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汴军虽然后知后觉,但毕竟是有经验的军队,反应很快,没几分钟就集结好军阵。一路围追堵截装甲车,一路趁着吊桥放下,快速冲来。
杨潇的装甲车就陷入汴军的人山人海之中。车上的弓弩手疯狂的发射彤箭,一箭就击杀十几二十多人。知道装甲车打不穿,威力又这么大,汴军不敢阻拦,纷纷抱头鼠窜。装甲车杀开一条血路,突出了重围。
杨潇安全了,可张楚这边危险系数在增加。
吊桥虽然拉起,但已经有上百人爬到桥上,试图砍断铁索,重新放下吊桥。
吊桥一下,汴军千军万马冲过来攻城,洛阳岌岌可危。
宁愿不要吊桥,也不能放汴军大部队过来。
火烧眉毛了,不能再等,张楚下旨:“扔十枚炸弹!”
投手立即点燃引信,往吊桥上扔简易炸弹。
砰!
装满黑火药和钢珠石渣金属片的瓦罐破碎开来,炸弹没有响!
张楚此时才想起来,远距离投掷炸弹,炸弹必须要经摔才行啊!
“皇上,炸弹没爆炸!”
“敌人要把铁索砍断了!”
“皇上,不如我带人下去,跟他们拼了!”
郭雀拔刀,跃跃欲试。
张楚忽然想到,黑火药爆炸不了,但可以燃烧啊!
“往下扔火把,把吊桥烧了!”
郭雀拿过一根火把,往吊桥上扔。
噗!
黑火药一见明火就爆燃,十瓦罐的黑火药接连燃烧,形成熊熊烈火,汴军一百多人瞬间淹没在火海里。
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惨不忍睹。很多人受不了被火烧的痛苦,跳下护城河,淹死在河里。
张楚痛苦的捂住脸,眼前发生的人间惨剧,不是他想要的。
与此同时,吊桥也被烧毁。汴军的大部队只能望洋兴叹。
不过,这并不代表汴军不会再攻城,张楚一刻也不能松懈。
“郭雀,命令洛阳守军,全天候待命!分班守城,一旦有攻城迹象,立即向朕汇报!”
光是去请救兵,还无法安抚洛阳城的守军和百姓,必须打个小胜仗,打破汴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样才能坚定大家守城的决心。
张楚回宫后,摸戒指,探听此时朱温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尼玛,小皇帝竟然会制作燃烧瓶!不简单啊!”
“小皇帝派出装甲车,肯定是去搬救兵了。老子筑一堵墙,把援军隔开,援军来了,咱也不怕!老子正好围点打援,把天下的藩镇都消灭了!”
“老子封锁你两到三个月,城中没有粮食,不攻自破。”
“就小皇帝会制作燃烧瓶!老子也会!老子明天就让洛阳城变成一片火海!”
“远程狙杀弓弩?哼,老子也会制作!看谁狙杀谁!”
张楚愁上眉头。通过朱温的心理活动,张楚总结出他接下来的三个行动计划。
建设高墙,隔绝援军。就像个回宫,一旦高墙筑成,援军隔在回字外面,而朱温在两个口字之间。张楚被困在最里面一个口字。
制作燃烧瓶和远程狙杀弓弩。朱温想通过狙杀将帅,瓦解守军的意志和战斗力。可以想象,在越来越多的将士被爆头之后,肯定会有人主动开门投降。
切断粮食供应,把洛阳城耗死。这一条是最致命的。假如援军无法解围,那么洛阳城必定陷入到人吃人的炼狱之中,造成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张楚把管理粮仓的官员叫来,询问洛阳城的粮食储备情况。官员回答,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只能支持一个月!
一个月可不行啊!朱温要围困洛阳城几个月甚至更久!
必须要统一管理粮食,不能大吃大喝!
“传朕旨意,从明天开始,统一管理粮食,实行按需分配政策。各级官员,统计每家每户情况,发放粮票。每人每天只能发放二两米面。下到黎民百姓,上到皇室官员,必须严格执行这项政策,不能搞特殊化。一旦发现有人违规,不管是谁,从严处理!”
“酒店、饭馆、小吃摊,一律不许经营。违抗者,杀无赦!”
张楚让杨凝式写这个临时法规,张贴在洛阳城人口聚集的地方。
杨凝式写着写着,突然搁下笔。
“皇上,你是九五之尊,就例外了吧!”
张楚挥手:“朕吃香的喝辣的,却只让百姓一天吃二两米面,朕良心过的去吗?现在是特殊时期,朕不能搞特殊。只有君民齐心,才能坚守洛阳,打退朱温!”
杨凝式眼睛湿润了。
“太宗皇帝地下有知,皇上如此爱民,一定会保佑大唐,度过难关。”
李世民太牛批了,几乎是靠一己之力缔造大唐,大唐的人一般只记得李世民,不记得李渊。所以一说到帝室的祖宗,必说是太宗李世民。
张楚当然不相信李世民真会显灵,保护洛阳城。否则,大家天天烧香礼拜李世民的灵位就行了!
让洛阳城免遭沦陷,只有靠智慧和团结。
“皇上,用膳了!”
黄有龙端上来一碗八宝粥。
张楚想扔掉,以表达自己和百姓同甘共苦,但转念一想,既然已经做好了,扔掉岂不是大大的浪费!
“你写字辛苦,你喝吧!”
张楚把粥推到杨凝式跟前。
杨凝式不敢喝。
“这是皇上的御膳!”
“这是旨意,赶紧喝了!”
不来硬的,杨凝式不喝。
等他喝完了,张楚跟黄有龙说:“以后朕的伙食就按照一天二两米面来安排!多出一粒米,朕要你人头!”
黄有龙对皇帝忠心,把皇帝当亲儿子一样照顾,听了这话,心疼啊!
“这二两米面能做什么?最多能熬两碗粥!你是皇上,哪怕再困难,也不能让你受苦啊!”
张楚用不容商量的语气说:“就这么办!宫里头谁敢违抗这个规定,定斩不饶!”
黄有龙见皇帝认真,便不敢再劝。
杨凝式深有感触,要是之前的皇帝能民同甘共苦,大唐和至于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假如说,安史之乱是大唐衰落的转折点,那么黄巢起义就吹响了大唐灭亡的丧钟。黄巢为什么起义?响应的人为什么那么多?还不是因为没有吃的穿的!要是那时候的皇帝懂得体恤民情,难百姓之所难,急百姓之所急,百姓感激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造反!
现在皇帝是改过来了,就不知道还来不来的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