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承,我们红星的自行车,现在都在商场里热销断货了。”
“我们前两天交给工业局的两千多辆自行车,三天之内就卖光了。”
“现在市里正在催促我们,尽快把红星的自行车制造出来,特别是女式和童车,每辆都要生产一万辆以上。”
一听说要生产两万辆女性自行车和一万辆儿童自行车,会议室内的所有人都沸腾了。
在莫心瑜和劳服公司的辛勤工作下,他们只用了5天的时间,就把各种型号的自行车生产了2000辆。
莫心喻也是按照李承所说的,红星的自行车品牌,就是要有一颗坚固的品质。
因此,莫心喻无论是材质,还是其他材料,都是用好的。
即使是三百公斤的负重,男款的自行车拉起来也是稳如泰山。
这辆车的品质,已经不逊色于永久和凤凰牌了。
莫心喻还按照李承的要求,给它涂上了各种颜色。
蓝色的干练,清新的绿色,可爱的分红少女风等等。
最重要的是,这款自行车的设计是一种独特的弧形设计,在夏天的时候,女生穿裙子也可以轻松的骑上一辆自行车。
这对于女生来说,是非常方便的。
这辆女款自行车一推出,就有不少工人和红星军工厂的女工们,自己掏钱买了一台。
转眼间,红星的工厂就被他们自己的自行车给包围了。
李承要求的儿童推车,都有一个辅助后轮,可以让孩子们不会摔倒。
这种体贴的设计,让红星军工厂附近的孩子们都喜欢上了。
因为红星军工厂是不允许私人买卖的。
他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做出来的自行车,交给工业局。
再通过工业部向各地的供销社和百货公司发放。
70年代,还没有什么超市,也没有网络销售。
农村和农村的主要是供销社。
供销社里面的东西,应有尽有,肉类、鸡蛋、家禽、蔬菜、自行车、食品,衣食住行什么都有。
百货公司的东西就更多了,百货公司的天花板上甚至还挂着不少电风扇。
因此,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去一趟百货公司,都会在村子里吹嘘半天。
红星的自行车,在商场和供销社的门口,都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男脚踏车质量上乘,价格低廉,经久耐用,一家5口人,乘坐起来也是游刃有余。
这辆女版的自行车,一出场,就吸引了不少少女的目光。
红星军工厂的职工们,一共购买了200辆,剩余的1700辆。
在送到各大商场和供销社之后,不到半天的时间,就被抢购一空。
看到这辆自行车这么受欢迎,百货公司和供销社的经理们,都去了当地的工业局,想要多买几辆红星的自行车。
但工业局没有,他们只能向上级报告。
于是,一张张的催货单,就像是鹅毛大雪一般,被送到了深州工业局的领导面前。
工业局的负责人大喜过望,当即就向红星的工厂下了订单。
有不少百货公司的负责人,更是亲自去红星军区的工厂,想要订购一辆红星的自行车。
听说红星的自行车,一下子就火了。
这一次,红星军工厂的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郑山差点没笑出声来:
“我之前还担心红星的工厂会被裁掉,但红星的自行车这么火,怎么可能会裁员?没准我们还得再招点人。”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李承身上。
他们知道,红星兵工厂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完全是因为李承。
不过下一刻李承的话,让郑山他们的心凉了半截:
“这辆自行车,技术含量不高,我想,等我们红星的产品上市,肯定会有更多的厂家,跟上我们的脚步。”
李承的这句话,让郑山等人都愣住了。
下一刻,所有人都是点点头,表示同意。
李承继续说道: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开发新的车型,然后,我们会投资更多的资金,去研究摩托车,甚至是汽车。”
当听到摩托的名字时,所有人都是一脸懵逼。
华夏的摩托车,是九十年代才流行起来的。
90年代的时候,国内的摩托车还不多,主要是苏连进口。
90年代,各种水货商品应有尽有,从汽油到衣食住行,再到摩托车,甚至是汽车,应有尽有。
大部分的商品,都是不需要缴纳任何税收的。
那时候苏国的轻工业还不够发达,一条毯子就能买到一辆摩托车。
这也是当时经济开放的后果之一,监管力量没有及时跟进。
当然究其原因,还是龙国民用市场研发力量没有跟上。
比如90年代的传呼机,国外摩托等电信公司,每年从龙国抢走的财富将近一千亿。
那个时候一个成本只要几十元的数字传呼机,就要卖将近两三千块。
利润基本是直接翻了上百倍都不止。
核心就是龙国没有自己的通信研发能力,做不出简单的传呼机而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可不是随口说的。
包括21世纪龙国的芯片被卡脖子,都是这句话的有力解释。
倘若李承能够补足这个短板,提前一步抢占市场,那就没有国外企业什么事情了。
听到李承说后续除了自行车,还要研究摩托车,这也太夸张了吧!
李承的想法,让郑山等人都是一愣。
看到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李承认真地说道:
“红星要想不被别人超过,就必须要有技术上的积累,才能走在别人的前面。”
李承其实还有一件事没有说,那就是他是重生者,他可以带领红星军工厂,不会遇到太大的危险。
同时李承也可以借助劳服公司的资金,在国内无法承担研发经费的前提下,继续发展自己的技术。
军工方面火炮、坦克、装甲车、战机、轰炸机、驱逐舰、航空母舰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哪怕李承拥有系统,拥有核心技术,但他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这些每一样都是花钱如流水,需要举国之力去做的。
想要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光是材料、工艺、生产、实验,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李承可不想自己的军工产品,因为钱而停滞不前。
李承很清楚,这十年,甚至二十年,龙国的市场会变得更加的重要。
他很清楚,在未来的战争中,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这是一个道理。
因此,他要拼命的迈动劳服务公司这条腿,借着经济发展的东风,一飞冲天。
然后反向带动着红星军工厂这条腿,继续前行。
超越西方军工大国。
永远不要让人卡住脖子。
一点落后的航发技术,要花几倍的加钱,卑躬屈膝的去乞求购买落后几代的产品。
龙国的军工人,必将逆风翻盘,赶超世界西方军工大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