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叶瑶枝家也不例外。
为了感谢曾翠翠、李沫、陈冰的帮助,为了犒劳辛辛苦苦把叶姐弟两生下来并拉扯大的徐妍,整整一顿年夜饭都是有叶瑶枝和叶昭清操刀完成的。
叶昭清的厨艺在叶瑶枝这段时间的指导下突飞猛进,这让叶昭清十分的开心,甚至安心了不少,毕竟有俗语讲“大旱三年饿不死厨师”。
叶瑶枝知道曾翠翠等人爱吃点心,便多做了许多酥饼、糕点送给曾翠翠几人,也包括住在隔壁的艾浅红等邻居,还有时常帮助徐妍看病的徐大夫等人,把自家落地生根的喜悦和幸福感分享给更多的人。
餐桌上摆放着象征“一年到尾”圆圆满满的十二道菜,叶瑶枝思绪纷杂,难以清楚的诉说自己现在的心情究竟是高兴、遗憾、喜悦、还是悲伤。与叶瑶枝一样说不清自己心绪的,还有叶昭清和徐妍。
今年是他们一家经历最复杂的一年,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没有一文钱的存款走向了自立,拥有了崭新的身份文牒,在一座繁华的大城市里安身立命。已经拥有了不知胜过多少人的幸运。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预示着吃饭的时间到了,叶瑶枝一家人的小院子里顿时热闹了起来,所有人在品尝到美味的那一刻,都忘记了烦恼和忧伤,他们都祝愿彼此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叶瑶枝的手艺是“俘虏”人心的利器,品尝过叶瑶枝手艺的人总会获得味觉和精神的双重满足感,好似叶瑶枝天生就有这方面的天赋,做饭的步骤和用料都是相同的,但是就是叶瑶枝做出来的特别好吃。
叶瑶枝对自己的这门手艺也十分满意,叶瑶枝相信的是“民以食为天”,而不是“君子远庖厨”。
在叶瑶枝看来,做出一道道的美食就像种庄稼一样,可以让自己体会到“丰收”的快乐,这种满足的成就感并不亚于攻克一个个学术上的难题。而且,在劳动的过程中,叶瑶枝能够解开一些一时想不开的问题。
当曾翠翠问起叶瑶枝为什么热衷于做饭的时候,叶瑶枝便把自己的感受一字不差的告诉了曾翠翠。
“小枝,你果然和他们不一样。”曾翠翠颇有些感慨的说道,她从小到大见过许多会学习的人,但那些人“专精”于单一的方面,甚至有许多人都看不上这些简单的劳作,但是叶瑶枝与他们截然不同,乐在其中。
叶瑶枝思考了片刻,回答道:“我不想变成一个忘本的人。”
走出叶家村的那一天,叶瑶枝就舍弃了“落叶归根”的想法,清楚自己的一生也许都只能做一片浮萍,但是叶瑶枝没有一丝的后悔,哪怕被人指着脊梁骨骂她没有“乡情”,叶瑶枝也能承受。
比起各种各样会涌现在心头的莫名情感,叶瑶枝更在乎的是当下和未来,因为人不可能改变过去,执着于曾经,让痛苦变成执念,只会让人画地为牢,自我束缚,从而走进死胡同。
那样的结果,才会让叶瑶枝难以承受。
既然舍弃了“根”,那就更不能“忘本”,这就是叶瑶枝做出的选择。
曾翠翠看着叶瑶枝,心情比表情更加复杂:“你也可以慢慢长大,如今盛世太平,你有足够的时间去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并实现它。”
“我明白。”
……
大年初一。
叶瑶枝一家三口很早就出门了,为了去龙藏浦区最有名的寺庙上香。虽然他们一家并没有上头香的习惯,但从邻居们口中了解到本地在大年初一去上香的习俗后,叶瑶枝还是带着徐妍和叶昭清兴致勃勃的出发了。
上香的目的有二,一是感谢神佛的保佑,二是为去世的亲人祈福。
龙藏浦区里,香火最旺的寺庙叫做清风寺,其名来自禅理诗“散尽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天垂六幕千山外,何处清风不旧家”当中的“清风”二字。
清风寺在龙藏浦区立足数百年,香火从未断绝,哪怕是战火连绵的年代,依然有僧人供奉佛祖。
即使不去上头香,大年初一到清风寺烧一炷香祈福也是龙藏浦区的居民们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所以今日的清风寺是车水马龙,人满为患,但是到了上香的宝殿内,众人都自发的安静下来,有序的排着队伍,一一上香,不敢对佛祖和菩萨有半点不敬。
叶瑶枝上香结束走出来后发现,自己和叶昭清、徐妍都走散了,毕竟人太多了。上香的民众能在宝殿内保持涵养,出了宝殿就不同了,着急找人的、往外走的、往里走的人将人群冲了个七零八碎,许多人都像叶瑶枝一样和自己的家人、朋友走散了。
叶瑶枝在出门前就已经预料到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便与徐妍和叶昭清都做了约定,如果他们走散了就各自回家,直接在家里见面。为此每个人的身上都比平日多放了一些坐车用的钱。
叶昭清和徐妍两个人里,叶瑶枝最担心的人是徐妍,虽然对徐妍说过很多次家里不缺钱了,但是徐妍依旧十分的节省,每次花钱都小心翼翼的,甚至在一些不该节省的地方也表现出过分的节省,给人一种小家子气的感觉。
但是,叶瑶枝不敢一而再的刺激徐妍了,所以对徐妍节俭的做法也只是看着而不多言,需要补上的地方,她主动的去补上,也不让徐妍察觉。
清风寺距离活水街并不近,如果靠双脚走路得走大半天,现在是正月,天寒地冻的,徐妍如果真的吹着这股冷风回家,不冻坏身体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愿小清能和阿娘在一起。”叶瑶枝默默的祈祷着,如果有叶昭清在徐妍的身边,徐妍也就不会倔强的去省那一点打车钱了。
叶瑶枝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并不想要到人群里挤来挤去,便找了一个有缝隙的地方钻了出去,到一旁透气去了。
比起成年人,叶瑶枝还是矮了不少,挤在人群里的感觉并不好受,她顺着人流最少的地方走,很快就走到了一块僻静的地方,有一棵古松,一方石桌子,几张石头椅子。
天寒地冻的时候如果坐在冰冷冷的石头上是非常容易生病的,所以叶瑶枝只是站在树下遥望眼睛所能看到的清风寺的景色。
整整梵音从后面的寺院里传出来,叶瑶枝听在耳朵里,心也慢慢的静了下来,有空好好思索过去一整年的得失。
“我还是太急躁了。”
在梵音的加持下,叶瑶枝的脑海快速的把去年的生活过了一遍,很快就整理出了自己的得失。
过去一年对叶瑶枝而言是扭转命运的一年,因为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叶瑶枝非常的想要证明自己是个有用的人,她铆足了劲儿的往前冲,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可是叶瑶枝现在回头一看,才惊觉自己走的路是独木桥,她打下的人生地基还太过浅薄。许多行为可以用“莽撞”和“聪明误”来形容,没有被人下绊子,那都是老天爷开眼的保佑。
仔细回顾了过去一年中自己犯下的诸多错误,叶瑶枝长叹了一口气,她发现自己在旁人的赞誉中,已经有了迷失的迹象。
“我真的是个聪明人吗?”叶瑶枝闭上眼睛扪心自问,过了好一阵,她感觉到一阵凉风吹起了自己的衣摆,然后睁开眼睛得出了答案:“我不是。”
叶瑶枝想明白了一件事,旁人怎么定义自己都是无所谓的事情,但是自己一旦对自己看走了眼,那所造成的后果很有可能是无可挽回的。
心沉静下来的感觉涤除了叶瑶枝精神上的疲惫感,当她第二次望向清风寺里目所能及的风景时,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叶瑶枝忽然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不仅仅是大脑里的藏书楼,还需要心灵的寺庙或者是道观,只有两者合一,自己才能找到人生真正的道路。
比起乡试、会试乃至是殿试,叶瑶枝知道自己必须找到一个更高的目标,那个目标就算达不到万游口中“道”的标准,也应该相差无二,因为那个目标会指引自己一生的道路。
“我的路在哪里?”
就在叶瑶枝兀自沉思的时候,她的身边忽然响起了一个男人清朗的声音:“小姑娘,你为何一个人在此处,是与家人走散了吗?”
叶瑶枝顺着声音转身去看,那个说话的男人穿着华贵,一看就是显贵之人,面容俊朗,超过了三十岁的年纪,虽然他有刻意的表现出温和的模样,但是眉宇之间有着藏不住的上位者的傲气。
“先生好。”叶瑶枝不动声色的与对方打招呼,并解释了一番:“我并未与家人走散,只是现在清风寺门口堵塞异常,不方便出入,我便在此等候。”
“我名林雅淮。”林雅淮先做了自我介绍,告诉叶瑶枝自己是谁,才接上了叶瑶枝的话:“倘若每一个人都像小姑娘你这样想,清风寺的门口便不会堵塞了。”
“我叫叶瑶枝。”对方报上了姓名,明显是有相交的目的,叶瑶枝便也跟着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并没有想要编出一个假名来骗人,林雅淮的衣着就是一种威慑力,在这种人前卖弄小聪明,只会让自己陷入麻烦当中,所以叶瑶枝做出了自己的判断,现在“直”就是“快刀”。
林雅淮这样高高在上的人物,不可能因为一时兴起就有与自己认识的兴趣。这些事情,叶瑶枝都是从他的面部轮廓判断出来的,在叶瑶枝阅读过的众多书籍里,也有“相面”的书,告诉叶瑶枝如何通过一个人的神态、骨相、皮貌、眉毛等等判断他的真实性情。
“凡有所为,皆会留下痕迹。”这是“相面”上一个重要的观点,叶瑶枝默默的推敲过好几次,发现那些“相面”的书上的记录,并不全都是胡诌。林雅淮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因为身居高位而保养得当,但是人的脾气、性情都会在脸上留下痕迹。
这便是“相由心生”的来历之一。
叶瑶枝能看出,林雅淮说的每一个字,都带着目的。
自己并身上并没有值得人惦记的宝物,那就可以肯定林雅淮同样是冲着曾翠翠或傅空山来的了。既然目的已经明确,那么林雅淮的来历也就不难猜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