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远古种田撩汉开荒生包子 > 第二百三十七章出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总要看着大家把所有的高粱全都收起来,安全送回村子里的仓库,才能放心。

    忙活到后半宿,所有的高粱总算是都摔完了,就算是高粱穗上还残存着一些,也不要紧了。

    村民们把装满了高粱的麻袋装车送回村子里,这才安心回去休息。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大风天虽然持续了三天,天也一直是阴的,却始终没有下雨或者下雪。

    不过风定之后,天气的确是更冷了。

    接下来便是连续的大晴天,黑豆和高粱都被拉出来摊开在晒场上晒干才重新装袋,都有不同程度的缩水。

    云真真避过了大风天,才去砖瓦窑上。

    刚巧天晴之后砖瓦窑的匠人们已经把第一批砖瓦坯子送进去,准备烧窑了。

    为了区分工地上的匠人和匠作庐的匠人们,云真真重新给他们取了个名字叫做烧窑工人。

    别人不懂“工人”是什么意思,云真真只简单解释“是做工的人”,看他们还是一脸的懵圈,只好说:“不过是个称呼而已,往后这么叫就是了。”

    也便没人寻根究底了。

    其实这也不是他们烧制的第一炉砖,之前还实验过两次,成功率么,百分之五十。

    先前他们是心里没底的,可是看到云真真来了,全都心头大定,各自各就各位,开始动作起来。

    云真真还专门叮嘱:“你们可都看好了窑口,以及出烟口,千万别因此出了意外!”

    她还不放心,找了个人让他回村里找白杨做个警示牌。

    谁知道传话的人耳朵不太好使,跑回村里没多久把白杨给找了过来,白杨还一头雾水呢,“真真,你找我有事?”

    云真真一拍脑门,这个乌龙闹的!“没什么大事,就是想让你找人做个警示牌,当然警示牌谁都能做,但你要用你的威信让所有人都知道,看到这样的警示牌就要远离,因为此处有危险。”

    白杨很爽快答应下来,“我现在正好也没什么事了,这一窑砖大概多长时间能烧好?我和你一起等吧。”

    云真真摇了摇头,她没经验啊!”

    白杨拉着她往看守砖瓦窑的工人临时休息的小房子走去,“那咱们在这里坐着等,也好一边商量点别的事。”

    云真真也知道他是怕自己在外头站的时间长了冻坏了,便从善如流跟着他进去,两人一边烤火一边说话。

    现在大家烧的都是干柴,也就是没事的时候去丛林之中捡的和砍的树枝。还有一些是被锯断的木头……

    嗯,整根的木头拉回来自然是要先送往匠作庐的,但匠作庐用剩下的边角料便会丢出来任人取用。

    云真真便和白杨说起了盘土炕的事,“不过我也只是有这么个想法而已,到底可行不可行,具体要怎么做,我可说不上来。说起来,我也没见过实物。”

    白杨忙点头,“我知道,我会让人试着去做的。”

    云真真提醒道:“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留好烟道,要不然的话,在屋子里烧炕,烟气冒得满屋子都是,就没法睡人了。而且也不能烧得太热,否则的话大冬天天干物燥很容易发生火灾。”

    白杨一一记下,“我会跟他们说的。盘土炕就是要用土坯吧?用这个新烧出来的砖行不行?”

    云真真笑道:“当然是行的,不过咱们现在烧砖这么费劲,怕是没有多余的砖让咱们来盘炕,所以还是用土坯吧。

    “将来若是咱们的烧砖技术成熟了,产量也提升上去了,再考虑也不迟。”

    白杨用力点头,“你说得对!”

    两人又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眼看到了中午,砖窑那边还没有动静,就是工人们进进出出不断搬运干柴。

    白杨怕云真真饿了,坚持送她回去陪她一起吃了饭,村子里临时有些事需要他处理,他才和云真真分开。

    到了下午,云真真又过去看了一遍,工人们告诉她,大概到了晚上才能有结果,她便离开了,转而去了晒场。

    晒场上的人们正在收拾没了高粱粒的高粱穗,若是发现有残存的高粱,便手动摘下来,放进自己身边的篮子里。篮子里衬了细草,不怕漏下去。

    云真真走过去跟人们说:“用这个做出来的笤帚很好用的。”最初村民们用来扫地用的是笤帚苗,简单处理一下就能用,幼嫩的笤帚苗还能吃。

    怕不够用还专门种了一些,反正都是一年生的,种在田间地头一些,就够用了。

    后来种了竹子之后,大家就用竹枝捆扎扫帚,但扫帚清扫院子和街道是不错,可是扫屋子里头就显得大材小用了,也扫不干净。

    后来有人用细草捆在一起做笤帚,就是不怎么耐用。

    如今得到了云真真的提醒,人们便动手做了几个,打算拿回家试验一下,若是好用的话就告诉别人,大家都能利用起来。

    云真真看了看他们捆扎起来的锅刷子一样形状的东西,嘴角抽了抽,虽然传说故事当中,有什么几十年的炊帚打开藏宝地图的,可这玩意儿刷锅是可以了,扫地不嫌费劲么?

    她过去跟这些人比划了一下扫帚的大致模样,人们尝试了几次,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终于有人做出来似模似样的笤帚。

    试着扫了扫地,嘿,还真别说,是比扫把扫得干净一些,就是需要弯着腰,时间长了必定会很累。

    云真真轻叹一声,“这个就是家用的,扫一扫屋子什么的,若是再小一点还可以清扫卧具。”

    村民们这才恍然,跟云真真道了谢,每人都背着两捆高粱杆回家去了。

    云真真长出了口气,回家吃了晚饭,才又去了砖瓦窑。

    砖瓦窑外面的空地上已经点起了火把照明,她过去看了看,灶眼孔里烈火熊熊,还没靠近便已经觉得温度灼人,靠近的那些工人身上的衣裳都湿透了,脸上的汗水还在不断成串往下掉。

    她再三叮嘱了工人们要注意安全,随时补充水分,便退了出来,再过一会儿炉火就可以熄灭了。

    一直守到了半夜,终于传来好消息:“要开窑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