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我乃九皇子 > 第310章 枪打出头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安久久没有等到薛涛的回答,于是开口随手点了一个户部人员:“你,站出来告诉他需要多少银子。”

    被点到的官员站了起来,于是开口说道:“回皇上,需要二百万两银子。”

    “那十个月呢?”

    “需要两千万两银子。”

    “那一年呢?”

    “需要两千四百万两银子”

    “那剩下的一百万两跑哪里去了?”

    “回皇上,刚才这两千四百万两,只是给军队的月银。”

    “那这两千五百万两银子够吗?”

    “回皇上,不够,因为军队中,还有队长,将军。”

    “好,退下。”

    听到李安的话,才退了下去。

    李安看着人下去后,才开口问道:“薛涛,听了这么多,可还知罪。”

    如果到现在还不知错在何处,李安一定就不只是摘了他的帽子那么简单了。

    “臣知罪。”

    “好,带下去。”

    听到李安的话,两个御林军直接将薛涛带了下去。

    其实,很多人都在替薛涛觉得不值,因为即使是他们自己,他们也没有反应过来。

    而此时的李安,知道他们的想法,但是,李安并没有因此就放过薛涛。

    枪打出头鸟,薛涛既然站了出来,就需要做好准备。

    只不过,今日这一出,李安也知道了问题所在,很多人都认为,他们用不上的东西,就不去学习,但是李安看来,现在已经跟几年前不一样,不能固不自新。

    李安觉得,自己的这帮大臣,一味的只追求文采,但是其他的领域,实在很是欠缺。

    李安并没有说太多,直接让散朝了。

    等到散朝后,李安直接让六部尚书和几位副相到了御书房。

    李安觉得,自己很是失败,一直以来,自己都以为自己做得很好,导致自己都开始飘了起来,很多事情都交给了三位副相。

    然而,通过今日的事情,李安终于认识到了很多不足。

    六部尚书和三位副相并没有直接去御书房,而是先去用了膳,才去了御书房。

    他们到了御书房,在御书房中小声的讨论着今日薛涛之事,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说皇上有错,但都觉得薛涛很冤。

    李安进入御书房,所有人瞬间结束了窃窃私语,然后跪下等着李安叫起身。

    李安身旁,雷打不动的来顺,永远跟在他的身边。

    李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然后才开口让几人起来。

    李安写了几个阿拉伯数字,然后示意来顺,来顺接到示意,走上前将一张纸拿了起来,然后走了下去,交给了清王。

    清王看了一下,没有说话,然后递给下一个人,没一会,几人都传阅完成。

    来顺并没有下去将纸接回交给李安。

    李安看到几人看完,才轻声开口:“认识那几个字吗?”

    听到李安的话,所有人都回答:“臣等认识。”

    能不认识吗?因为那几个字,曾经还在朝堂上,黄副相还为了找到皇上,求了先皇。

    要说这几个字,最熟悉的,莫过于户部和工部。

    “认识就好,朕还以为有人不认识。”

    说完,李安又开始刷刷刷的写了起来。

    而几位大臣看到皇上又继续写,也不知道皇上在写什么。

    没过一会,一张现代的乘法口诀新鲜出炉。

    来顺又一次拿起那张纸,递给清王,清王看了一下,看到密密麻麻的数字,于是交给了下一个人。

    李安觉得,只学习四书五经,实在太过于单纯,也许,数学并没有引起重视,但是却没有人注意,不管何时何地,数学无处不在。

    李安并不想因为自己的到来改变太多,自己来到这里,除了做一些超前的冷兵器,就连热兵器都没有去使用。

    并不是李安不知道配方,即使不知道具体配方,也知道大概的,如果自己去研究,简单的,肯定能研究出来。但是,李安却从来不去提。

    哪怕东阳王朝同时面对北胡王朝和南域王朝的时候,哪怕李安亲自上战场的时候,李安依旧没有去碰这个时代不该碰的东西。

    但是,在李安看来,这些就是小学一二年级的知识,并不是文武百官不会,而是没有人去研究而已。

    李安等所有人看完,才淡淡开口:“朕希望,这一张上面的知识,七天内,能进入金銮殿的人,都能背下来,背不下来的,你们自行安排,直接让回家养老吧。”

    “臣等遵旨。”

    等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又看到李安开始拿起一张纸,刷刷刷的写了起来。

    几人又一次相互看了看。等李安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后,开始又一次拿起那张纸,又一次递给了清王。

    李安很有耐心,等几人看完,才开口:“以后,所有上书的折子,一律按照此标准来写,没有按标准写的,一概不批。”

    几人都很意外毕竟自古以来,奏折都是自由发挥,而现在,皇上却规定了奏折的格式,所有人只能按照格式来。

    还别说,看着皇上的格式,确实简单明了。

    虽然以这种规定的格式,很难能看出个人才华,但是却可以给自己等人省了很多时间。

    几人都不明白,皇上为什么突然就想起了奏折的格式,但是在他们看来,只是更改了一下奏折的格式而已,无关大雅,所以都没有反对。

    没有人想过,在他们看来得无关大雅在之后的时间中,却能给他们节省了很多时间。

    之后的时间中,整个东阳王朝从上到下,全部都严格按照皇上的要求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