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811式冲锋枪一刻不停地开火。
枪口中的怒火,让原本就已经被打掉了一半的靶子,变得更加的狼狈。
陈锐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整个人都是猛地从椅子上跳了下来。
这已经是第三个弹匣,将近70多发子弹了。
811突击步枪一刻没有停歇。
这个时候,陈锐和李伟庭有些知道,李承说的极限压力测试是什么意思了。
让811突击步枪,在不停歇射击的情况下,看究竟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将811当作加特林来用。
这才叫做极限测试。
他有些不敢置信地望着李承那娴熟的又一次单手上弹。
“李伟庭,他上弹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动作要领?”
李伟庭已经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看着李承单手上弹的过程。
但是李承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就连他这样的老兵,都没有反应过来。
“班长,如果李承的射击方式是正确的,那么他的火力就能提升一倍了。”
陈锐闻言,也是微微颔首。
说完,他就是转过头去,对着自己的警卫看去。
他的警卫在李承开枪的时候,还跟着做了一个手势,显然是在模仿李承的装填方式。
不仅是警卫,就连李承旁边的许宏飞,也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李承。
他们就像是中了邪一样,用左手在模拟李承单手上弹。
李伟庭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对着陈锐道:
“老队长,李承所谓的极限压力测试,我大概明白了。”
“我查阅了一些国外的资料,西方用苏制ak47进行了一次测试,如果连续射击,直到让ak47彻底报废,看总共可以射击多少子弹。”
陈锐当即就是来了兴致。
“后来怎么样!”
李伟庭的脸色变得无比的凝重:
“最终,国外用了三百发子弹,ak47被打爆了。枪管通红如木炭,护木燃烧冒烟,顶针过热融化,枪体整体变形融化成铁水。”
“唯一不同的是,西方并没有用一只手去装弹夹,而是在打完一个弹夹后,迅速更换一个弹夹,中间还需要好几秒的冷却时间,没有李承那么苛刻。”
陈锐看到李承的第六个弹夹,心中一惊。
也就是说,李承的子弹已经接近两百发了。
陈锐和李伟庭两人,都注意到了李承的811枪身,都被染成了红色。
这意味着811的枪口温度很高。
陈锐看着李承手中811的子弹,在靶子周围飞舞,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陈锐是个很专业的人,他能感觉到,李承的811枪身虽然有些泛红,但是准头还是很好的,而且枪口并没有太大的晃动。
而且,后座力依然很小。
也就是说,811型冲锋枪的性能还在可以使用的范围内。
“大家请坐,李承的811型,能否与苏制ak47的极限试验相抗衡,我们拭目以待吧。”
几位领导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李承和许宏飞,还有那些正在学着单手装填子弹的工程师们,也都纷纷停了下来。
只见李承的身上,赫然多出了第七个弹夹。
与此同时,枪管也开始变得通红,就像是一块燃烧的木炭。
就算是一块肉,放在上面都能做烧烤。
即便如此,李承的眼神也没有丝毫的变化。
甚至,他的右手还死死地抓着枪柄,就像是一只巨大的钳子。
李承迅速的将第八个弹夹装好。
“队长,李承的811型子弹,差不多有240发了。”
“这种程度,和苏制ak47也差不了多少了。”
陈锐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李承能够在一个月内制造出如此强大的武器,而且还能在压力下连续射出240发以上的子弹,实在是太厉害了。”
“最重要的是,他的准头还在正常范围内。”
这一次,不用陈锐说话,他身后的几个专家也都沉默了下来,然后轻轻点了点头。
军事工业,就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至少,他身后的专家们都很清楚,李承这种连续不断的射击,绝对不是他们之前的56式冲锋枪能够达到的。
李承迅速地将第九个弹匣换了上去。
陈锐看得目瞪口呆:
“811冲锋枪还能用吗?真是有趣。”
陈锐说完,李承手中的811冲锋枪,枪口两侧的木头都被烧得冒烟了。
“第九个弹匣打完,一共有270发,这是811型的最大极限了,因为它的护板都在冒烟。”
李伟庭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李承却像是一尊雕像一样,右手握着长枪,一动不动。
与此同时,他伸手摸向了第十个弹夹。
下一秒,李承熟练地将子弹全部换下,然后重新装上子弹。
811的枪口继续向前倾泻火力……
这一瞬间,李伟庭和陈锐两人的脸色都变了。
“第十个弹匣,足足三百发,李承811的威力,堪比苏制ak47。”
“这把枪,一定要给我们的军队配上。”
“一个月的时间,李承怎么可能拥有一把堪比苏制ak47的冲锋枪?”
“李承果然是个人才啊。不,是天才,真正的军工天才”
陈锐赞不绝口。
李伟庭也在一旁,兴奋的点了点头。
李承的811,他当然清楚。
若是装备在军队中,冲锋枪的威力将会更上一层楼,甚至可以与苏美一较高下。
陈锐眼中满是狂喜之色。
然而,陈锐的惊讶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他的瞳孔骤然一缩。
陈锐注意到,李承手中的811冲锋枪,在枪口的温度下,护木竟然燃烧了起来。
更让陈锐担心的是,李承的右手依旧握着长枪,没有半点要停下来的意思。
“让他住手,木头都被点燃了,这说明这把枪的温度很高,一不小心就会炸膛。”
“一定要保护好李承这种军事人才。”
陈锐和李伟庭都没有时间去关注李承的811极限测试。
在得知李承的81式步枪,威力堪比苏制ak47之后,两人就将李承当成了一个军事奇才。
在军工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优先保证人才的安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