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八零:我的手机连着一座奇异岛 > 第304章 因地制宜,不能冒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蓝微微不得不佩服,宋翠芬的明锐感。

    她留在村子里真是屈才了。

    “??菽憷斫獾恼?罚?用朔哑涫挡皇呛芨撸?荒曛桓栋俜种?福?S嗟恼醵嗾跎俣际悄愕摹!

    “如果你这边感兴趣的话,好好想一想,找一个合适的铺子,经营蔬菜,也替知非哥,挣娶媳妇儿的钱。”

    蓝微微眉眼弯弯。

    宋翠芬喜得不能自已。

    “微微,你这是让我说什么好呢,感激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以后有什么事儿就跟??菟怠!

    蓝微微被说的不好意思。

    很快,他们拎着鱼就回家去。

    路过村部。

    张德福将她请了进去。

    蓝微微在队部见到了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和一个新派来的书记。

    “蓝微微同志,今天请你来呢,主要是商量一下,咱们村里蔬菜扩大规模,以及蔬菜技术指导示范的事。”

    “听说你为村里人做了不少好事,我们想跟你细细谈一谈。”

    张德福心里其实没底。

    蓝微微一个小姑娘带着村里关系要好的挣点钱也就罢了。

    突然这事儿被捅到了镇上。

    镇上派来了技术指导员,又给他们村带来一个新上任的书记。

    书记是个会干实事的人。

    为人不圆滑,却多了几分质朴。

    就因为这种质朴,给人压力太大了。

    蓝微微坐了下来,“这种事情我没啥经验,如果您这边需要什么菜种,我可以提供,让我留在地里帮你们进行讲解,我还真没时间。”

    “我要考试,我还要忙活自家生意,毕竟我不是种田的老手,你们要真的想让这项技术在其它村镇实行,必须得提前考察。”

    “市场上某些东西一旦大量出现,就会压低价格,人们辛辛苦苦种一年或者半年得拿去卖的时候,只能保个本。”

    “这会大大打击他们种植的积极性,所以我觉得希望慎重考虑一下。”

    蓝微微扫了一眼对面的两个人。

    其中一个,大概刚毕业不久。

    戴着眼镜儿,脸上的稚嫩还没有褪去。

    一腔为百姓服务的热血,恨不得泼洒在服务的地方。

    另外一个接近四十岁。

    皮肤晒得有些黝黑。

    个头不算太高,年纪轻轻像是被什么压弯了脊梁。

    可能是听到他们这里搞蔬菜种植,让一部分人富了起来。

    他们就有些蠢蠢欲动。

    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

    蓝微微却觉得,在全镇推广种植技术,不仅会损害某部分人的利益,可能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大家都是聪明人,用脑瓜子想一想,市场上一旦涌入大量的同种蔬菜。

    有些人为了尽早卖出去,相互压价。

    他们创造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就彻底没了。

    辛辛苦苦忙碌一段日子,没有好的回报,谁愿意干呀?

    张德福虽然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更不了解什么叫市场经济。

    但浅显的道理他懂。

    所以他才头疼,这两个擅作主张的领导。

    小规模的试种也是刚开始不到两个月,前期是成功的,并不代表往后也是。

    蓝微微经历了两辈子。

    她虽然没有在土地里刨过食,但她爸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又因为每个地区因地制宜种属于自己的农产品。

    所以会挣不少钱。

    但承担的风险同样大。

    后世快递业发达,互联网的加持,让乡亲们种植的瓜果蔬菜很快能卖出去。

    可现在80年代后期。

    连九十年代都算不上。

    一腔热血投下去,未必会收到让人满意的成果。

    那两位大领导也明白。

    他们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蓝微微提供的见解技术,他们很开心。

    他们的出发点也没错。

    他们这个镇零零散散的乡村加起来,足足有三四十个。

    他们的环境相似。

    大多数人靠种田采药为生。

    窝在一个小地方,不愿意出去。

    外出打工的更是寥寥无几。

    既便出去了,没有文化也是吃亏。

    现在有了发家致富的渠道,他们压根不想错过。

    两人加起来差不多将近70岁,又带着一腔热血来蓝微微不好打断。

    张德福适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两位领导你们的好心我们知道,其他村子里的情况我多多少少了解。”

    “但是我是土地里刨食儿的,每个地方适合种植的东西不同,拿咱们七井村来说,咱们村最出名的碧粳米,但因为这些年技术落后,好的良种缺失,就彻彻底底中不了了。”

    “大家想了其它的法子,种了一些蔬菜,有蓝家菜店确保我们村里的人日子好过一些。”

    “隔壁伏羲村,他们村里的莲藕很有名,就因为缺少销售渠道,这才没有让村人富起来,另外村的情况也和他们差不多。”

    “所以我觉得,就按照各个村实际情况,鼓励一部分的人种植他们拿手的,前提是镇领导带头,找到销售的路子。”

    “要不然大家一股脑的抢着种,等秋天收获,没有人来卖,砸到手里,老百姓可是要气吐血的。”

    蓝微微觉得张德福做村长有些屈才了。

    他能通过这短短的一番对话,立马悟出自己所说的意思。

    蓝微微佩服之至。

    连忙支持,“村长叔说的对,每个村的实际情况不同,若是一股脑都种一样的东西,这三四十个村加起来产量就得几十万斤。”

    “没有合适的销售渠道,菜烂到了地里,老百姓窝了一肚子的火,往后致富工作就更难干了。”

    “你们这边需要什么优质的菜种,我可以提供,至于销路,我真的确保不了,我们村里的我勉强能应付得了,若是再多来几个,我就吃不消了。”

    张德福心里七上八下,时不时偷瞄了一下两个领导的脸色。

    从他们的脸上看出丝毫端倪。

    没想到这两位领导出了一腔热血之后,还保持了极大的冷静。

    他们两个偷偷商量了一番,觉得言之有理。

    因地制宜也是他们偷偷领悟出来的。

    他们回去得好好商量一下。

    毕竟这么大的事儿,他们也拿不了主意。

    “你们的意见很宝贵,感谢抽空给我们解答了这么多,也感谢蓝微微同志,大公无私提供我们需要的物种。”

    “你放心,若是得到镇领导的同意,我们一定会给你申请奖励。”

    “你们七井村一定的政策支持,希望你们七井村成为咱们五里乡第一个富起来的村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