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剑弑九天 > 第424章 吾心安处是吾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何要如此?”

    若愚有些不解,“你亲手教导叶苏晨,看着他一步一步走到你曾经的顶峰,这不该是最佳的选择么?”

    文宁菩萨下半身已是彻底透明,那些透明的部分,全部都化作了一撮尘土,消散于天地之中。

    “陪我出去走走吧。”

    叶苏晨此时还处于吸收本源的沉睡状态,哪怕是意识复苏,但他依旧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若愚见状,也没有再说什么,跟在了文宁菩萨的身后。

    他们身处在第二层塔域之中。

    只见若愚向前一挥,那第二层塔域的正中心,慢慢碎裂开来。

    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大门。

    大门朝着左右两边敞开,一条面向外面的道路,出现在了二人的面前。

    文宁菩萨嘴巴微张,轻轻叹了一口气,双手负背,缓缓向前而行。

    “我已好久未能看到如此皎洁无尘的太难控了。”

    文宁菩萨感慨道。

    “自从你入域塔,已过去数万年了吧。”

    若愚跟着说道。

    “是啊。”

    文宁菩萨没有再说话,开始好好欣赏眼前这自然的风光。

    过了许久,他转过身,看向若愚。

    “你我二人相遇,你说算是缘分么?”

    文宁菩萨问道。

    “应是。”

    若愚回想起几万年前之事。

    她与文宁菩萨相遇,乃是机缘巧合。

    她为塔域建造者:剑武帝,寻找可入塔域之人。

    但,一些有着资质的天才少年,精神力却不足,无法进入塔域。

    而文宁菩萨恰好以少年之姿,游历山川。

    当时邪族之难,迫在眉睫,若愚心急,没有细看。

    便直接选中了文宁菩萨,将其带入塔域。

    之后,才发现,带入之人并非少年,而是有了几千年岁数的男子。

    自称文宁菩萨。

    在得到授意后,若愚将塔域之事告诉给了文宁菩萨。

    那本就心系天下的文宁菩萨,没有半点犹豫,愿将自己之精神意识,留宿在塔域之中,寻有缘人传承他之衣钵。

    但这一等,却是等了几万年。

    “不,不是缘分。”

    文宁菩萨摇了摇头,“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苍生苦楚,老衲寻解救天下苍生之法,自当入你塔域。”

    “如今,也是如此。”

    文宁菩萨飞到了一处山崖边上,从此处向远方眺望。

    能看到云雾与自己齐平,溪流花草,皆在自己之脚下。

    文宁菩萨微微感慨,“你所言之意,确实是最佳选择。”

    “老夫确实等得起,但……塔域等得起么?现在这个人世又能等得起么?”

    文宁菩萨的问话,让若愚心头微微一颤。

    “塔域除却二三层外,所关押束缚着的,要么是曾经差点弑帝的穷凶极恶之徒,要么便是那些视杀人为乐趣的万族恶兽。”

    “时间在流逝,塔域的损坏也在日益增加。”

    “叶苏晨的天赋放眼整个武帝界,固然凤毛麟角,但,他生错时代了,太晚了。”

    “老夫若不将自己一生的心血传授给他,恐怕,待到他成长起来之时,人族乃至整个武帝界已彻底危矣。”

    文宁菩萨之话,发自肺腑,也让若愚心中颇有感触。

    不是文宁菩萨不想亲手教导叶苏晨,但,实在是时不我待。

    “好了,时间要到了,那小子快要醒过来了,该回去了。”

    文宁菩萨在转身之时,目光又定格了一秒在那山水田野之上。

    但,也仅仅只有一秒。

    之后,他便再次回到了塔域之中。

    而此时他全身虚幻的部分,也已达到了三分之二。

    随着叶苏晨心中不周之山的建立,他也成功吸收完了文宁菩萨的本源。

    那种飞上九霄云外,俯瞰神州大陆的浩然之感,可谓是好不快哉。

    叶苏晨睁开双眼,看向前方,脸上喜悦之色,已是按捺不住。

    “晚辈不辱使命,已完成前辈的试炼。”

    叶苏晨双手挽大弧,鞠躬而道。

    他深知,文宁菩萨所赠与他的这份大礼,有多昂贵。

    “呵呵,现在还叫前辈?”

    文宁菩萨回到了蒲团之上,笑着问道。

    “弟子叶苏晨,拜见师傅。”

    叶苏晨双手掀起裙摆,跪地而道。

    自始自终,他的脑袋都是低着头的,并未抬头看向文宁菩萨。

    “无须多礼,起身抬头吧。”

    文宁菩萨脸上也跟着露出了笑容。

    叶苏晨自然听话,起身抬头。

    可在这一刻,他整个人定住了。

    “师傅……您……”

    叶苏晨看着文宁菩萨的身躯几乎完全透明化了。

    这一异象,他曾经见过。

    白昼武帝!

    白昼武帝将补天诀传授给他,随后,身体虚幻而消散。

    如今,文宁菩萨也是如此。

    “人呐,本就是渺沧海之一粟,早晚都将归于尘埃之中,不必惊讶。”

    文宁菩萨笑了笑。

    “老衲在世已有数万年,活得也够岁数了,该好好睡一觉了。”

    “爱徒啊,你可要听好了。”

    文宁菩萨说此话时,叶苏晨又重新跪在了地上。

    “老衲的徒弟,无需双膝沾地,起来。”

    还未等叶苏晨反应过来,文宁菩萨已是将他的身躯抬了起来。

    “老衲人生有三大憾事。”

    “一来,终生未能达到武帝之位。”

    终其一生,文宁菩萨的境界也仅仅只是半步武帝境。

    原因无他。

    在他生存的时代,大帝层出不穷。

    一名大帝陨落,仅仅一日,便有第二名大帝横空出世。

    在那个风华绝代的时期,哪怕有着文宁菩萨这般的天赋,也难免泯然众人矣。

    “憾事之二,虽老衲自称文宁菩萨,但这世界上并无人记得文宁这一法号,也无一人为老衲建一座庙。”

    文宁菩萨一生豁达,虽自称为菩萨,但所做之事,更像是道家之法。

    但,他追寻佛家之众生相一说,故而自称文宁菩萨。

    也正是如此,他之所行所道,两道并论。在当时世人的眼里,颇为不妥,故而很少有人会记住他之法号。

    “憾事有三。”

    文宁菩萨说这最后一憾事时,脸上那无奈与忧愁随之消散,反而多了几分开心。

    “不过,今日倒是了却了。”

    “老衲一生未收徒弟,原以为,将圆寂于塔域之中,未曾想到,在这行将就木之年,倒是遇到了爱徒你。”

    “老衲这未收徒之憾事,也终于算是平愿了。”

    文宁菩萨眼中有着大气魄,不视天才为天才,不视英雄为英雄。

    他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判断标准。

    按照常理、公道而行事之人,在他看来,仅仅是做了人该做的事情罢了。

    他所需寻找的,乃是能够打破世俗规定,创立能为万世谋新利的人。

    而叶苏晨,

    便是这样的人!

    “爱徒,你且听好。”

    文宁菩萨略作停顿之后,缓缓开口而道:

    “老衲一生的精神力,已全部传于你,为了能让你更好的吸收。”

    “老衲将本源也注入进了你的身体之内。”

    “在数万年前,老衲之精神力,世称为第二,无人敢称为第一。”

    “虽今时不同往日,但,老衲也敢笃定,当今世人,无人能强于你现在之精神力,哪怕是武帝也不行。”

    文宁菩萨的这一番话,道出了他的自信,也道出了对叶苏晨的信任。

    精神力,同样为杀人技。

    可杀人于千里之外,悄无声息。

    此番恐怖之法,文宁菩萨却是直接将其全部传给了叶苏晨,可想而知,对他的信任。

    叶苏晨听后,心中也是震撼无比。

    天下无人与其争之前二。

    这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爱徒,精神力在人世间虽无明确划分,但老衲却是制定了一套判断精神力的标准。”

    “相比较境界、功法等,颇为简单,只需用数字进行表达即可。”

    “一为最小,九为最大。”

    “而如今,你之精神力已完全继承老衲,故而已是达到了九层。”

    九为最大。

    精神力为九……

    叶苏晨一时之间不该用何种语言来形容此番内心。

    “不过,精神力同样与肉身相匹配,需完全使用九层精神力,你九必须要完完全全达到武圣之境。”

    “而现在你为武宗,在不考虑肉身损耗情况下,最多只能达到六层。”

    “但,六层使用一次也是极限,你且要记住,不到迫不得已之时,勿要用六层精神力。”

    文宁菩萨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叮嘱道。

    “弟子铭记。”

    叶苏晨沉声而道。

    “好。”

    “好……好啊……”

    文宁菩萨感慨道。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能与人道之事,无二三。”

    “今日,老衲想道之言已是全部说出,也算是死得其所,死得其所了,哈哈哈。”

    文宁菩萨大笑道。

    “师傅。”

    叶苏晨望着全身已彻底虚化的文宁菩萨,神色中既有倾佩,也有坚定。

    “弟子,虽不能完成您第一件憾事,但,您给于弟子这份恩情,当为世人之恩情。”

    “若真为弟子救世,当天下世人,为您建庙,人人皆当记得文宁之菩萨。”

    叶苏晨此言说出。

    但,文宁菩萨在那一声大笑中已是离去,并未听到叶苏晨最后的这一段话。

    不过,

    对于文宁菩萨来说,前面两件憾事,相比较自己的衣钵被人传承,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叶苏晨。”

    站在一旁,一直未说话的若愚,开口了。

    “去完成你该要完成的事情吧。”

    “那些离去的人,会换一种方式,注视着你。”

    若愚说完,为叶苏晨打开了回到现实世界的大门。

    ……

    文宁菩萨归去了。

    除却他的那几位老友和爱徒叶苏晨外,无人记得他来过这个世界。

    并非史书无记载,而是在他进入塔域之时,将其抹去了。

    五岁那年,登上约合楼,作出名冠天下的《约合楼序》。

    八岁那年,在路上见有修炼者拔刀相助,助人斩杀恶徒,他道出:男儿应当如此。

    十三岁那年,他写下《题月楼壁》,封笔墨,走向了修炼之路。

    十四年,仅仅一年时间,连跨四大境界,直入武宗之境,成为有史以来,年龄最短步入武宗境界的修炼者。

    十五岁,接触道家,在道观修炼一年。

    十六岁,突破境界桎梏,再连续跨越两境,成为武帝界最为年轻的武皇境强者。

    十七岁,拜入佛门,法号定为:文宁。

    在那百年之后,他再未出现在世人面前。

    他摒弃了当时的风华正茂,将自己最宝贵的百年时间,留给了佛门。

    他参悟禅意,打坐诵读经书。

    再后百年,邪族入侵,他化作无名之人,下山为名除害。

    邪族危难暂时被抵御,后他又归佛门,又打坐了千年。

    此刻,邪族的大侵袭,正式来临。

    他再度出山,蒙面而行之,一人之力,镇守西域。

    邪族,无人敢拦。

    也在这千年时间,他达到了武圣之境。

    还差一步,便可步入武帝境。

    奈何,造化弄人。

    在他前一年,人族一人,成为大帝,帮助人族,镇杀邪族。

    大帝身负重伤,堪堪十年,便坐化归去。

    本以为他可入大帝之境,但在孔雀族中,一孔雀,修炼至大成,步入武帝境,彻彻底底抢走了他的位置。

    而那孔雀武帝在人世一坐,便是五千年。

    本大有机会成为武帝的文宁菩萨,错过了最佳的成帝时期。

    时机已过,再想抓住,便与登天无异。

    再者,邪族动乱被平,天下归于天平。

    文宁菩萨不再落于佛门之中,而是化作人世百态,游历人间。

    在那之后,便遇到了若愚。

    得知数万年后,人族将有一大劫。

    他没有半点犹豫,选择了落入塔域之中,等待后世有缘者,传其衣钵,解救苍生于苦楚之中。

    而在他进入塔域之前,悄然用自己的精神力,抹除了在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

    若愚曾问过,为何如此。

    文宁菩萨道:我以“菩萨”自居,却未能成为万族之守护者,未能彻底平息世间灾厄,“菩萨”二字也就当自我消遣,不足与外人道也。

    就这样,再无世人记得“文宁菩萨”,也再无人记得曾经他的那些辉煌之事。

    值得么?

    文宁菩萨笑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吾心安处是吾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