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月十二日下发[1977]112号文件,决定恢复中断11年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十月二十一日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报道了这一令人兴奋的事件,所有人都欢呼雀跃兴高采烈。
而且标注了一九六六和一九七六年的两届高中毕业生可以参加高考,报考条件放宽到三十岁,婚否不限,后来年龄还放宽了一些。
直到看到手里的报纸大家才真的放下心来,有些人直接在街上手里紧紧攥着报纸高兴的放声大哭,大家都相拥而泣。
苏也不自觉的打湿眼眶为激动的知青也为自己。
“苏苏,我们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孙晓晓看着激动的人群,一转身早已泪流满面的看着苏也语气极轻的问着。仿佛是一场泡沫一戳就破了,看着苏也肯定的语气和坚定的目光好像放下心来。
苏也身上带着让人感到信服的安全感,孙晓晓高兴的抱起在一旁已然呆住的吴菁云转圈圈。
她本想伸手抱苏也看着顾知青冰冷的目光让她心里一哆嗦,转身抱向旁边的人。太可怕了,顾知青的占有欲太强了,连她一个女生的醋都吃,小气吧啦的男人。
闺蜜的男朋友什么的都太讨厌了,除了每天想和她抢苏苏添堵,真是啥用也没有。看着就碍眼,顾景川表示他也是这样想的。
最终侨家镇的高考报名时间订在了十一月一日到十五日,考试时间在一个月之后的十二月份。
这段时间村民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打扰到知青们学习,这是大家对知青们小小的善意。一段时间就连王婉莹也没出什么幺蛾子,生怕会影响她参加高考。
知青安置所又恢复了以往一派和平的景象,大家这时都埋头苦学,这次的考试是分文理科的。
不管是不是文理科都会统一考的有三科:语文,政治和数学。
其它的就是文科有历史和地理,而理科考物理和化学。苏也懒得背那些知识点所以她理所当然的就选择理科,顾景川文理科都可以,不过他是紧跟着苏也的步伐的。
而孙晓晓是文理科都很平均,吴菁云则是文科好一些,让她选理科脑袋都要爆炸了。苏也询问孙晓晓以后想干什么职业,孙晓晓想到自己之前于卓浩给她寄过来的衣服脱口而出裁剪衣服。
苏也听到这个答案也很惊讶,没看出来孙晓晓还真是每次的回答都让她出乎意料。
不过想到这个职业以后的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就当即支持她学习这个专业。孙晓晓想学这个专业就得报考文科。
因为吴菁云的文科成绩也只是在理科成绩的对比下好一些,其实也机率不大,因为这是停了十年的考试,这是一次优中择优的选择。
极有可能一个失误就会被刷下来,苏也记得当时看到第一年的报考人数在五百七十万人左右,而最后录取的不到三十万人,在二十七万人上,也就是高考的录取率在百分之四点八。
想要在这些人里脱颖而出对于吴菁云最好的选择就是报考冷门的专业。比如小语种这一类的,但是不能报考英文专业因为大部分都是和英语老师在竞争对于吴菁云来说,这个专业是彻底没戏的。
苏也认真的和吴菁云一起研究最后决定专业报考小语种阿拉伯语,这样可以增大录取的机率。
十一月大家去镇上交了五毛钱的报名费,心情忐忑的回去准备考试。
这个时代的人大概最擅长的就是政治这科,显然是天然的优势,所以苏也每天复习最多做题看书最多的是政治。
其它的学科倒是不用太过担心,值得一提的是苏也当年和宿舍的舍友谈论起她想考首都大学分数不够的事。
舍友还开玩笑说她要是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去参加考试不说考核全国状元,起码清北还是任她挑选的。
她还因此去上网看了下当时的试卷,真的是现在初中的小朋友都直呼他们可以。
因为当时大家都是半工半读的,基本上好多知青都很多年没有看课本了,学习的知识早就忘得干净了。
尤其是很多初中毕业的都不一定认识几个字,好多地方的初高中都停课了。大环境下大家的起点都差不多,没有多少准备考试的时间就匆忙的上考场了。
甚至有的人根本都没时间去复习,前一天还下地干活,后一天就直接去考试了。苏也觉得她好歹也算是这么多年的老考试人了,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穿越人士,她都不好意思考的不好。
让苏也感到意外的是没想到顾景川平时做的试卷和她不相上下,她可是经历过十六年的教育的才有现在对这些题的游刃有余。
顾景川一个土著在教育环境这么艰苦的条件下隐隐还有要超越她的趋势。顾景川和她的成绩就相差在顾景川的政治这科比她了解的更透彻尤其是看问题。
但是也不是说苏也的成绩很差,也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她短时间的想法没办法完全融入。
苏也想她最后和顾景川的成绩会是在政治上拉出好几分距离。
报名这天苏也趁机去镇上的供销社转一转,想她空间里东西无数都快盛不下了,水果粮食和蔬菜。
可是她还是得表面上去镇上采购物资,依旧买了面粉和少量的大米,现在手里宽松了,她也不想亏待自己。
反正她们四个人一起吃,所有的粮食蔬菜都是她们四个一起吃饭的人每个人均摊的。大家都很默契的在吃饭上面很大方,每天吃饱了才会有力气干活学习。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苏也,顾景川和吴菁云三个人在家里之前也一直吃得都不差。只是之前在知青点大家一起吃饭,没有办法搞特殊。
好在孙晓晓之前来镇上去她亲戚那里卖货,每次下来都能挣些钱。一个月来上两三次堪比工人的一个月的工资。
这些年陆陆续续孙晓晓也积攒了不少的存款,如果苏也没有系统和空间,她手里的存款是比不上孙晓晓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