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古代炸营是时有发生的事情,因为兵士可以看到许多鲜活的生命在一瞬间死亡。所以在古代就有伍长和什长的小军官职位,他们的作用就是要带着刚上战场的新兵,防止他们情绪变化过大,进而导致可能发生的炸营。
今晚一些士兵连续见到了两次敌军夜袭,还是用着从来没有见过的诡异方式,当他们看见所有的将军和幕僚都死了。这些士兵的精神一下就崩溃掉了,进而发疯似的乱跑。对于拦在他们面前的,他们也当成是敌军在攻击,所以出手毫不留情,甚至拔出佩刀来砍向对方。
大西军就这样崩溃了,因为所有将军都死了,也没有人指挥,有的小校威望不够,大声叫喊着想维持秩序,也是力不从心。
更多的小校和普通士兵开始想着逃命,于是三三两两的逃兵出现了。他们有的还是步兵,甚至都偷走或者抢走了骑兵的战马,想逃离此地。
等到武元横的骑兵赶到大西军营寨时,他看见了恐怖的一幕,一些士卒在互相搏斗甚至砍杀,一些士卒正在仓皇逃跑。其中有一个正在维持秩序想稳定军心的小校,拉住一名正在逃跑的士兵时,却没想到被这士兵转身直接一刀给捅死。
武元横当然不会顾忌这么多,他直接下令追杀正在逃跑的敌军,因为这些人已经丧失了抵抗的能力。
而那些正在自相残杀的士卒,就让他们先自相残杀吧,或者等后面远程火力部队来了再收拾他们,这样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伤亡。
经过大半夜的追杀,南浦明军才收兵回城,此番大胜,个个都喜气洋洋的。
除了在攻击炸营士兵时伤亡了数十人以外,南浦军队几乎没有其他损失了。
此战统计,杀死大西军自平东王孙可望及以下所有将领、幕僚,歼灭小校和士卒共计万余人,俘虏五千余人,还有三万多人早已成了溃兵,逃之夭夭了。
没有办法,朱平林本来就只有几千人的部队,还不敢太过大意全军出击,只动用了一半的兵马去追杀,造成了人手不够,最终放跑了大部分敌军。
本来古代以少胜多都是击溃战,几乎都不能全歼的,人的体力和精力都有限,杀红了眼时说不定自己也会发疯掉的。
大西军的武器、粮草、器械辎重等全部被运回城内,甚至还有不少的金银珠宝,都是孙可望一路劫掠过来的,这军用物资缴获也算是颇为丰厚了。
经过审讯俘虏,其中就有一些大西军将领的亲兵,朱平林终于确认了,那个历史上投降满清当汉奸的孙可望,此时已经丧命在自己手中。
虽然这一世,孙可望还来不及做汉奸,可是他当初在翠屏山寨屠杀全村村民,现在终于自己来到南浦的地面上血债血偿。
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张献忠把你孙可望封为平东王、平东将军,结果你孙可望就命丧在东征途中。
王术文王术斌两兄弟当初害怕逃跑,是因为他们比较富裕,怕被张献忠捉去杀掉。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那些家境一般甚至是贫困的乡亲,也被孙可望所屠杀。
之后他们长久的活在悔恨和噩梦之中,不过他们就算当初不跑,也救不了乡亲们,最多不过多送死几个人而已。
徒死无益,虽然没能亲手杀敌,但是他们身为南浦明军的一员,也算是为乡亲们报了血海深仇。
有了此次大胜,朱平林上奏弘光皇帝,朱由崧大喜,虽然朱平林形同割据,但是毕竟是在帮朝廷剿灭流贼。于是他下旨表彰朱平林和南浦一众官员,对于立功的人员一一封赏。
升张功?为新设川东总兵,石宏熠为川东协守副总兵,袁昆为参将,于剑军、程正、武元横、鱼孟祥皆为游击将军,其余将士各有升赏。
项思淘和霍元之前一直没有官方身份,此时朱平林奏折上写明了其战功,却又言明二人并非带兵将领。弘光帝便封项思淘为羊渠府同知,正五品;封霍元为正八品御医。
御医就是太医,但太医却不一定是御医,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明朝太医院主要由医官、医士、医生这三类人组成。首先,所谓“医官”就是有品级在身的太医院医生。
太医院设院使一人,正五品,院判二人,正六品。其属,御医四人,正八品,后增至十八人,隆庆五年定设十人。吏目一人,从九品,隆庆五年定设十人。生药库、惠民药局,各大使一人,副使一人,以上人等都是有品级的医官。
“医士”就是无品级的太医院医生。据史所载,医士分为食粮医士、冠带医士、支杂职俸医士和支品级俸医士四个由低到高的等级。
最后,所谓“医生”就是无品级的太医院医官、医士的助手,医生与医士最大的不同在于:医士可以独立看病,拥有处方权,而医生则不能独立看病,更没有处方权,只能充当医士或医官的助手,并负责太医院的杂役。
此时虽然升霍元为正八品御医,但那也只是多了一个官方身份,他可以不用前往南京任职的。
明代最多只有十八人能拥有“御医”这个尊贵的称号,他们都是当时天下医术最为高超的名医,医术甚有匹敌者,霍元得到这个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至于朱平林,此番又是“白忙活了”,弘光帝口头嘉奖一番就完事。不过他也不计较,反正自己升无可升了,那么多战利品也是自己的,还有啥奖励让自己动心?
……
在大西国的国都成都城内,张献忠正在他的皇宫里悠闲的喝着茶。旁边坐着两个妃嫔在伺候着他,妃嫔身后还站着几个宫女。
老子战场上厮杀了一辈子,现在终于到了该享受的时候了,其他的仗就交给那几个义子去打吧,张献忠一边这样想着,一边舒服的接受着一个宫女给他捶腿。
“皇爷,有军报来了。”一个太监急急忙忙的走到他的面前禀报着,手里拿着一本奏折。
这也是原来蜀王府的太监,蜀王全家自杀后,这些太监可不想死,很多都被张献忠收来自己使用了。
除了蜀王府的,还有成都其他几个郡王府的太监、宫女、丫鬟们,都被张献忠笑纳了。这些人不过换个家主而已,照样过着奴婢的日子,没什么不同。
张献忠并不识字,便大咧咧的吩咐着:“念。”
好在这太监还识字,所以之前在王府也能做个管事太监,此时他打开奏折,尖声细气的念了起来。
才念到一半,张献忠嚯的站了起来,一脚踢翻了那个正在给自己捶腿的宫女,怒目圆瞪,像是要吃人的样子。
剩下的人连忙跪下瑟瑟发抖,包括两个妃嫔和念奏折的太监,周围一众宫女,他们从来还没看见大西皇帝如此发怒。
“马上让老子那两个丞相来见。”张献忠做流寇惯了,也不注意说话的称呼和用语,还是跟以前一样想怎么说话就怎么说话。
“奴婢遵旨。”那个太监吓得连滚带爬的逃了出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