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秦:绝症后隐瞒真相,祖龙泪崩 > 第59章 一捉捉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萧凡首要考虑的正是后世对于千古一帝嬴政的最大评价之一。

    三公九卿!

    何谓三公九卿?

    这个词,最早见于《礼记》,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后来殷商取代夏朝,但也继承了这种三公九卿的制度。

    “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

    再到周朝时,虽然施行分封制,但聪明如姜太公,召公等人,也没有忘记前朝亡国的教训,照旧设置三公。

    但此时的三公名称开始改变,叫做太师、太傅、太保。

    或者也叫作司马、司空、司徒。

    并且,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

    然而这个制度并非绝对完美。

    不说其中不乏职务区分不明,容易导致相互争权的缺陷,就说如今萧凡辅佐的嬴政,正是再度恢复大一统的特殊时代。

    绝不可以让三公九卿制衡君主太多,但又为了不让君臣离心,以及晚年嬴政飘了,带着大秦毁灭。

    萧凡不得不参考先秦三代的三公九卿做法和原来时间线上秦朝的三公九卿,加以改良。

    结果如下。

    首先,他设想中的三公,还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和原本他们的职务差不多。

    丞相乃是文官之首,附带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

    太尉却是和丞相相对的概念,乃是武将之首,除了不得干预行政和司法之外,统管大秦所有兵马。

    但这些兵马的最终归属权,则是在皇帝手上,也就是说,太尉相当于天下兵马副元帅,皇帝才是元帅。

    而最后三公,御史大夫,原来仅仅只是副丞相,以及兼有弹劾监察职权,难以和前面两个匹敌。

    但萧凡考虑到大秦几年之内就能统一,而统一之后,便不能继续残酷刑法,导致起义不断,必须扭转重心。

    一是加强民生建设,拉拢民心。

    二是极力开拓北地,提前打败匈奴,免除后世隐患。

    为此,在此基础上,给这三个职位加了一些必要的修改。

    其中,丞相权力过大,兼管行政人事财政三大权力,实在不好,便将九卿之二,治粟内史和宗正,分离出来。

    前者职位保留,但权力仅剩下负责全国钱粮和人口统计和分发,却不再具有审核权力。

    而是分出这一部分权力,交给三公之外的新衙门,计部。

    计部类似于后世的中央银行,不但独立于三公,且仅仅接受皇帝委派和调查,除非有皇帝旨意,否则任何人不得干预。

    这也算是确保丞相无法大权独揽,上下勾结。

    而后者,毕竟是皇族内部事务,交给三公管理不合适,但也不能一味没人监管,便只能分离出来,组建一个新衙门,宗部。

    按照萧凡的想法,宗部照旧掌管宗室事务,但宗部和计部不同,只有管理权力,没有监察权力。

    这一部分的监察权交给御史大夫。

    也等于说,在萧凡的设计中,御史大夫可以监察普天之下任何人,当然,除了皇帝之外。

    如此,既可以确保三公九卿和两个新衙门互相牵制,又不至于出现如后世的宋朝,明朝那种,过分圈养宗室的后果。

    至于太尉,也有所改动,名义上只是天下兵马副元帅的他,只有统兵练兵职权,没有带兵权力。

    这一点,参考后世的兵权分离制度,只有每次需要用兵时,被皇帝指派的武将,才具有临时带兵权力。

    这样做,既能让太尉贡献出应有的军事能力,也不至于出现各种太尉造反的乱象。

    而且,萧凡特别说明,不管哪一个君王,每年都必须不少于一个月的时间,留在军中和每级将士接触。

    这算是为了防止君王脱离军权,失去军心的做法。

    最后一个御史大夫,则是被萧凡大大增强权力,除了人事权被皇帝拿捏之外,几乎可以弹劾任何人。

    当然,为了避免出现大明朝那种文官轻视武将,文官党争的情况,萧凡特别说明,御史大夫以及他的手下,弹劾别人多少,就得承担多少责任。

    不会让任何人钻空子!

    “三公都改了,那九卿改一下,也是无妨。”

    看着眼前自己数天刻写出来的方案,萧凡虽然感觉老毛病又要发作,咳嗽不断,但还是十分欣慰。

    赶紧先熬药喝下,勉强稳住病情后,这便没有休息,就在大军返回咸阳的路上,继续书写。

    三公之后,就是九卿。

    大部分九卿没有改动。

    如奉常,照旧掌管宗庙礼仪,廷尉,掌管司法权力,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还有新的治粟内史,掌管全国钱粮和人口统计和分发。

    但另外几个部门就得改革一下。

    首先,将掌管宫殿警卫和郎中令,掌管宫门警卫的卫尉,以及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的太仆,进行切割。

    保留一个名为马部的衙门,统管全国军马和普通耕牛的事务。

    却将御马和宫廷两尉重新划分。

    参考后世的三殿。

    一殿为皇城殿,负责国都的守卫。

    二殿为禁军殿,负责皇宫的守卫。

    三殿为大内殿,专门贴身保护皇帝,并且管辖诸如御马,御膳房等分支机构,类似于大明王朝那种二十四监。

    此三殿不属于任何三公九卿,专门为皇帝所有,且互相牵制。

    最后那四卿,分别是管理农业的农部,管理重工业的山部,管理轻工业的土部,以及管理商业的商部。

    “地方上,以太守,郡丞,郡尉,县令,县丞,县尉,为核心,延伸出去计部的分支机构郡计部,宗部的分支机构郡宗部。”

    “层层叠叠,可以提高他们勾结一起的难度,也能分工明确,不至于争抢权力,或互相推脱。”

    “至于士农工商排序这些,幸好这时候没有两宋那么保守,就提前废除,让每个大秦百姓,都能贡献力量。”

    “最后一条,便是除了皇帝之外的所有人,都必须依法纳税,没有特殊!”

    写完最后一条时,萧凡整个人精神耗费太多,渐渐疲惫。

    但这时,却有人送来一个天大好消息。

    说是活捉两个重要人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