丁,要等着砍头或者流放了。

    这么一刀下去,看似庞大的儒家和士林,绝对会被砍得七零八落,再无闹腾的实力和机会。

    秀才造反,十年不行!

    历史上,可没有哪个读书人领头,真正成功了的。

    黄巢?

    李密?

    逢大事必犹豫不决,无决死之心,这是读书人的通病。

    所以说,孔孟门人,只能为臣,骨子里就干不了大事,登不上九五宝座。

    大朝会匆匆结束,一帮老家伙按照惯例,继续跟到御书房品茶议事。

    当然,海瑞和毛纪、牟斌是没那个功夫了,他们起码要连轴转的折腾一二十天。

    “唉,这一两代孔家人真是作死小能手啊!”

    李东阳一屁股坐下来就抚须长叹。

    “自取灭亡,想帮一把都找不到出手的机会!”

    他也不怕惹得皇帝不高兴,好歹他也是圣人门徒,总得顾念点香火情。

    杨一清则不然,他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多年来早就养成了一副雷厉风行的铁血性格。

    “呵呵,你还想帮他们?费力不讨好,烂泥扶不上墙!历朝历代,孔府之人都是墙头草,有几个挺得直脊梁的?”

    “要不是天下士人需要孔圣这杆大旗,曲阜那帮不争气的,连很多世家都不如,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刘健很小心的问道:“陛下,您不会真要赶尽杀绝吧?”

    朕是那样的人么?

    那孔久恒不作死一般的主动跳出来,朕管他去死?

    “哈哈,刘爱卿多虑了,触犯了国法,谁都逃不掉!但安分守己的也是朕之子民,朕还不至于对一帮老弱妇孺动手!”

    “不过,那几个学院,涉事的都是山长啊,这就不可饶恕了。”

    “领头的该杀就杀,门人弟子家人,都送到库页岛去开荒吧!”

    “朕虽说不搞株连,但这帮人的害处实在太大了,权宜之计不得不做啊!”

    这一点倒没错。

    文人就靠一张嘴,大事干不了,煽动闹事的能力超强。

    在座的老家伙都没反对,死道友不死贫道。

    如果再出一两个孔久恒,刺杀的目标不对准圣天子了,而是朝着他们这些重臣下手。

    别说一一式步枪了,就是老款的燧发枪,或者冷兵器,大伙儿都防不胜防啊。

    没错,自己和两三个家人修真了,有反制手段,可一大家子人那只一两个呢?

    疯狗咬人,总不能一天到晚防着吧?还出不出门了?

    这时候,谁还顾着同为孔圣门人啊?

    怕你咬我,老子先下手为强。

    圣天子既然要借着这件大案,把那些顽固文人一网打尽,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那再好不过了。

    去了库页岛那地方,等同于圈禁。

    一两代人下来,哪还有什么诗礼传家?不变成野人就不错了。

    实际上,再坚持几年,十来年免费教育,大明帝国境内,都是新派文人,那些老古董,哪有出头的机会?

    聪明点的,夹着尾巴做人。

    不识时务的,不需要朝廷出手,左邻右舍,乡老地方,就能把他们打落凡尘。

    现在的老百姓有田有地,做工经商都能赚钱,农业税也免了。

    农民不需要把自己的田亩挂靠到那些举人、秀才名下,咱有钱过日子,不需要求着你。

    你在当地的影响力只会日渐消退,最终泯然余众人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