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在末世建避难所[基建] > 第 66 章 第六十六份希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储备足以自给自足的食物”在喋喋不休的叙述中已然告一段落。

    于颂秋抽出一张新的白纸,整齐平铺在餐桌上。

    “第二件必须要做的事情是:组建一支合格的拾荒队和相匹配的医疗、教学、后勤部门。”

    她笔尖一顿,在后半句话下划了两条横线:“目前,我们并不缺拾荒队队员……所以,任务的重点在后几项项目上。”

    “……怎么了?”

    于颂秋刚在“医疗”、“教学”、“后勤”三个词语下分别用笔拉出三条竖线,就看见林堰摆出一副沉思者的模样,死死盯着这句话瞧。

    她困惑地把身体微微前倾,探手到林堰的眼皮底下摇了摇,问:“是有什么问题吗?”

    林堰恍然回神,摇摇头:“没什么问题。我只是在想你的避难所……”

    他左手托住下巴,微微蹙起眉头:“养育你的避难所一定很大,可我为什么从未听说过?”

    她的方式和百万都或复兴大学城的做法比较相似,却又有些不同。

    这让他忍不住疑心于她的来历。

    林堰乌黑的眸子像两块吸光的黑曜石:“你是从哪来的?”

    还未等于颂秋想到借口,林堰又忽然坐了回去,把后背依靠在靠背上。

    他双手抱在胸前,低头看向桌面:“算了,管你是从哪来的……继续吧。”

    话是这样说,但困惑的小火苗从未熄灭,反而愈燃愈烈。

    于颂秋抓了抓头发,见林堰一副“我真的没事”的模样,只好把溜到舌尖的话吞咽下去。

    她的笔在白纸上迅速滑动:“在人手不够的时候,我们这几项的人员配置是交叉的。”

    “医生可以是拾荒队队员,教学任务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后勤可以使用退役或是受伤的拾荒队队员。”

    于颂秋快速写着,时不时划掉一些句子,又添上一些新的。

    “这样,受伤的人和准备退役的人,就可以安度余生了。”

    一边写,她一边偷瞄林堰的表情——没办法,林堰对于任何问题的回答都是“好的”、“我可以”、“无所谓”,根本分辨不出他的真实态度。

    也只有通过他眼底的笑意和微微蹙起的眉毛,才能猜出自己的方案是不是“适合于废土世界”。

    莫名其妙的,于颂秋有种“对方无所谓自己的方案是不是出错,而是尽力不干涉自己的想法,让自己可以放飞自我”的感觉。

    这一回,她看见林堰的嘴唇嘟了起来,便知道肯定是有什么地方遗漏了。

    她用水笔末端戳了戳自己的下巴,补充道:“我们还需要心理评估师,评估对方适不适合参与下一次拾荒行动。”

    这个好办,荣光避难所里的熟练工可太多了。

    她乐滋滋地傻笑起来。

    果然,当她在纸面上写下“心理评估”四个字后,林堰眼角微挑,显然是很赞同她的观点。

    于颂秋用水笔尾部敲击餐桌桌面,威胁似的咳嗽了几声。

    林堰自觉躲不过去了,便开口解释道:“我确实比你更了解这个世界,但也正因如此,我不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他颇为真挚地看向于颂秋:“我会下意识地趋利避害,选择最合适的那条道路。这也意味着我无法打破目前的框架,因为我就是跟着它们走的。”

    于颂秋歪了歪头:“我可能会走上歧路。”

    林堰好笑地看她:“是你自己说的,‘在农田少的时候出差错,总好过在负责大量农田的时候出差错。’”

    于颂秋和林堰对视了一会儿,两个人相顾无言。

    片刻后,于颂秋低下头,继续说:“这一部分我要和汤姆等人商量一下……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帮忙。”

    “导师和队长肯定是这群人——咦?这么说来,真的很巧诶!”

    于颂秋吃惊地忘了之前的复杂情绪:“汤姆、撬棍、卫星……他们是不是都带过拾荒队?”

    她拍了一下桌子:“我们还有一位专业的后勤部部长……郑凡甚至可以担任心理评估师一职,刚好,他的厨房没了。”

    林堰微笑着附和:“就像是冥冥之中的设定一样,你很轻松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被“冥冥之中”的幸运女神眷顾着,于颂秋得意地把第二张纸推到一旁,顺口补充道:“我们还可以给拾荒队队员分经验等级,让他们从简单的地方开始训练。”

    “我都要怀疑你和复兴大学城或是百万都的管理员认识了。”林堰也轻松了不少,甚至开起了玩笑,“不过,你们的方案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于颂秋抬起头:“什么差异?”

    “他们分的是武力等级。”林堰说,“你强,你能享受到最豪华的住处,也能享受到最恐怖的任务。”

    “但是恐怖的任务很少,所以最强的拾荒队成员们都很闲。”他耸耸肩。

    于颂秋感慨道:“这也太浪费了。”

    这一回,林堰倒没有做出什么评价,而是催促道:“第三个问题呢?”

    “第三个问题是科技。”于颂秋把第三张白纸铺到桌面上,用力写上“科技”两个字。

    林堰对于颂秋口中的“科技”已经很熟悉了。

    “你要造房子,还是造机器人?”他半开玩笑道,“复兴大学城知道你的计划后一定会很伤心的,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于颂秋笔尖一顿:“说起来,为什么复兴大学城叫‘复兴大学城’?”

    林堰小幅度摇动头部:“说来话长,我们之后去一次就懂了。它和霞光避难所差不多——霞光避难所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农业’,而复兴大学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维修’。”

    “维修?”于颂秋放下笔,身体微微后仰,“你的意思是,他们的存在是为了维修大大小小的设备?”

    “设备、机器人、避难所……什么都修。可惜技术在逐渐失传,现在很多东西都修不了了。”林堰失神地看了会儿白纸,又收回思绪,“不过,他们已经发觉了这点,正在复现收集丢失的技术。”

    林堰说完,看了眼于颂秋:“你倒是对此一点都不意外。”

    于颂秋耸耸肩,摊开双手:“人太少了,所以每一代人能接触到的维修技术都不一样。这样一来,技术逐渐消失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况且……”她拉长了语调,“我猜,避难所刚刚建立的初期,大家都不太重视基础教育。等到回过神来,想重视的时候,已经丢掉很多了。”

    “开了洞的布料只会越碎越快。”于颂秋坦然道。

    林堰眼前一亮:“你怎么知道?你果然来自什么接近旧时代的地方,对不对?”

    这件事很少有人知道。

    绝大部分避难所居民都认为:这个世界的科技从未断代过。

    ——毕竟他们此生从未见过“旧时代”。

    “旧时代”对于他们而言,比起历史,更像传说。

    于颂秋没有说话。

    片刻后,她低声回答道:“我猜的。这个很好猜。”

    她可能来自“旧旧时代”,于颂秋在心底里琢磨,毕竟“旧时代”的科技要比她原本的世界更优越一些。

    想到这里,于颂秋快速把写着科技的部分撕下来,丢进火盆里烧了。

    然后她捡起水笔,重新写了两个大字“技术”。

    林堰笑了:“你怕被复兴大学城找上门,对不对?”

    于颂秋不好意思地抓抓头发,笔尖在纸上打了个圈儿:“现在我们能做的还算不上科技,只能算技术嘛!”

    林堰说得很对。

    假如复兴大学城特别重视这个,自己就不应该在羽翼未丰时透露本心。

    她挑了一下眉毛,在下面写上“农业技术”、“工程技术”、“健康技术”和“基础教育”四组词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