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明末之南浦中兴 > 第141章 长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当初为了击败鞑子,在徐光启的推动下,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明军招收了一批弗朗机雇佣兵。

    当初这些雇佣兵,由弗朗机人公沙为统领带队进京,其队伍包括炮术专家六名、火器工匠四名、翻译两名、军官十五名、助手十三名,携带各式大炮十门,弗朗机制式燧发枪三十支。

    这些佣兵不仅帮明军打仗,还负责训练明军战法,练成了明末最精锐的火器军。

    但可惜的是,这支火器军因为大汉奸孔有德、耿仲明的出卖,白白便宜了鞑子,反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待遇方面,明朝给统领的年俸达三百七十五两白银,火器专家年俸每人二百二十两,其余人视能力酌情增减,最低待遇为助手,年俸也有七十六两。

    这可是实打实的白花花的银子,比起大明官员的俸禄有部分折抄折物来说,含金量是很高的。

    但是这些人不但要打仗,还要负责训练士兵。而此次来大明的这三十名雇佣兵只负责打仗就行了,他们的定位是跟唐家俊他们一样的猎兵。

    张功?见雇佣兵们个个跃跃欲试,却又说不出口,知道他们都在等恩里克的回答。

    而恩里克虽然一路上就这待遇问题也跟众人商量了很久,却总是没商量出个结果。他本来以为明军会开个价出来,没想到却是要他自己说。

    “这个嘛,你看我是领队的,给年俸三百五十两行不行?其他人可以适当少一点吧,他们就给三百两。”恩里克犹豫再三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好家伙,这三十个人的猎兵要价也太高了点,合起来年俸超过九千两了,比起唐家俊等六名猎兵享受的六七品官员待遇高出了几倍。

    到时候唐家俊他们会不会想同样都是猎兵,为什么蛮夷拿的钱多这么多?

    不过好在雇佣兵战死不用付抚恤金,这点是他们的优势。

    还有一个优势是他们自备武器弹药,不用像唐家俊这几个还要花钱购置装备。

    想到自己的猎兵买一条枪都要花二百两银子,张功?也就释然了。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经过双方简单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致的待遇条件是,恩里克年俸为二百四十两白银,其他人年俸都为二百两白银,但是俸禄要按月发放,而且是先发钱再做事。

    这可比他们在弗朗机国内从事什么工作待遇都高。

    当然雇佣兵也是提着脑袋干的,但是在欧洲,他们提着脑袋也得不到这个待遇,看来此次来东方淘金算是来对了。

    这时候唐家俊急匆匆走进来了,他刚才是骑马去城外试验了一下雇佣兵的子弹,在城内试枪可不太好。

    看来是用得上了,张功?很满意,便又找恩里克买了几百发子弹分发给唐家俊他们几名猎兵。

    跟雇佣兵谈什么都是要钱的,但是这也更方便,有什么需求拿钱砸就是。

    既然开始领薪水了,就要尽快安排他们的任务,只拿钱不工作可不划算。

    张功?给他们的任务就是,跟随唐家俊他们六人,带上那名随行翻译,前往敌占区搞破坏活动。伺机拦截运输的军粮和其他物资,当然他们人少肯定是带不回南浦的,就地烧毁好了。

    弹药如此充足,他们也可以选择击杀清军,鞑子杀一个少一个,也不要纠结于只刺杀重要人物了。

    当然一切得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毕竟只有三十七人,硬拼可不行,只能打游击战。

    当天一顿丰盛的酒饭犒军,再发下首月俸禄,休息一晚,第二天这群人就出发了。张功?还送了几匹驮马运载物资,别的不说,这几万发子弹加火药都有几千斤。当然他们不会一次性都拉出去,这次只带了几百斤弹药。

    还有烧毁物资的桐油和土制燃烧瓶也带了一点。

    袁昆本来给随行的翻译定下的是一百两银子的年俸,但是此刻被张功?拉去打仗,年俸马上翻倍,跟雇佣兵一个待遇了。

    张功?也给他配了一匹马,一支长枪和一支短枪。但他这两把枪都是滑膛燧发枪,所用弹药与猎兵们的武器不匹配,于是另外带了一百发弹药,作战起来他也主要只是自保和看护马匹装备而已。

    “唐班长,这南浦郊外的景色可真不错。”恩里克一路都在和唐家俊闲聊,丝毫不觉得通过翻译来聊天失去了一些乐趣。

    唐家俊心想,你们这些人那是没见过南浦几次大战战火纷飞的时刻吧,随后微微一笑,也不回答。

    “这就是大明第一大河——扬子江吧?”恩里克望着长江又在发表感慨了。

    本来从扬州到镇江这段的长江才叫做扬子江,但是后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不知底蕴,不明就里,竟然将整条长江都唤作了扬子江,而“始作俑者”据说便是大名鼎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从江西赣州经鄱阳湖进入长江后,想当然地对“扬子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长江)因为河身宽大,它被当地人叫做扬子(利玛窦因为近音的原因实际上理解成的是洋子),意思是为海洋之子”,并对长江进行了定义“流经南京的大江在中国称为扬子江。”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受利玛窦相关记载的影响,长江在西方人眼中被称为了扬子江。

    “不,他叫长江。”唐家俊可不管外国人怎么了解的,纠正着他的说法。

    “长江?在大明还有比扬子江更大的河吗?”恩里克一脸懵逼,不知道这长江又是什么河。

    眼前这条大河如果都不是大明第一大河的话,那扬子江得有多宽阔啊。

    这倒是没想错,长江的上游,在南浦江段这宽度也就数百米,比下游的扬子江狭窄了不止一点。

    唐家俊虽然去过一次澳门,也去过太平县打过一次仗,但除了这两次出远门,就再也没到过华夏大地的其他地方了。

    他手下的五名猎兵也是,都是本地的猎户出生,没有去外地见过世面,也更不知道这扬子江的由来。

    但是尽管如此,他们也相信这长江是大明第一大河,比听说的北方的黄河要宽得多,长得多,水流也大得多,尽管他们也没去见识过黄河。

    “不,长江就是我大明第一大河,你说的扬子江那是在什么地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