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高承民看来,顶配剧本应当是直接当个皇帝或者皇子。直接当皇帝已经不可能了,毕竟自己那么羞耻的穿越方式,估计也就能当个浴帝。而当今安正帝和自己一样的年纪,当皇子断然不行,毕竟不科学;而自己脸皮薄,又实在不好意思去当他的爸爸。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沥泉神枪的故事之时,李思敬又下令让两个青年爬上了正上方的横梁。不多久,两个青年便拿下了一个落满灰尘的木盒。
李敬思接过木盒,擦去尘土,仔细端详了一阵,又将木盒递给了高承民。
“打开吧,应该是你师父留给你的。”
高承民疑惑地接过盒子,心说自己记忆里没有这段啊。不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还是打开的盒子。
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是紫色绒布衬里,显得雍容高贵。再往盒子里一看,安静地躺着一封信、一本书和一个紫色令牌。
高承民将令牌先拿了出来,手中掂了掂,刚想用嘴去咬一下,便又被老王爷一巴掌拍到后脑之上,接着又被训斥了一通。
高承民无奈,只好将令牌拿在手中仔细端详起来,只见令牌的正面是一尊佛像,一木整雕而成,运刀流畅细腻,开脸丰腴,双耳垂肩,释迦牟尼静坐垂眸,宝衣鎏金熠熠生辉,法相庄严慈悲。
令牌的背面镌刻着三句佛偈:“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看了半天没看明白,高承民便将令牌恭敬地递给老王爷,请他和李思敬一同验看。而自己扫了一眼那本书,看上面写着沥泉枪法,便又直接忽略过去。
最后,好奇地拿起那封信,见上面写着爱徒牛郎亲启。这下不得不佩服李思敬的推测,居然这般准确。也不看信的内容,而是询问李思敬是如何找到这些东西的。
见众人都投来好奇的目光,李思敬微微一笑,指着墙上的画像说道:“说起来也是简单。你们看看这幅画,画中和尚的手印指法很是独特,不同于佛家的无畏印、予愿印、降魔印等传统手印,而是右手指地,左手指天,这明显带着强烈的暗示意味。只要脑袋稍微灵光一点,不用几日就可以参透。”
李思敬一边说,一边斜眼瞥了高承民一眼,表示老夫说的就是你。
高承民自然是无视了李思敬的话,毕竟自己刚来半年,又是忙着求生存,又是到处打探一条龙的消息,哪有时间研究这破庙里面的画像啊。不过你李思敬这啥都知道的模样,倒是像极了一个人——雍正王朝里的邬思道邬编剧。
看到高承民不理他,李编剧,不,李思敬便催促他赶紧把信打开,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信息。
高承民把信打开,一边看一边不由地念出了声。其实信的内容很简单,说了一下自己是佛宗迦叶派的护法尊者了尘,因见不惯世间疾苦和佛宗内部斗争,准备出走西岭州隐居避世。没承想,在肃宗五十一年之时,在路过中原州之时,捡到了嗷嗷待哺的小徒弟,从此便将他抚养在身边云云。
在信中,了尘告诫小徒弟,这世道艰辛险恶,人世间尔虞我诈,而小徒弟老实本分、纯洁善良,又没有遭受过社会的毒打和鞭笞,贸然外出只会沦为可耻的社畜,所以他劝徒弟最好留在小村庄里安度一生。
信的最后,了尘说佛家都讲究缘法,他也只能给徒弟一些建议。若有一天木讷的徒弟能够勘破自己画像的秘密,那便是缘分到了,只希望他勤练武艺,不忘初心,能在这世间寻求一条活路。若实在活不下去,可以拿着这个盒内的令牌到西原州烂陀寺讨一碗饭吃。
高承民一口气把信念完,心中觉得感动又有几分尴尬。感动的是,了尘对自己小徒弟的舐犊之情,显得那么的情真意切。尴尬的是,了尘对自己这具身体前主人的评价,诸如木讷、本分之词,和现在的自己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为了掩饰尴尬,高承民哈哈一笑:“哎呀,还是我师父了解我,把我老实本分、纯真善良等寥寥几十个优点全部看穿了,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众人纷纷发出“hetui”的声响,以示对高承民脸皮的赞美。连一向以忠厚长者示人的李思敬都揉了揉脸,避免让自己笑出声来。
高承民的脸皮厚似城墙,自然不会在意众人的反应,将信递给李思敬后,又翻阅起了那沥泉枪法。
李思敬接过信,又认真地读了一遍,不过他对佛宗研究不深,还是没有想出来这了尘到底是哪一位,看这令牌的款式,想来在烂陀寺的地位应当不低。只是不知道沥泉神枪这等杀气浓郁的神兵,为何会在一个和尚之手。
就在李思敬百思不得其解之际,信中的一个时间点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肃宗五十一年,肃宗五十一年。”李思敬反复咀嚼着这个时间点,突然一个惊天的发现在脑中如一道闪电般一闪而没,李思敬吃惊地看向一旁正在研究沥泉神枪的高继乾。
似乎心有所感,高继乾回头看了过来。李思敬也不收回目光,而是径直迎了上去,很好地遮掩了方才的惊慌。
“思敬,怎么啦?”高继乾开口问道。
“王爷,我似乎明白为何承民可以在这阳世绝地上居住,却没有被此地的地脉影响了。”
“哦,快说说看。”高继乾饶有兴趣地问道。
李思敬便将沥泉神枪深埋地下,以战场杀伐形成的无双煞气镇压地脉这一套理论讲了一遍,讲的是玄而又玄,让听的人不明觉厉。李思敬还特别提到,长期居住此地,光靠沥泉神枪镇压还不行,还需要居住者自身命硬。
一旁的高承民好奇地问道:“李先生,何为命硬?”
李思敬瞪了一眼这个爱接话的小子,没好气地说道:“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