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叫地瓜干 > 第236章 小说发表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由于刘正操爷爷出面撮合,加上与二中学校共建“山城电视台蒲公英艺术团”,同时学校小工厂可以垫资生产,这笔总价一百一十七万的发射塔、卫星天线、机房机柜等合同很快就谈下来了。

    电视台先期支付六十万,二中小工厂垫付五十七万。

    接下来,二中还正式邀请冯利军台长,一起到江滨市电视台进行考察。考察结束,立即展开生产,等新的主体电视台大楼封顶装修完毕,新的设备与设施同时进行安装。

    发射塔就放在那个馒头山小亭子旁边。依照设计,初定四个塔基斜向直径就有二十米,每个塔基下沉五米,地面高度两米,铁塔净高六十米,加上五米避雷针,地上地面基座,共计六十七米,相当于二十多层楼高。这在当时,可是山城市的最高点。

    由于有发电厂的支持,外线安装工人不愁。

    很快,施工全面展开,借着主体办公楼还在施工,发射塔的地基也已经做了起来。

    天,慢慢地冷了,树叶开始渐渐地枯黄。

    这天,王珂中午吃完饭去上学,刚刚走到大门口,就看见徐俊蹲在传达室的门口。

    “咦,徐俊你怎么在这?”

    “地瓜干等你呐,你看看黑板上。”徐俊说着站起来,他指指传达室旁边的那块小黑板。小黑板上面写着不少同学和老师的信件,包裹和汇款单。

    王珂一看就乐了,上面不仅有自己的邮件,还有一个汇款单。

    想谁能给自己寄信、寄钱呢?肯定是搞错了。

    “地瓜干,是不是你的那个小说?是杂志社寄来的?”

    王珂一想,还真的有这个可能。他赶紧和徐俊连忙走进传达室,这一问,还真的是《小说月刊》寄来的。一个厚厚的、长长的牛皮纸袋,还有一张二十八元的汇款单。

    “快快,地瓜干,拆开看看。”

    这一拆开,里面果然是《小说月刊》九月号两本杂志,两人一人一本,打开杂志就匆匆找了起来。很快,王珂在目录里找到了,第二十三页。不过题目改成“有奖摸驴”,作者那一行写着“王珂”。

    迅速翻到二十三页,整整一页,上面还配了一个插图。插图是一个老汉蹲在一棵大槐树下,地上摆了一个“有奖摸驴”的纸牌,树上拴着一头驴。

    这是王珂第一次看见自己的作品变成了铅字,心儿立刻飞到了嗓子眼。两个人站在传达室旁边,王珂连读了两遍,这才从徐俊手里收回那本杂志,放进书包里。

    “徐俊,替我保密,我不太想让其他同学知道。”

    “为什么呀?地瓜干,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徐俊感觉不解,他上次在争论中,可是坚定地站在王珂这一边的。

    “不为什么?就是不想让他们知道。”

    “好的,我知道了。”

    可是到了教室,王珂突然感觉今天的氛围好像也与往日不同,同学们对他好像都特别客气,似乎每个人都想与他说话似的。

    王珂好想拿出来与同学们分享,好想在同学们关注的目光中,享受那份骄傲与知足。可是他知道,这叫虚荣心,是一个人成熟与浅薄的分水岭。

    于是王珂暗自提醒自己,这也是一种人性的挑战,偏偏忘掉这种虚荣、贪婪、自满、骄傲、势利,还有自负。

    但是,这种成功的喜悦,还是不能自已。第一节课下课。王珂不可控制地冲出教室,他把一份杂志塞进袖筒里,借着上厕所的机会,跑到了语文教研组。

    “报告。”王珂站在语文教研组门口,大声地喊着。

    里面的老师纷纷抬起头,“你找俞老师吗?她还没有回来。”

    王珂走到俞冰清老师的座位上,把那本杂志扣在俞老师的办公桌上,转身走了。

    咦?这个地瓜干很奇怪,怎么也不说话啊。

    王珂一走,有位老师就走过去,拿起王珂放在桌子上的《小说月刊》,随手翻翻,里面什么也没有,就又放回到桌子上了。

    不要急着让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时候我们都需要耐心,包括我们的成长。

    俞冰清老师回来了,她一走进教研室,一位同事就说:“俞老师,你的那个地瓜干学生来了,给你送了一本杂志就走了。”

    “哦,没有说什么吗?”俞老师漫不经心地问道,随手把自己的包放在桌子上。她歪过头去看那本王珂送来的杂志,一边和同事们搭讪。

    放好包,拉开椅子,俞冰清老师坐下来,拿起那本《小说月刊》,打开翻了翻,是最新版的中短篇小说,忽然,俞冰清老师目光停住了。

    她看见那幅插图,“刷”一下站起来。

    “嗨,嗨!同事们,你们看看,我的学生这篇小说发表了。”

    “什么?地瓜干的小说发表了?”整个教研室都轰动起来,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挤了过来,大家纷纷去看俞冰清老师手里的那篇小说。

    “太不简单了,这个毛头小子还真行,还真没看出来。”一位老师大声地嚷嚷,对着俞冰清老师就说:“俞老师,你得请客,你带的学生真挺棒。”

    另一位老师说:“这也是我们高中语文教研组的光荣,俞老师要把这篇作文贴到学校橱窗里去展览。”

    “是啊,是啊!”大家一起附议。

    俞冰清老师微微一笑,满脸的幸福感,她大声说:“这客我肯定请,我的学生发表了处女作,我当老师的脸上也有光,我给大家买糖去!”

    俞老师当即拎起包,就向外走。

    刚刚走到门口,正好看见黄校长。

    “你们教研室这么热闹,有什么好事?”黄校长问。

    一位老师一见是黄校长,立刻嚷嚷:“黄校长,俞老师的学生地瓜干发表了一篇小说,为我们二中争了光,你得奖励我们教研组。”

    “是吗,地瓜干还写小说了?在哪?给我看看。”

    俞冰清老师从包里掏出那本杂志,翻开以后,递给黄校长。

    黄校长走进教研室,拖过一把椅子坐下来,认真地读了一遍,摇摇头说:“这个地瓜干,简直是我们学校的一块宝。你们知道不知道?他给我们二中和山城电视台牵线搭桥,不仅仅成立了‘山城电视台蒲公英艺术团’,当上了总团长;还为我们小工厂接二连三地揽到业务。我们学校领导啊,现在都不知道应该如何表彰他了?!”

    “黄校长,你说地瓜干同学参加了艺术团,还在外跑业务?”俞冰清老师吃了一惊,连忙问道。

    “是啊,这小子精力旺盛,心思活道,就是一个小神气。”

    俞冰清老师没有吱声,但心里立刻有了一丝不快。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如同一个满当当的房间,当你要搬进来一些东西,那就要先搬出去一些东西。

    不行,一定要制止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