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之大燕崛起 > 第016章 公孙康收复故高句骊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禀君侯,有数万高句丽兵拦在前方三十里处。”斥候向公孙康禀报道。

    “再探。”公孙康吩咐道。

    “诺。”斥候领命而去。

    “张茂,命全军原地休整。”公孙康对兵曹从事张茂下令道。

    “诺。”张茂拱手领命。

    拦在辽东军前方的高句丽军将领得知辽东军停步不前后,便率高句丽军杀向了辽东军。

    “禀君侯,高句丽军朝我军杀来了。”斥候向公孙康禀报道。

    公孙康随即将中部都尉卑衍、前部都尉唐进、

    后部都尉太史慈、左部都尉王奈、玄甲军都尉沈方召至面前,说道:“待会儿高句丽军杀到后,先以强弓劲弩齐射,继以骑兵冲刺,再以步兵持长枪、大斧猛冲。”

    “诺。”众将拱手领命,然后便去准备去了。

    高句丽军杀到近前后,公孙康一声令下,弓弩手便轮番朝高句丽军齐射。

    三轮箭雨过后,公孙康再次一声令下,骑兵便朝高句丽军冲杀了过去。

    骑兵冲入高句丽军中后,公孙康再次一声令下,步卒便持长枪、大斧冲入高句丽军中。

    高句丽军皆向东溃逃,公孙康随即下令追击。

    辽东军一路追击高句丽军至纥升骨城下,此时高句丽军已是尸横遍野。

    公孙康并未当即攻打纥升骨城,而是下令在纥升骨城二十里外安营扎寨。

    次日,公孙康便下令攻打纥升骨城。

    四月初五,高句骊将领率收拢的三万溃军回到了高句丽都城国内城。

    国内城高句丽王宫内。

    高句丽王高伊夷模准备再派六万大军攻打公孙康,然而这时,高句丽王高伊夷模又收到了夫余王尉仇台率三万大军攻入高句丽北境的消息。

    高句丽王城一带只有十万常备军,折损了一万,还剩九万,于是高伊夷模便准备再征调五万兵力,然后派五万兵马攻打公孙康,五万兵马攻打夫余王尉仇台,剩下的四万兵马留守王城。

    四月初六,辽东军攻克纥升骨城。

    公孙康下令将克纥升骨城洗劫后,又下令纵火焚城,然后便率军西撤。

    四月初七,一名高句丽将领各率五万兵马朝纥升骨城赶去,一名高句丽将领各率五万兵马朝北境赶去。

    四月初十,公孙康率军进入平州襄平郡境,此时高句丽军距离公孙康还有数十里。

    高句丽将领得知公孙康进入襄平郡境后,便停止追赶,驻军于大梁水畔。

    随后,公孙康率军北上,来到了平州玄菟郡候城县。

    此时,襄平都尉、昌辽都尉、玄菟都尉、乐浪都尉、带方都尉共率五万兵马在候城县等待着公孙康。

    公孙康随即率八万大军沿辽水东进,直奔高句丽而去。

    公孙康率军进入高句丽境后,便沿南苏水南下,直奔故玄菟郡治高句骊城而去。

    由于公孙康人多势众,沿途的高句丽军队都撤离了,因此公孙康一路畅通无阻。

    高句丽北境。

    夫余王尉仇台率军和高句丽军打起了游击,始终不与高句丽军决战。

    夫余王尉仇台突然率军西进,朝着故高句骊城而去。

    四月十二,公孙康率军抵达故高句骊城。

    故高句骊城早已成为一片废墟,公孙康将营寨安置在了废墟以西。

    “派斥候密切监视驻扎在大梁水畔的高句丽军。”公孙康对张茂吩咐道。

    “诺。”张茂拱手应道。

    四月十三,夫余王尉仇台率军抵达故高句骊城,夫余王尉仇台将军队驻扎在了故高句骊城以东。

    四月十四,十万高句丽军会师于故高句骊城以南三十里处。

    国内城高句丽王宫内。

    高句丽王高伊夷模准备再征调五万兵力,然而王都附近已经无法征调那么多兵力,只能从全国各处征集,因此需要花些时间。

    辽东军营地公孙康帐内。

    “禀君侯,高句丽大军驻扎于此南三十里处。”斥候向公孙康禀报道。

    “再探。”公孙康吩咐道。

    公孙康随即召来沈方,对其吩咐道:“高句丽大军驻扎于此南三十里处,派两千玄甲军夜袭高句丽军营。”

    “诺。”沈方领命而去。

    是夜,两千玄甲军悄悄来到了一处高句丽军营寨外,然后对其发起了突袭。

    营寨内的高句丽军始料未及,顿时大乱。

    两千玄甲军不敢久留,在高句丽军营寨冲杀一段时间后便撤离了,即便如此,玄甲军也是斩获颇丰。

    次日,高句丽军便兵分两路朝故高句骊城进军。

    当两路高句丽军抵达故高句骊城南数里之时,两路高句丽军后方突然大乱。

    原来,天还没亮的时候,公孙康和夫余王尉仇台便分别率大军藏身于古高句骊城南十几里处的东西两侧,只留下了少量兵马在营中伪装。

    两路高句丽军行至距离故高句骊城数里之时,公孙康和夫余王尉仇台便率军杀向了两路高句丽军后方。

    两路高句丽大军皆向北溃逃,此时南苏水已经解冻,许多高句丽士兵慌不择路,跳入南苏水。

    此时的南苏水寒冷彻骨,许多高句丽士兵都被淹死在了河中,河中漂满了高句丽士兵的尸体。

    此战,高句丽军死者万余,降者有三万余。

    国内城高句丽王宫内。

    高句丽王高伊夷模得知高句丽军大败,便命新征调的五万大军也驻扎在王城附近,不敢再贸然派兵北上。

    随后,公孙康占领了故玄菟郡大梁水以北之地,也就是故高句骊县一带之地;夫余王尉仇台则占领了故玄菟郡上殷台城以北之地。

    公孙康以故高句骊县一带之地设骊城县,属玄菟郡。

    公孙康留下了两万军队驻守骊城县,然后便率军回辽东去了,夫余王尉仇台留下一万军队驻守占领之地,然后也率军北还了。

    四月十八,平州襄平辽东侯府内。

    公孙康下令从玄菟、襄平、昌辽三郡征调役夫前往故高句骊城遗址修筑骊城县城。

    国内城高句丽王宫内。

    高句丽王高伊夷模得知公孙康、夫余王尉仇台撤兵后,便下令解散了新征调的五万大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