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贞观二十三年。
长安城,永兴宫内。
王博有些奇怪,为何观音婢现在,要上骊山看望李世民。
看就看呗,居然想要将几个娃娃一同带上骊山。
王博即便再狗,也不能答应她这个要求。长孙皇后非要王博陪她一同去,王博拒绝了。
要是自己与长孙皇后,一同出现在李世民跟前,恐怕会直接将他给气死。
“真不陪我去?”长孙皇后说完后,期盼看着王博。看王博没有要去的意思,撒着娇道:
“姐姐有些害怕,你真不陪我去?”
王博搂着熟透了的肉体,心疼着道:
“既然害怕,就不要去,别折腾他,让他安享晚年吧。”
“不要,不去见他,我心不安!”长孙用她的丰满,诱惑着王博。
她还是想要王博,陪她一同去!
十年来,长孙皇后一点都没有变老。受王博的滋润,她反而变得更加年轻。
不仅仅长孙皇后如此,就连其她的嫔妃,同样如此。
这也让朝中大臣,大唐百姓们都相信,王博大帝是真正的天子。
王博温柔吻吻她,柔声道:
“那就让中书令长孙大人,陪你一同去吧。”
长孙皇后叹口气,最近长孙家后辈,变得有些纨绔,或许同哥哥说说也好。
“那我要你抱我上马车!!”长孙皇后撒着娇。
她情动吻上王博,这些年来,眼前这个男人,实在宠着她。她也成为天底下,最受宠的女人。
王博灵动的右手,差点让她不忍离开。狠狠在王博腰间掐了把,王博抱着她送上来马车。
看着离去男人的背影,长孙皇后柔情眸子中,隐藏着担忧。
之所以如此,长孙皇后有种感觉,李世民今天会驾崩。
听到刘瑾的传话,长孙无忌有些懵!
同时有些手足无措,难道圣上要对自己下手?
不过当长孙无忌看见观音婢,心中的石头落了下来,长孙家族还可以享富贵几十年。
“哥,我虽然窝在兴庆宫,但还是听到些不好的传闻,家族的晚辈们,得好好整顿了。”长孙皇后不满道。
长孙无忌心里搁楞一下,小声问:
“这是圣上的意思?”
长孙皇后看着哥哥,心里有些失望,怒其不争道:
“其他勋贵家子弟,都在帮大唐开拓领土与事业,长孙家族子弟,是不是过得太过安逸?”
长孙无忌脸皮直抽,当上中书令后,发现为大唐捐躯的勋贵子弟,已经有几十个。
既然已经是顶级勋贵,若不能庇佑子弟,这中书令当着又有何意思。
看着不以为然的哥哥,长孙皇后心里叹口气,不出三代,长孙家族就会没落。
享受王庄书院顶级教育,却不想为大唐筚路蓝缕,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长孙皇后并未再劝,既然不听,说多了招人厌烦。
似乎预感到长孙皇后会来,李世民让徐妃将他放在推车上,早早待在大门口等着。
从马车车窗中,看见如此苍老的李世民,长孙皇后泪如雨下。
没等马车停好,长孙皇后从车上跳下来,三两步跑到李世民跟前,不好意思看着他。
“哎,如此看来,那逆子并没有欺负你!”李世民幽幽道。
死死看着李世民,长孙皇后并未出声,感激看眼徐妃。
李世民感觉自己如燃烬的蜡烛,随时都会驾鹤西去。
他有些遗憾,为何那逆子没过来,因为他心里一直有个疑惑,真想问问他啊。
真是不甘心啊,这个逆子为何不是王莽?
感受到眼皮越来越重,最终他怎么也睁不开。
贞观二十三年,天可汗李世民驾崩,王博大帝以皇帝规格厚葬之。
......
十年来,大唐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铁路这块,大唐修往天竺的主干线,在三年前贯通并正式通车。
之所以能如此迅速,这其中杜荷功不可没!没有他用几百万奴隶,这条铁路想要修通只怕得往后延续好多年。
往西的主干线,经明珠城到定国城,最终抵达玄城。
这条北方的干线铁路,被大唐称之为西北大铁路。
修建这两条干线铁路,死去的奴隶,十年间足足大几百万人。
大唐内地的铁路,渐渐形成网络,三条南下的干线铁路,以及三条条东西向的干线铁路。
新制定的五年计划,其中铁路这块,朝廷准备用五年时间,将大唐内地所有州道,全部用铁路联通起来。
而这一切,两条洲际的干线铁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为源源不断的天竺奴隶、白种奴隶,通过铁路被运往大唐内地,从事着开山修路,遇水修桥。
教育这块,王博一直进行着大量的补贴。孩童从五岁起,开始接受为期十年的义务教育。
朝廷第一次,将大唐普通话,通过告示方式,定为官方用语。
拼音与字典出现,让大唐人识字率,提高不少。
免费的教育,让读书不再成为勋贵,以及有钱人的专属。
刚开始很多勋贵们不理解,圣上为何会这样做。当王博借着醉酒,将心里打算说出来后,勋贵们对王博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
勋贵已经成为上层建筑,掌管了大量资源,如果连读书人都怕,干脆回去奶孩子。
更何况,王庄书院寒门子弟的名额,一直都被王博控制得死死,只有三成左右。
王博心里很清楚,他的基本盘就是勋贵。因此勋贵与普通百姓间的平衡,这个度王博必须得把控好。
这十年间,大唐对提高人口方面,采取的奖励措施,让制定决策的朝中大臣,都看得咋舌。
所有大唐户籍的百姓,只要新生一个婴儿,成活到六岁以后,就可以分配十亩地,无论男女。
这六年间,国家会为新生的婴儿提供营养补助,像什么牛奶、红糖、肉食等。
为防止有人贪腐,朝廷制定了严苛的制度,来保证这一政策的实施。
同时国家对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返聘,专门监督此事。
当然他们的报酬,就是国家保障他们的养老。
随着这些政策刺激,十年间大唐人口迎来爆发式增长。
为防止日后新增的人口,没有足够多的土地,王博调集三百万奴隶,对两湖进行开发。
两湖之地,水网密布,用奴隶将水利修好后,可为大唐添加不少的水田与耕地。
之所以如此,因为王博力排众议,对大唐各地人口密度,有着详细的规划。
除了几座工业州县,凡农业为主的州县,人口密度达到后,必须进行移民。
而大铁路的出现,让移民变得不再那么困难。更主要朝廷对移民政策,做到了公平与公正。
移民与人口是紧密相连,这十年来,大唐对移民这块,成效显著的地方有三处,一是东北,一处是天竺,最后就是玄城。
东北原本是高句丽地盘,从事矿产、修路工作的高句丽、百济奴隶,居然有上百万人,熬了过来。
大唐也兑现了承诺,将他们纳入大唐户籍。其中五分之一安排在东北,五分之一安排在西域,五分之一安排在岭南,五分之一安排在剑南道,最后一部分安排在玄成与明珠城。
东北这块,随着大唐关中,成都平原等地大量移民,让整个东北变成塞外江南。
玄城俨然成为大唐,在欧洲最大的大本营。十年前派过去的士卒,几乎没几个愿意再回大唐。
一是待这里习惯了,另一个几乎每人分到两个女人做老婆。
毕竟为大唐开拓疆域,朝廷对士卒们优待有加。分给他们的女人,可不是什么歪瓜裂枣,一个个十分周正。
还一个原因,他们在这里已经有了后代,加上火车联通,回大唐也变得容易许多。
这也使得整个西欧,大唐民众的数量,达到百万之众。
即便如此,王博规划中,要继续不停往西欧移民,直到人口达到千万之众后,才停止。
当然这个政策,对天竺也是同样操作。按照王博的估量,想达到这样结果,理想点的话需要四十年。
军事方面,随着年纪大的将领让贤,年轻将领们开始崭露头角。
火药以及热气球的出现,让战争变得不一样,个人的勇武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
说起来现在大唐大战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就是直接横推过去。
啃不动的玩意,用热气球,一顿手榴弹下去,还有什么攻不下来。
十年来,不仅吐蕃被灭国,中南半岛上所有国家,也都被大唐轻易给灭掉。
亚洲只剩个大食帝国,还在瑟瑟发抖。欧洲南部,倒有不少地方没有攻占下来。
王博之所以缓下步伐,因为大唐现在所控制的面积,实在是太广袤。
必须用上十年的时间,将它们消化掉,否则会与元朝,一模一样。
此时大唐,随着国内火车联通愈发紧密,大唐内地只驻扎三十万军队。
当然预备役,以及退伍军人有百万之众。其它的两百万军队,全部驻扎在新占领的领土。
中南半岛三十万,西伯利亚二十万,天竺五十万,欧洲一百万。
刚开始朝中大臣们不理解,大唐几乎将整个亚欧版图,都攻占下来,为何还在欧洲陈兵百万。
一些老臣们,辟如魏征之流,认为是为了控制欧洲。
不过闲聊中,听闻王博大帝的雄心,这些老臣们都有些汗颜。
大唐帝国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