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惊!我穿成了八零年代极品小姑子 > 第032章 坚持就是胜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谁能跟鸡架说‘不’字呢,沈破烂欣然同意。

    就是学生有点儿笨,教了五分钟撞了他三回。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薛红英臊的满脸通红,这东西真是不好骑,没看上去那么平易近人哪,方向是真不好控制,一个使力不对劲感觉腰都要拧折了。

    “要不你还是就在路口那卖吧。”沈破烂半开玩笑的口吻道,以后他买着吃还方便。

    薛红英咬牙硬挺着练了又十来分钟,赵秀兰和刘玉芝等不及,把鸡架全腌好之后也连忙出来了。

    不得不说刘玉芝了,上手是真快,没两分钟人家就已经游刃有余了。

    把赵秀兰看的满眼羡慕,没办法,她个儿小腿短,够脚蹬子都费劲,就不用想控制方向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难题了。

    薛红英见刘玉芝学会了,就想着不麻烦沈破烂了,谁想到他为人还很热情,只道没什么事,全程指导,一直极具耐心。

    最后还是赵秀兰催促说快到出摊的时间了,沈破烂又帮忙搬煤炉子铁锅放上倒骑驴,把姑嫂三人看得眼都直了。

    “东西多了,和刚才空车骑还不一样,不过你只要掌握好力道和方向,多骑骑也就会了。”

    “今天这是时间太赶,明儿你们往车上铺几个木板,那装的更多也更稳。”

    薛家到摆摊的地方一共也没多远的距离,沈破烂骑了有一半的路程也就一分半钟就下车了,让薛红英继续。

    薛红英一上手,真的跟沈破烂说的似的,就是个重了。

    蹬了半天,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才算蹬到地方,等到地方她已经累的啥都不想干了,忍不住想明天去上货又得是个什么模样。

    看样子还得和刘玉芝一起去,好歹路上有个替换,只她一个,天黑能到家都算早了。

    “你看,很容易就学会的。”沈破烂看着她们把摊子支起来顺势就站到了摊子外头,排在了第一号。

    “刚才红英说要给我五个鸡架当学费。”

    赵秀兰愣了一下,“哦哦,好的,我现在就给你下锅。”

    直到把人送走了,眼瞅着薛红英骑着倒骑驴骑远处练去了,才悄么声的跟刘玉芝小声说:“吓我一跳,我还当沈破烂看上红英了,让走也不走……原来是惦记几个鸡架。”

    刘玉芝捂嘴直乐,嫂子不是一个人,她也当表姐长的漂亮,惯会招蜂引蝶,沈破烂也春心萌动了。

    好在误会一场。

    一个李胖子已经搞的薛红英在胡同里绯闻满天飞,再来一个沈破烂,那就有点儿热闹大劲儿了,指不定多难听的都有人说。

    胡同里有看见薛红英骑个倒骑驴七拧八拐的样儿忍不住直笑,纷纷打趣这是‘鸟枪换炮’。

    “红英行啊,没少挣,这倒骑驴就买上了?”

    “多钱买的呀?”

    “你在哪儿买的呀?”

    ……一时间看倒骑驴的倒比买鸡架的围观群众还要多。

    薛红英知无不言,问啥说啥,最后放出个重磅炸弹。

    “感谢大娘婶子叔叔伯伯们这阵子的支持,要不我们也不能有今天,还买啥倒骑驴,找工作都费劲,再有几天就元旦了——”

    “咋的,又有优惠活动啊?”人群中有懂行的。

    “那是,肯定的。”薛红英笑眯眯地道:“优惠还是买四送一,一块钱五只,这回优惠三天。”

    “不过在这之后,我们薛家鸡架的摊子就撤了——”

    “咋了?咋就撤了——年后出啊?”柳二婶子吃惊,和薛家住这么近也没听着风声。“丫头啊,红英啊,是不是有人欺负你啦?”

    “不是,我们是要换地方了,要挪到长江路去。”

    本来舒了一口气,只当要往人多的地方——最多也就菜市场呗,不成想人家一挪挪出十几里地去。

    “咋整那么远啊。”隔壁胡同邻居嘴里嘟嘟哝哝,把人肚子里的馋虫勾出来了,人家撤摊子了。

    人群中议论纷纷,可也知道人往高处走的道理,长江路那是闹市区,人流大买的人就多,不是他们这几条胡同能比的。

    心里明白,可架不住嘴上不闲着:

    “你说在咱这儿卖的挺好的,咋就搬了,可把我们闪一下子。”

    “在长江路要是混不下去再回来哈,在咱们菜市场旁边卖也是一样的,那儿人也多,离咱这儿还近。”

    柳二婶子想法就比较清奇:

    “你是不是为了躲李胖子啊——”扫了一圈就今天没看着,以往都赖人家摊子这里不走,长眼睛的都看得出来他存的是个啥心思。

    赵秀兰挡在前面,“二婶你这话说的,我小姑子长的好看,追她的人从葫芦把儿胡同能排出二里地去,还能因为一个人就把好好的摊子撤了,放着钱不挣吗?纯粹就是想多挣钱。”

    柳二婶子听了也点头,是啊,谁能和钱过不去呢。

    就看老薛家连儿媳妇们把工作辞了出来摆摊,又买了倒骑驴,一看就没少挣钱,看的她眼热心热。暗地里不是没打过主意,也想学着整个摊子,可是薛家二嫂倒是把摊子支起来了,摆菜市场旁边没两天半黄摊子了。

    味儿不行,卖的再便宜也不买账,更何况也不便宜,和薛老四家一个价儿。

    有了薛家二嫂的前车之鉴,倒是把柳二婶子热情澎湃的心给熄了。

    不是没人看见人家挣钱,问题是薛家二嫂放出话来了,老薛家一个方子要二百块,现在有几个家庭能拿出二百块钱买那么一张纸片子?

    更不要说后期投入铁锅、豆油,一系列的钱。

    就是人力又有几个家庭能把好好的工作给辞了,顶风冒雪的打零工?

    该说不说,也不是完全没有人打鸡架生意的主意,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人,就是换上了薛家二嫂的三儿子亲自上阵了,这回带上了二百块钱上门。

    就是让薛母一句话给撅回去了:

    “我们家不缺这点儿钱,你妈上我家门来骂我们家……说我们挨雷劈,这钱我们可不敢收,万一雷再劈我们呢。”

    “老三哪,你看不早了,我们家要插门睡觉了。”

    “你回家再试试,我看红英整那玩意挺容易的,几个调料一混,随便试呗。反正你摊子都支出去了,坚持吧,坚持就是胜利。”

    薛红英能说吗,老太太无意间还真就破案了。她哪里有什么秘方,还真就是几个调料混的,调出来的这个味儿。

    至于别人能不能调出自家的味儿,那还真得看概率问题了。

    她现在都不考虑这些,挣的钱有五百多块了,数钱都数红眼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