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唐士无双 > 第一三零章 军队职业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打算派谁去?”

    这才是关键!

    长孙氏毫不迟疑的问了出来。

    “恪儿!”郑观音也没有迟疑。

    长孙氏迟疑了一下,道:“青雀不成吗?”

    “不成!”郑观音摇头道:“青雀聪慧有余,情商堪忧。”

    长孙氏神情一滞。

    郑观音苦笑道:“这是子慎说的,子慎说,青雀若是治学,便是当世大儒,若是经商,可富可敌国,若是潜心格物,能改变天下。

    但是要让他去社交,他却没有这种本事。

    恪儿不同,恪儿聪慧,情商又高,最适合长袖善舞。”

    长孙氏面色不快,这些,不是做皇帝该有的本事吗?

    她虽然视李恪为己出,但是不代表她能容忍李恪当皇帝。

    别说是她,满朝文武,都不会容忍。

    想到这里,长孙氏豁然惊醒。

    李恪不能当皇帝,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反正都是给大唐办事,受益的终归是大唐,不是吗?

    “好!”长孙氏毫不迟疑的道:“恪儿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郑观音颔首,道:“待冯智戴来长安之后,恪儿就要随着去岭南了,不过姐姐放心,子慎与我,都会准备好一切,不会让冯盎欺负了他。”

    “他敢!”长孙氏傲然道:“恪儿乃是皇家麒麟儿,若是受了委屈,冯家也就不用存在了。”

    这话说的霸气,长孙氏也有这个底气。

    如今大唐蒸蒸日上,军队更是日新月异,光是换装,就换了好几次了。

    如今豳州那边,已经开始量产火枪,最新一批的火枪,已经列装,军中已经选了合适的一批人,足足万人,开始着手训练。

    而负责训练的,就是程处默、尉迟宝林、秦怀道、李德?四人。

    他们有谢昭传授火枪队伍的训练方法,几乎把这一万人当成特种兵来训练了。

    这一万人,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能者上,弱者下!

    更关键的是,这一万人,已经脱离了府兵,成了募兵。

    有了固定的饷银,有了正规的番号。

    大唐神枪营!

    与这一万人相配套的,还有辎重营,医疗营,还有五千精骑,五千悍卒。

    零零散散加起来,神枪营足足有两万五千人。

    这些人,个个都是精英,光是辎重营中,就有大匠数十,工匠过百,带着这些人,为神枪营修缮军械,保养火枪。

    至于医疗营,那就是谢昭的手笔了,直接派了孙思邈的弟子青蒿、黄芪,以及一干优秀医者,组成了这个团队。

    他们与大唐其他的军队,已经大不相同了。

    是大唐从府兵制,过渡到募兵制的关键。

    府兵制度,又为“军户制度”。最初开始于“汉胡分治”的北朝时期,为了预防汉人的反抗,汉人基本不许为兵,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就逐渐成为了“军户”。这些人都会被官府列入到了名册之中世代为兵,而其他的农民则就需要缴纳赋税。

    这一制度,一直实行于南北朝、隋、唐时期。

    然而,这一制度最大的好处则是:节约了军费开支。

    没有战事时,大家都回家种地,从而,规避了对农业的影响。所以,唐朝一段时间的繁荣,和军队制度的有效执行有着很大的关系。

    但是,国家安定之后,大家更喜欢和自己家人在一起,开始逃避服役。

    再加上,这个服役期限实在有点久,要从二十一岁服务到五十九岁。

    虽然,不用交税了,但是,要自备装备,负担实在是很重的。

    除此之外,在战乱时期,当兵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到了和平时期,还有谁愿意去防戎?

    本来有一定的轮休时间,可是,到了后来,就被长期强留而回不了家。

    而且,家中都是老幼妇人,势必会对农耕带来极大的破坏影响。

    还有一点,就是社会地位。这从府兵的成因来看,本就带有“地位尊卑”一说,而且,唐初也是继承了这一特点,但是,对这些士兵还是比较尊重的。

    唐初,府兵制下的士兵地位很高,某些重要职位只有世家子弟才有资格入选,甚至发展到“柱国子有白首不得进者”。

    同时,士兵还可以获得勋田和勋官,免除一部分租庸调,是帝国的宠儿。

    但此后,府兵制逐渐衰微乃至土崩瓦解。

    到了武则天当权的时候,这些人则被贵族借来当做私家的下人使唤,让他们感觉到很没有尊严,当然,这些人会抵制再做府兵了。

    然而,这里面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土地兼并。

    如果说,长期被防戎,会带来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地区的农业荒废,但是,土地兼并则是一个致命的硬伤。而且,士兵虽然不用服徭役,但是,还得靠种田吃饭啊,这是家里的经济来源。

    但是,府兵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既缓解了财政压力又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对于战时,这是极为有利的,因为,打仗本就是一个消耗。

    但是,进入太平时代,还用这种思维去管理军队,则会让人产生“懈怠”情绪,还要自备装备,那还不如回家做农民。

    而朝廷认为“卫国”是每一个士兵的义务,但是,后来的对手却换成了厉害的匈奴,这也导致军队的伤亡明显增加。

    除此之外,有一段时期领军的将领青黄不接,让府兵的损耗极大,这就导致大家更加逃避这种还要“自费”的义务。

    但是,这种制度却依附于“均田制”,该制度的破坏,其被瓦解是迟早之事。

    不过,不管何种建制,如果,老百姓的基本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制度的执行必将受阻乃至崩溃。

    朝廷和百姓本是相辅相生关系,但是,最终却变成了一方索取,而平衡一旦被打破,国家也就乱了。

    募兵制下的士兵,战斗力强主要是因为那阵军队不发钱,发土地,待遇给力下,战斗力自然杠杠的。

    如果追求军队战斗力,要求军队具有主动作战能力,能够在野战中击败对手,募兵制是最好的,这也是古代一直使用募兵制的原因。

    如果追求守城守住了,还不想多花钱,卫所和府兵也不错。

    当然了,制度的核心还是人,如果人都腐朽了,就算是募兵制,因为人员腐朽,钱都贪没了,发不出工资,军队照样没有战斗力。

    募兵制就不同了,类似后世的职业军队,给士兵发钱打仗,只要钱给够,待遇给够,战斗力都不差,是古代全世界的长期存在的制度。

    初唐暴打突厥的战绩都是募兵制下的士兵,战斗力强主要是因为那阵军队不发钱,发土地,待遇给力下,战斗力自然杠杠的。

    如果追求军队战斗力,要求军队具有主动作战能力,能够在野战中击败对手,募兵制是最好的,这也是古代一直使用募兵制的原因。

    如果追求守城守住了,还不想多花钱,卫所和府兵也不错。

    谢昭教导程处默等人的时候,曾说过一句话:

    术业有专攻,只有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才能尽可能的做到最好,三心二意如何能成事?

    当兵也是如此,今日拿着锄头种田,明天拎着刀子上战场,能打得过一年到头操练不缀的专业士兵?

    这便是专业!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既然要改变,不如一步到位,把军队职业化。

    花了那么多钱,打造了火枪利器,又费尽心思的训练。

    结果你回家种地去了。

    这种结果,谢昭不能接受。

    这样的军队,纵然有百万之众,也不如十万职业军队有战斗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