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小村傻医 > 第253章 有好戏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徐千琴都懒得理这李美了。

    其实李美也不是真的看不惯何晋在包厢里,何晋经过一番打扮,还是马马虎虎拿得出手的,最主要李美看到何晋,感觉仿佛看到了自己已逝世的青春一样。

    女人对爱情的执着,有时就像有些男人对金钱和权力的执着一样,死都不会放手的。

    李美到了这会,竟然还渴望着能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那种不骗她钱,不骗她身子的纯粹爱情,她这会甚至感觉站在徐千琴旁边的何晋,就有点像她要找的爱情。

    所以李美之所以提何晋在这包厢的事,其实是她看不惯徐千琴,她最讨厌那种装淑女勾男人的女人,在她心里,徐千琴就是这样的女人。

    果然何晋被李美这么一点醒,另外一个叫木高峰的老总也反对何晋留在这包厢里,原因是他们等会要谈正事,无关人员不得留在包厢里;这一点是他们之前就约定好的,他刚才把他带的那个手下都打发到包厢外面去了,徐千琴也不能例外。

    李美很高兴,如果何晋被赶出包厢去了,她正事都不想谈了就会出去找何晋。

    反正眼前这帮人所谓的正事,也就是商量着怎么最大利益化的赚钱,李美做老板的这十几年,她已经把公司扩展的够大了,她在剩下几十年的日子即便一分钱都不赚,她之前赚的钱也够花,她现在只想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尽管她在找她那十几个男朋友之前,她认为他们都是属于自己的爱情,但往往肉贴着肉之后,很快就腻了,跟她最长时间的那个男人,也不到一年就被她给踹了。

    估计如果何晋真跟了她,也挨不到一年时间就可能被她给踹了。

    但这会何晋不是还没跟着李美么?所以李美感觉何晋跟她之前那些男人肯定不一样,尽管她三个月前踹掉的那个男人,她之前也认为那男人跟别的男人不一样,在跟着她的那三个月里,她甚至一度认为自己还找到了爱情,但爱情也就爱了三个月。

    这时徐千琴看那木高峰反对何晋留在眼前这包厢里,她看着木高峰说,“我刚才就说了,这是男朋友,是以后打算结婚的那种,结了婚我的公司就会分他一半,他为什么不能留在这里?”

    木高峰才不相信徐千琴会分给何晋一半的公司,在他的印象中,这年头的女人和男人一样,都嗜钱如命。

    谁会这么大方的将自己公司分给别人一半啊,分给自己老婆一半都不想,况且是外人,他说,“你问问现场谁会相信你会跟这小子结婚,分一半公司给他啊?说不定下次我再看到你的时候,这个男人就不在你身边了。”

    “你要怎么才相信?”

    “你至少要证明一下给我们看啊。”

    徐千琴抱着何晋,对着何晋嘴就吻了下去,看的李美心都要碎了,要不是这徐千琴的公司比她的大,她都想把这徐千琴赶走了,既然敢吻自己的爱情。

    这时另一个公司的老总也起哄说,“徐总啊,这样一下怎么能证明你就会嫁给他?这么一下随便谁都可以来的。”

    在场的其他老总也感觉那老总说的对。

    徐千琴有点火了,伸手要开始褪何晋身上的衣服了。

    何晋刚才听徐千琴说以后会嫁给自己,他还很高兴,这时看徐千琴来褪自己身上的衣服,他不由地一慌,“你……你干什么啊?”

    徐千琴不服地说,“证明给他们看。”

    何晋挡住徐千琴,然后看着刚才那说话的老总说,“我说这位老总,这样多没意思啊。要低俗要不就再低俗点,既然你这么放的开,要不我俩来比比大小吧,你觉得怎么样?还有在场的各位老总觉得怎么样?男人之间比大小,可是很有看点的哦。”

    在场的好几个老总感觉何晋这个主意好,李美却有点不想,她至多想看何晋的大小,绝不想看跟何晋对峙的那老总的;朱正也觉得何晋这个主意不错,只要有戏看,就不怕戏大。

    刚才说话的那老总立刻被何晋的话胀的脸红,那老总这会五十多岁了,之前因为找的女人多,这会早处于半阳萎状态,说大小更是拿出来都怕被人笑话。

    那老总说,“我们还是不要这么无聊了,多花点时间谈点正事不是很好么?否则被别人听到了,会认为我们很猥琐的……。”

    负责召集眼前这帮人来的朱正,在八年以前,他的建筑公司就做到了在整个永冬市建筑界内的第一,不过也就辉煌不到三年,这些年他的公司一直在走下坡路,都走五年下坡路了。

    相反徐千琴这几年却崛起地很快,尤其上次徐千琴公司拿下管大炮那个大型的墓园项目之后,让她声名大振,业内这会基本上都听说过她的大名了。

    不过尽管朱正这几年在走下坡路,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之前毕竟有过一定的高度,即便走下坡,在永冬市的建筑界之内,他也还能排进前十,还是有很多人会买他的帐,譬如说这次召集在场的老总到眼前这地方来开坐谈会,连徐千琴都给了他这个面子。

    其实眼前这帮人的素质除了徐千琴之外,大部分人的素质都很低,说白了就跟水泊梁山的水平一样,甚至还不如水泊梁山。

    他们在发家之前,都会打着类似替天行道,迎闯王不纳粮之类的口号,只是之前一直没有他们施展李自成那一套的市场,才无意中让他们走上了从商的道路。

    经过若干年后的瞎打滚爬,他们居然在商场上成功了,成为一方的有钱人。

    这事说起来是有原因的,在三四十年以前,整个永冬市的环境还比较封闭,很多没念过什么书的家伙一时找不到工作,又不甘心窝在家里种田,眼看要饿死了,只能被迫外出下海。

    那会永冬市的商业环镜几乎处于没有的状态,因为永冬市之前的环镜一直忙着斗人断了层,所以差不多所有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做生意,以为做生意就是摆地摊,从那个地方弄些东西到这来卖,然后挣点差价。这就是他们理解的下海经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