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一品寒士 > 第七百一十八章 赚钱的运输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双向铁路通到巨鹿城,大大激发老百姓的热情。

    光是看着长龙一般的火车在眼前飞奔,哪能让他们满足?

    第一批投入营运的两列火车,都是十二节客运带八节货运车厢。

    货运主要是单向行驶直到落阳关的。

    运过去的是兵甲和物资。

    运回来的却是焦煤或者山区的核桃、板栗等山货。

    每一趟都拉的满满当当。

    眼下,客运车次和座位明显不够。

    想要体验一把的百姓实在太多。

    提前好几天订票都得排队。

    自铁城到巨鹿,二百五十公里分十个停靠站,单程票价50文钱。

    中途下车的旅客很少,上车的倒是多得不行,站票都要靠抢购。

    算起来,票价真心不贵。

    二十五公里一个站,只需要花费五文钱。

    如今的沈麟治下,老百姓出去打一天零工,收入都有四五十文。

    明显比前几年提高了。

    花上几天的工钱,带着全家老小去铁城,安定府玩玩,其实也很不错。

    更别说,十二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还是半票。

    沈麟原计划推出免票制度,却被民政部劝阻了。

    最早,铁城各地的公交马车也实行过老弱免票。

    但是,却发现很多老人闲了,喜欢到到处逛。

    搞得公共资源陡然紧张,很多需要乘坐公交马车上班、或者办事的人却坐不上。

    铁路要是都被老人抱着孙子天天上车体验。

    三百多万的人口基数,得有多少免票资格的?

    其他人还坐不坐了?

    收个半票,已经算照顾了。

    这些闲得发慌的老人都经历过艰苦时代,格外节省。

    自个儿要掏钱,他们绝对不会去凑热闹。

    因为,他们本身已经过了创造财富,赚取工钱的年龄。

    再大手大脚的花钱,岂不是给儿女增加负担么?

    尽管如此,客运每天都是爆满。

    各地要求增加车次和客运车厢的信件雪花般的飞向铁城。

    十一月一日,沈麟回到铁城对沈忠元交代道。

    “二叔,不需要着急。”

    “按照正常生产计划来。”

    “老百姓就是图个稀奇,这股劲儿过了。”

    “也就恢复正常了!”

    沈忠元坚持道。

    “还是赶赶工吧!”

    “怎么的也要增加到五列车,一天跑个二十趟。”

    “才赶得上客运和商业的需求。”

    沈麟感到很是诧异。

    “有这么大的日常客流量?每天三万人次?”

    “各地的四车道,两车道水泥路不都基本贯通了么?”

    “公交、私人马车才是主流吧?”

    商运司司长沈忠和笑道。

    “当然,走马路的还是主流。”

    “可火车的速度快啊,超过马车三倍以上,还新鲜!”

    “大都督,你该好好看看我们今年的政务报告了。”

    “各地的商业空前繁荣。”

    “来自陕西路的牛羊牲畜,铁城、安定府的渔货。”

    “来自山东路的海鲜,更别说咱们各工厂的特色产品。”

    “每天运来运去的,早就超过万吨了。”

    “上个月我们商运司做过统计,有关商业贸易,物流、载客运输,不论男女,从业人员将近五十万呢!”

    沈麟惊讶地合不拢嘴。

    近六分之一的人都脱产了?

    这还没算各地的学校,工矿企业和政务、军务人员呢!

    他万万没想到。

    自己治下三府二十二县一铁城,种庄稼的百姓可能一半都不到了。

    因为,还有大批娃娃走进学校读书。

    “这么说来,铁路方面,每天三万客流量真不多。”

    “那就增加吧,扩充一倍,先造十列火车跑着。”

    沈麟斟酌道。

    “年底,过唐州,到和县的铁路线也将开通。”

    “两边还能匀一匀。”

    其实,沈麟建造铁路的初衷是军用。

    调兵快速方便,后勤补给量大管饱嘛!

    现在看来,如此火爆的营收,五六年就能收回一条铁路的投资。

    按照沈麟前世的思维,一条公路需要十来年回本。

    铁路建设要回本,更是平均在二十年以上。

    为何说平均呢?

    有些热门线路,三年回本的都有。

    但是某些地方不得不修,事关国家安全,年年亏本都很正常。

    当然,沈麟治下没有高原荒漠,基本都算人口稠密区。

    哪怕是夹山县,以及洛阳山的四个县,修盘山公路都不会亏本。

    只是回本的时间慢些罢了。

    看来,还是铁路好,一本万利的买卖!

    白娘子莞尔一笑。

    “铁路还赶不上水运吧?”

    “每一次会议,陈梁的尾巴都快翘上天了。”

    “陆军不打仗,没有缴获就得倒贴钱。”

    “在其他势力眼中,我铁锋陆军,每个月扔进去的钱,恐怕都算天文数字。”

    陈梁翘尾巴,完全正常。

    海军每个月都得去一趟陕西路,送过去铁城产品,运回来药材和牲畜,西域商品等等。

    两个月去一趟登州,运过去的货物也不少。

    除了销往山东半岛之外,江南等地的客商也开始去登莱拿货。

    没办法,铁城的独家产品太多了些。

    江南等地的丝绸,干果、蜜饯等特产,海军也没少往回运。

    最大宗的肯定是海鲜,以后还有各种矿物。

    台湾的大米和药材等等。

    不管是沈麟的私营产业,还是公家的,都得支付不菲的运费。

    大笔的运费,海军一样要上缴。

    这可是给整个铁锋军赚钱了呀!

    每年还没少赚。

    沈忠和抱怨道。

    “大都督,海军的运输费是不是该降一降了?”

    “等他们的钢铁大舰越造越多,跑一次的运量就是几万吨。”

    “咱们商运司的成本也太高了些。”

    沈麟忍不住呵呵一笑。

    “得了吧,三叔!”

    “你就别诉苦了。”

    “商运司的利润也不费。”

    “钢铁舰船现在还没工夫参与货运。”

    “你也知道,建一艘钢铁军舰的费用,赶得上十几二十艘万担级木船。”

    “海军未来几年,也是巨大的吞金兽。”

    “明年的账目一出来,你就不觉得海军的运费高了。”

    “能持平,咱就心满意足喽!”

    尽管北城钢铁厂出品的船用钢成本不高,但耐不住用量大。

    就目前这个时代而言,一艘钢铁巨舰上,满满的都是黑科技。

    成本高昂,可想而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