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国军工1977:军工之王 > 第75章 找到秦元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众人心中一紧。

    难道说,秦元武就这样消失了?

    可那么一个大活人,怎么就不见了呢?

    陈锐和李伟庭等脸上都是焦急无比的神色。

    虽然还有很多人在继续寻找,不过此时很多人心底都是心灰意冷的。

    忽然之间,他们见到一道人影从数十米外的一条沟渠中爬了出来。

    那人却像是喝醉了酒一样,一连摔倒了好几次,这才站了起来。

    然后,他又从自己的脖子上,拿出了一堆冰冷的积雪。

    李承和胡青和连忙看了过去。

    那个黑影站在远处,甩着脖子上的雪花,头发乱糟糟的像个鸟窝。

    尤其是他的衣服,更是破烂不堪的。

    这人眼眶凹陷,显然是因为长时间没有睡觉,所以显得有些疲惫。

    秦元武晃了晃脑袋,明显还是有些不太清醒。

    周围的人都是一拥而上,朝着秦元武冲了过去。

    陈锐连忙跑过去,发现秦元武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只是受了点轻伤。

    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一番解释之后,众人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

    原来在秦元武安排众人暂时休息之后,他突然想到了一种从未尝试过的燃料混合秘方。

    在尝试了五分钟以后,秦元武发现并没有任何的反应。

    秦元武本以为,这一次又失败了。

    他有些口渴,就打算出去倒点水。

    可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

    突然间,一声巨大的轰鸣声从他的背后响起。

    与此同时,一股巨大的力量将他推了出来。

    好在他在实验室里面放置的固体燃料并不是很多,所以威力并不大。

    更何况,他现在已经离开了实验室,去了外面的休息室。

    但饶是如此,他也被这股力量给撞得倒飞了出去,掉进了下水道里。

    因为是冬天,所以下水道里都是积雪。

    由于有积雪的阻挡,他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

    秦元武掉进了壕沟之中,只觉得一股睡意扑面而来。

    于是他就在下水道里面呼呼大睡,直到迷迷糊糊的时候,他才听见了远处传来的声音。

    他踉踉跄跄的爬出了下水道:

    此时脸上还是蒙蔽了好一会。

    你们这些人找啥呢?

    秦元武差点跟着其他人一样,帮忙一起跟着找……

    看到秦元武安然无恙,李承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但下一秒,秦元武强忍着虚弱的身躯,猛地松开了自己的右手。

    当他看到自己的右手里面有一个定时器的时候,顿时松了一口气。

    “我在固体燃料引燃的一瞬间,就已经启动了定时器,根据我刚才的计算,可以进一步提升威力。”

    秦元武欣喜的将手中的计时器器亮了出来,让李承看看。

    下一秒,他的脸上就露出了一排洁白的牙齿。

    但他的动作实在是太大了,疼得他满是淤青的脸颊都是微微一抖。

    他连忙捂住了自己的脸,开玩笑地说道:

    “这点小伤,换到这个固体燃料的秘方,真的值了。”

    秦元武的话虽然轻描淡写,但陈锐、李伟庭、陈文丰等人却是听的热泪盈眶。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秦元武竟然会不顾自己的安全,在这种关键的时候,竟然还能按下计时器。

    将自己的固体燃料的数据统计出来。

    这种人,如何不让人佩服?

    ………………

    李承、胡青、秦元武三人在陈锐的逼迫下,不得不暂时歇息。

    一个多小时之后,三人再次悄悄的会合。

    陈锐和李伟庭透过玻璃窗,看到了三个人在激烈的讨论着什么。

    李伟庭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一直以为,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很努力了。”

    “我现在才知道,李承这一代年轻人,比我们都要努力啊。”

    闻言,陈锐轻轻颔首:

    “这三个家伙,还真是很能拼的。”

    “这是国家之幸啊……”

    ………………

    远程火箭跑和温压弹的测试,已经接近了尾声。

    到了第五天,李伟庭和陈锐被请到了后山的一片空地上。

    一辆崭新的8x8型军用越野卡车,正缓缓的开了进来。

    而在这辆货车的后方,还有一排长长的火箭筒。

    一共十二个黑色的枪口,呈“凹”字形排列在炮台上。

    因为每一个炮口的口径都是300mm的滑膛炮。

    看上去很是威风。

    陈文丰等人看得目瞪口呆。

    远程火箭炮和温压弹正在进行最后的试验。

    当远程火箭车停下的时候。

    随后,在液压助力器的作用下,卡车后面的炮管开始缓缓上升。

    这一幕,十分的震撼。

    就像是一尊从睡梦中醒来的钢铁巨人,在缓缓抬头。

    直到达到预定的射击角度,液压发动机终于停止了运转。

    随后,工作人员走了过来,对着李承说道:

    “总设计师,多管火箭炮准备完毕,温压弹战斗部的火箭弹准备完毕。”

    “请问是否开火……”

    远程多管火箭炮在战斗中会配备一辆装甲车。

    如果是在现代,或许会有一辆指挥车,或者是无人机之类的辅助设备。

    当然,在70年代,因为射程很近,这种技术并不是很复杂。

    因为超过70公里之外,才会使用雷达车配合。

    李承的目的,就是为了测试十公里外的目标。

    这个距离,足以摧毁敌人的地底防御工事。

    70年代的机械制造技术,以及材料等诸多因素,李承最近发现,只能将射程扩大到30公里。

    想要在远的话,就必须进行制导系统的研究。

    而制导系统的研究,对电子线路,高度集成电路又有要求。

    李承直接拿起对讲机:

    “多管火箭炮,温压弹战斗部……”

    “开火!”

    尽管远火多管火箭弹一共有12根发射管.

    但是李承的火箭炮,却只有两枚。

    如果十二个炮口都装上子弹,那么声势就会很大。

    当然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陈部长,我们的远程火箭筒可以是单发发射,也可以是两发同时发射。”

    “理论上,单发发射可以降低两枚火箭的飞行轨迹和干扰,而且还能保证更好的命中目标。

    “至于两管齐射,那就是在关键时刻需要火力覆盖的时候了。”

    “十二个火箭筒里的炮弹,最多六秒钟就会被打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