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乾英雄传 > 第35章 余韵(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那晚酒宴之后,一切仿佛又重归平静。

    韩鸿涛正式收到了先锋营副将的任命书,李伯言则被晋升为先锋营行军司马,唯独这个独闯敌营、胆略滔天的先锋营主将王封没有封赏,只是在敕命之中得到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赞许。

    听到这个消息,有为王封鸣不平的,有保持沉默的,也有知道内幕静静待在一边等着看好戏的。唯独王封本人似乎没受任何影响,因为自从有了那晚的分析,王封心中反而平静不少。

    但也有一点让王封有些摸不着头脑,那便是他将

    将王文吉处得来的消息和自己的一通分析上报天王府后,就如泥牛入海一般,再无半点回应。

    他甚至还专门嘱咐了王文吉,随时等待天王召见,然后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知天王,争取为大军后续行动提供有力情报,也好争取个宽大处理。

    看到这般情况,王封等三人猜不透天王府的用意。此刻,天王府那不算高大的围墙,感觉竟如皇宫大内一般变得深不可测。

    王封无奈,只好为后续战斗做起了准备。他每日按部就班地操练士卒,巡视城防。还亲自出关一次,去上游看了看之前被义军收集、藏匿的小船。回城后,又特地嘱咐韩鸿涛、李伯言去再次勘察了巫岭中的猎户小道。

    又连续等了两日,一切都已经准备停当,可是沧江南北两岸对峙的大军都没有任何动作,仿佛都在为接下来即将发生的大战默默做着准备。

    第三日一早,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自武关城门贯入,一路划破武关城静谧的天空,直到天王府门前才戛然而止。随即,一通通鼓声如闷雷般自天王府响起,传遍武关城,一声声敲打在了众人的心头,彻底打破了这几日难得的安宁。不论是将军还是士卒此时都明白,武关大战已然一触即发。

    “擂鼓聚将!”李伯言轻呼一声。

    “伯言,你率领各旗主立刻收拢部队,做好迎战准备。鸿涛,你我一同前往天王府。”王封吩咐道。

    “是,将军速去。”李伯言抱拳答道。

    待王封两人骑马赶到天王府,进了议事大厅,发现除了驻守城墙的将领和带着本部一千兵马去象征性驻防沧江南岸的封不同之外,其余众将都聚在这里商议下一步的战略。

    王封正要抱拳通名,就被云叔保抬手制止了。刚想说话,就听到门外有小旗来报:

    “报,沧江北岸突然出现无数小船,小船之后拖拽着竹筏,封不同将军认为朝廷大军即将渡江南进。”

    “报,朝廷大军已经开始渡江……”厅外不时有小旗进来通禀最新的军情。

    “唔!高继勋终于敢自陷绝地了?”云叔保感叹道。

    “也或许是想背水一战。”王封说了自己的看法。

    “报……封不同将军率部阻击过江官军之时,有一支约三千人的部队,全身黑甲,不知从何而来,突然从封将军所部左翼发起攻击,我军大败,封将军负伤,已率部回城。”

    “应当是高继勋派人从上游偷渡过来,提前埋伏的。”王封分析道。

    “封不同也算钓出了这支伏兵,没承想就算是把他手下的老弱病残都换了,也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看来这京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韩俊生补充着对战局的看法,还不忘点一下王封用老弱病残坑封不同之事。

    “军师,我以为不然,就我对京军的了解以及目前的战报上来看,这三千人恐怕就是传说中高继乾的亲卫营,高继勋之所以派战斗力最强的他们偷渡出战,就是为了确保能在最短时间内在沧江南岸站稳脚跟。”韩鸿涛出言说道。

    韩俊生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认可韩鸿涛的看法,又感叹道:“我们还是需要再摸一摸京军的底,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

    “无论如何,我们算是达到了目的,让高继勋渡江而来,自立绝地。下一步该当如何,众将可有良策?”云叔保问询地看向众人。

    “我有一计,可使高继勋敛兵自退,让天王长驱入建安。”王封出言说道,欲将与韩鸿涛李伯言商量之计献出。

    “计将安出?”云叔保道。

    “我军从即日起按兵不动,固守武关,等待数月,不必与高继勋大军交战。到时候漕运断绝,中原州数百万人口以及朝廷数十万兵马人吃马嚼,自会成为压垮乾元朝廷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我军正可借此时机,精选士卒、操练战阵、恢复社会秩序。数月之后,双方攻守之势易位,届时我等进无所阻,退无所扼,长驱而进,建安可破,乾元必灭矣。”

    韩俊生听着王封又是老一套论调,直接出言开口反驳,问他朝廷若从其他州府调兵围攻,该当如何。

    王封便将从王文吉处得到的情报又说了一遍。

    怎料韩俊生表示这个情报还没有得到建安的反馈,无从辨别真假,况且现在武关已破,不可再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

    王封还想再说几句,却发现背后的披风被轻轻扯住了。回头一瞥,便看到韩洪涛看着他,轻轻摇头。

    “末将有话要讲。”这时只看到堂下一人走出队列。这一声大吼,反倒是把韩俊生吓了一跳,结果他仔细一看,原是自己帐下旗主郑仁肇出言所说。

    韩俊生只听郑仁肇大叫道:“先锋官何须这等害怕以致畏缩不前?若按先锋官之言,按兵不动,迁延日久,待安正帝缓过劲来,自全国发下大兵,围困我中岭一州,似此如之奈何?天王、军师,末将不才,愿领本部兵马前去对阵,务要斩高继勋首级,献于麾下。”

    “休得胡言!”韩俊生看他言语颇为孟浪,赶紧出声阻止,不过转念一想,郑仁肇武艺不凡,正可以出兵探探官军虚实,是否真如韩鸿涛所言那般,精锐之军只有老秦王高继乾的三千亲卫。

    于是,韩鸿涛抱拳建议道:“天王,一味采用守势,确有不利。如今不若派郑仁肇统领本部兵马,探一探官军的虚实也好。”

    “可以,不过郑仁肇,切莫轻敌才是。”云叔保吩咐道。

    “是。”郑仁肇领了均旨,吩咐左右抬枪牵马,回步往下便走。

    韩鸿涛心中不安,还是出声叫住了他,仔细叫道:“郑将军且住,我有一言相告。”

    郑仁肇闻言便立住了脚步,说道:“军师有何吩咐?”

    韩鸿涛细细叮嘱道:“将军既然请命出战,本军师也不加阻拦。但此去临阵,凡事须得多加斟酌。这高继勋等人,师承高继乾,武艺不俗且又诡计多端,不比我们在中岭州所遇之将。将军今去会他,我有几句言语,还须将军谨记在心,庶无后悔。”

    郑仁肇听了,赶紧抱拳说道:“还请军师赐教。”

    “知己知彼,量敌而进;切莫心高,谨言慎行。”

    郑仁肇听了,微微笑道:“军师但请放心,不必嘱咐,末将此去,定然打出官军的虚实。”说罢,披挂戎装,拿了武器,出了天王府,上了黄骠马,领众出城,向着高继勋大营而去。

    韩俊生看着郑仁肇远去的背景,心中自觉不够稳妥,料想郑仁肇不可轻易取胜,便返回天王府中,禀告云叔保后,令王封、韩鸿涛带领五千人马出城接应。王封等人欣然引兵出城接应去了,而云叔保则带着众将登上城头,准备观看战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