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带家穿越:荒年我不慌 > 第22章 十里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莺莺当即微微扬起下巴,“那是当然,封姨您也不用担心,我每次做出来的菜,都当着你们的面先吃一遍。保证你们按我说的法子做出来,都不会出问题。”

    山里人缺吃食的时候,各自都有些独特采摘野蔬的法子,这一点封三娘是知道的。

    这么看来倒还真是个长期合作的门路。

    “好,这样,为表诚意我十六文一斤收你们的十里香椿,不过你也需答应我,只卖给我祥云来,若是你们也做其他酒楼的生意,那我可不会善罢甘休的。”

    黄莺莺不知道封三娘是不是有什么背景,不过这于她来说并不紧要。

    当即就将香椿十六文一斤过了秤。

    各种菌子则是十文一斤,封三娘只说量太少,若是下次多了可以提些价格。

    炒了的香椿也一并估了价钱。

    这些烹饪方式并不是很复杂,要做法的钱就是自讨没趣了。不过以后要是有些独特做法的菜时,倒是可以说说价。

    黄莺莺是要找长期卖山货的地方的,便又善意嘱咐,“若是食客问起这十里香椿是何种菜蔬,封姐姐不妨安排个其他名字,只说是自己私下里种植的,旁人没有。”

    独门菜肴的保密性,封三娘自然清楚,马上就吩咐了厨房里的人要保密,并且将十里香椿改成了十里香。

    本来十里香椿的十里就是黄莺莺为了好听自己加的,这么一改,没亲口吃过的还真不知道那菜就是刺老芽了。

    当然,封三娘还会给不同做法的十里香换上配得上酒楼菜单的名字。

    菊花嫂子做了菜,就看着黄莺莺跟那掌柜娘子说了会儿句话,香椿就过秤卖出去了。

    悄悄问了才知道居然卖出了十六文一斤的价钱,要知道,在山阳县一斗上好的大米,那也才三十文左右。

    黄莺莺没有掩饰欣喜,毕竟她现在也不过是个小村姑。

    算清楚香椿和菌子一共卖了八百九十三文,那可是足足一贯多钱。

    也是这时候,黄莺莺才知道这里的一贯钱是七百七十文。

    “你们这灵芝也是要卖的?”

    厨子收拾香椿的时候,封三娘看到了用树叶包了的灵芝。

    黄莺莺答了是,就问她买不买。

    “莺莺啊,封姨买也可以,但你这灵芝品相种类确实一般,三棵我最多给你一贯钱,你可卖?”

    封三娘见多识广是真,但她就怕遇到没见识的,总以为自己采了什么灵芝人参就是宝贝,殊不知这些东西分门别类的,价也差许多。

    黄莺莺斟酌了一下这话的真假,加上她自己也知道他们这灵芝并不是什么稀罕品种,便跟黄菊花说了一下,也就一并卖给了封三娘。

    黄菊花见香椿卖得好,压根就没意见。

    她只后悔自己怎么不跟黄莺莺一样多采摘些香椿,多带些来。

    那香椿的钱分到她手里,不过一百六十几文,加上菌子,到手里的铜钱也就两百来文。

    出了酒楼,她便拉着黄莺莺说回去就多去采摘些,过两天再来。

    黄莺莺已经跟封三娘说好了两天送一次货,也说了用不完的可以用盐腌制存放一段时间。

    “好啊,我们明天下午就去采,后天送来正鲜嫩,封姨也乐意收的。”

    黄莺莺口袋里有钱了,心里就踏实。

    不过她与封三娘悄悄商量的其他独家菜蔬,她暂时是不打算告诉菊花嫂子的。

    家里正困难,可不能做什么济世的菩萨。

    进去出来用了也不过大半个时辰,时间还早,黄莺莺便央了菊花嫂子带她去买东西。

    粗盐、细盐、香草和方块糖,这些就花了两百多文。

    最贵的就是糖,一斤就要三十文,着实吓了黄莺莺一跳。

    一块块的,还是发黄有杂质的,已经卖得这么贵了。

    黄莺莺尝了一小块,味清口,就问,“掌柜爷爷您这是甘蔗做的糖吧,咱们有甜菜做的糖吗?”

    掌柜是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围了青布长围裙,忙里回了句,“甜菜是啥?糖就是蔗糖和蜜糖,没有别的。”

    只有甘蔗制糖?

    黄莺莺默默记下,将买好的东西放进背篓,背篓放在小店门口,“掌柜爷爷,我再看看别的,您忙您的。”

    掌柜看她没拿背篓,就没拦着。

    菊花嫂子在门口看着背篓,还有几个人在买盐。

    盐、油、茶叶、香草、方块糖、腊肉、腌菜、酸果干……

    黄莺莺一一看过去,心里疑惑。

    看这里用的铜钱计数,人们的穿着,街上不限制女性出行……等等方面,都与她所知的宋朝极为相似。

    可吃食方面却又单调许多,光是华夏沿用了数千年的酱、酱油、醋以及大料,这里都没有踪迹。

    就算美洲外来八大家(玉米、土豆、辣椒等)在这里合理不存在,可这个类似宋朝的世界也着实缺少许多东西。

    当然,也有可能山阳县是小地方,没那么多东西。

    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

    这都是商机啊!

    前黄瑛大总裁,今黄莺莺小村姑,她觉得自己又行了!

    除了盐和香草,黄莺莺又买了二十斤白面粉和一斗大米。

    不得不说这里的面粉研磨技术还是可以,稻子剥壳技术就差了点,米有些碎还泛黄。

    黄菊花知道她家里这次葬礼过后肯定缺不少东西,也没阻止黄莺莺买,只是在旁边不断帮着讲价。

    黄莺莺很感激菊花嫂子,要不是她跟着自己,今天怕是要多花不少冤枉钱。

    不过也是这一趟购物,让她明白了,祥云来的掌柜封三娘买东西是真的舍得花钱。

    要知道她满满一大背篓——黄莺莺今天背的不是平常用的小背篓——东西,一共也就花了三百来文。

    就这样黄菊花还有些抱歉地说:“正好是春荒了,不然你在我家拿些粮食去吃就行。若是以后有了赚钱的门道,秋收的粮食还是要多留些,到了春荒时候真能卖上好价钱。”

    黄莺莺只说家里吃不了多少粮,今年也会多留些粮食。

    没说的是,爹娘都不在了,种地的人都没有了,田地说不定都种不出来。

    没说出来是因为有别的考虑。

    肖雨顺和黄河在城门内的大槐树下见到两人。

    “买这么多东西,莺丫头,一会儿还是让你肖二哥帮你背回去。”

    黄河本来就是顺口一说,说完却被媳妇推了一把。

    “快走吧,尽会瞎说,出去跟你们说咱们今天卖了多少银钱。”

    见媳妇脸上尽是笑意,黄河就知道她们今天是赚到钱了。

    “也好,陈二叔下午跟里正爷的车回去,我们这就出发。”

    出城门口,黄莺莺看到卖肉包糖饼的,又跳下车给阿姐和弟弟买了些。

    回村子的路上,黄菊花先忍不住把今天香椿芽十六文一斤的事情说了,又说了灵芝的价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