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逆流2006 > 第266章 听长辈讲以前的故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宏兴美隆派驻坛城市的地区总裁杨青松,最近这段日子过得有点灰头土脸。

    他坐在办公室里,双手交叉支撑着下巴,愁眉苦脸的思考着下一步的市场战略部署。

    就在刚才,老总鞠建兴亲自打来电话,把他狠狠骂了一通,嫌弃他工作太拖沓,预计半个月就能完成的事情,这都快过去一个半月了,结果还没落实下来。

    “小杨,我可警告你,我最多再给你五天时间,五天之后,坛城市那边,入驻商家要是再谈不够数量,你这个区域总裁、公司副总就不要干了,回家种你的土豆地瓜去吧!”

    说起来,自己之所以会落得这种下场,完全是他杨青松咎由自取的结果。

    去跟各大木器厂谈判的时候,杨青松给出的条件实在太苛刻了——宣传费,活动经费,押金,装修金,维修基金——全部都由商户承担,哪个傻子肯干?

    然而总部那边给出的优惠政策是:入驻的商户只需缴纳押金,以及承担一小部分的宣传费即可。

    举例来说,比如一家商户,前期投入资金为100万元,那么,对方只需缴纳10万元即可。

    至于其它的费用,一分钱都不用掏。

    可杨青松为了增加自己的业绩,也是打算从中为自己谋取巨大的利益,他竟然瞒着总部那边,擅自提升了入驻门槛!

    以前他负责某一线城市的项目时,虽然也是采取了这个办法,但那时候他担心自己做的事情,被总部知道,只提升了部分入驻的门槛。

    来到坛城市以后,杨青松认为这么一座刚刚跨入二线的城市,得知他们宏兴美隆要在本地开设门店,那么,一些个木器厂的负责人,肯定会上赶着来找自己洽谈的。

    他想的没错,消息放出去以后,的确是有不少木器厂、家居门店的负责人,过来找他洽谈。

    可当他告诉人家入驻宏兴美隆需要的条件之后,人家就干脆起身离开了。

    一开始,杨青松还觉得,这只是个例,等过段时间,情况就一定会按照自己预想的那样进行的。

    这一等,差不多一周的时间就过去了,来找他的人不但没增加,甚至还骤降了下来。

    杨青松坐不住了,他决定主动出击,“大不了,我降低一下入驻门槛呗!”

    入驻门槛确实也降低了一点,但那真的只是降低了一点——维修基金减少了三分之一。

    结果自然也还是一样,愿意入驻宏兴美隆的木器厂,除了鑫鑫家具以外,就再也没有第二家愿意当“冤大头”的蠢货了。

    就那鑫鑫家具一家,还不惜浪费十万元的保证金,也不愿意再跟宏兴美隆合作。

    ——杨青松不知道,蒋家欣其实是有难言之隐,不过对方的难言之隐,没有告诉他杨青松罢了!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杨青松心里这才着急起来,很后悔当初自己因误判做出来的决定。

    “我还有时间,”他紧皱眉头,自语道:“就凭我的能力,肯定会在五天的时间里,找到足够多的商家入驻我们宏兴美隆的!”

    ……

    今天早上,郑坤去了一趟李大爷家,提着一大堆名贵茗茶、糕点、保健品,感谢老爷子在装修公司开业那天,为郑坤介绍的三位客户。

    走进李大爷家院门的时候,李大爷正戴着老花镜,侍弄种在院子里的几盆花草。

    “大爷,您把剪刀交给我,我来帮您吧!”

    说话的工夫,郑坤顺便把手里的东西都靠墙放下,尽量让它们不显眼。

    闻声转身,看到是郑坤,李大爷乐了,但是看到郑坤放在那里的一大堆东西,老爷子脸上又露出明显的不豫神情,说话的时候口吻自然也就冷了点:

    “小坤,以后来家里你要是再那东西来,那你就甭进我家的大门了!”

    郑坤开启卖萌模式,说:“大爷,我觉得您这话说错了,您可是我们郑家的恩人,我这没跪下给您磕个头,心里就总是过意不去,您这再拒绝我孝敬您,那我可不得伤心死啊!”

    “哈哈哈!”

    老爷子被郑坤逗得哈哈大乐,说:“你这小子,不愧是做买卖的,一张嘴抹了蜜似的,太会说了!行吧,就这一次啊,下不为例。”

    “得嘞!”

    接过李大爷手中的剪刀,郑坤咔嚓一下就剪下来一根很粗的月季枝杈,这可把老爷子心疼坏了,连忙上前一把夺过剪刀,说道:

    “去去去,你这就会给我瞎捣鼓,还以为你真会拾掇花草呢,你这、你这……哎哟,这么粗的一根枝儿,让你给我剪断了!”

    郑坤一点也不惭愧,自顾自走去屋里,问李大娘要了壶茶,又连茶壶、茶碗带桌子一块搬到院子里。

    李大爷停下修饰花草,一双眼睛从鼻梁上的老花镜后边探出来,研究着郑坤,好一阵,他说:

    “小郑,你今儿个怎么不去忙?想跟我这个老头子聊聊?”

    郑坤灿烂一笑,回道:“大爷,我今天是有点事,不过不急。咱爷俩都多长时间没坐一块好好聊会儿天了,我想听您说道说道。”

    老爷子放下剪刀,乐呵呵走去坐在郑坤后拿出来的马扎上,先给郑坤倒了杯茶,又给自己倒上,“那你想听我说点啥?”

    “嗯……就说点以前的事情吧。”

    李大爷看了眼郑坤,“以前的事情啊……成,那我就说说。”

    李大爷说,以前,村子的名儿不叫上疃村,而叫“十里长疃”,就是说,光是村子的长度,正好十里地。

    建国之后,才改了名字,一个村子分成了东西两个村,东边是上疃村,西边是下河村……

    李大爷唠唠叨叨的说了大半天村子以前的事情,接着话锋一转,他又说到村子里的人身上——

    “你三爷爷正好比我大一旬,那时候他是村里的‘孩子王’,整天就知道领着我们爬树掏鸟窝,下河抓鱼摸螃蟹,到了冬天,你三爷爷会从家里偷出红瓤地瓜,领着我们几个小子去村后边的山上生火烤地瓜吃。

    后来出事儿了,那年年底,你三爷爷领着我们去山上烤地瓜的时候,刮大风,就失火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